上海代表委員建議:洋山特保區要盡快找到打通中轉集拼的路徑

2021年01月24日17:01  來源:上觀
 
原標題:上海代表委員建議:洋山特保區要盡快找到打通中轉集拼的路徑

  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日前交出成績單:《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78項制度創新任務已落地實施或先行先試共69項,50條“特殊支持政策”基本完成﹔已累計簽約項目517個,涉及投資額超過3345億元……進入新一年,臨港熱度不減。總投資超300億元的10個項目集中開工,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於近日實現全域封關驗收。

  兩會會場內,臨港新片區成為代表委員們熱議話題。新的一年,臨港如何延續高質量發展的勢頭?

  搭建“走出去”平台

  如今臨港新片區已初步形成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產業集群。市人大代表、九三學社上海市委專職副主委吳健生認為,產業鏈初步集聚后,下一步應著眼於突出“特殊經濟功能區”定位。

  “目前長三角地區一些園區在創新制劑、醫療器械、精准醫療、醫學檢驗及醫療健康等領域研發、產業化項目,出現了重復投資、產品雷同、市場重疊等現象。”吳健生以生物醫藥產業為例,“臨港新片區應強化生物醫藥產業全球資源配置功能,支持更多生物醫藥產業企業‘走出去’和‘引進來’,在雙循環發展中爭當‘樞紐節點’。”

  為實現這一目標,他認為臨港應從制度創新著手,增強對生物醫藥產業服務、貿易企業的政策支持,研究國外市場需求,強化國際合作,建立生物醫藥產品出口信息平台﹔加強醫藥行業標准與國際標准的對接,指導醫藥企業境外注冊和相關認証,完善境外投資管理監督機制,建立反傾銷預警機制﹔簡化審批程序,鼓勵有條件的醫藥企業以參股控股、並購、租賃、境外上市、設立研發中心或在外設廠等方式進入國際市場,對重點企業在對外投資信貸、海外投資所得稅、信息服務等方面給予扶持,為企業國際化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培養爭議解決能力

  隨著臨港新片區的市場主體數量大幅增加,市場活躍度越來越高,商事糾紛、跨境貿易糾紛、知識產權糾紛、勞動爭議糾紛數量隨之增長。幫助市場主體解決法律需求成為臨港當前重要課題。市人大代表、上海融孚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呂琰建議,臨港新片區應推動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

  “訴訟、仲裁、調解渠道都應打通。”呂琰說,涉外法律糾紛多數選擇以仲裁、調解方式解決,臨港企業外向型業務特別多,更應打造面向全球的仲裁中心。他還強調,臨港新片區要建立高端、專業化的調解機制——這一形式更“接地氣”。

  呂琰認為,提升地區競爭力不僅要求要素市場的發展,更應具備爭議解決能力。“紐約、倫敦、新加坡、香港都是國際爭議解決中心。”他說,“這也是市場主體願意到這些城市發展的重要原因。”他建議,臨港新片區可以出台稅收減免、流程簡化等相關政策,支持專業人士在臨港開設專業調解機構等,提升整體法治環境。

  打通中轉集拼路徑

  洋山特殊綜保區二期通過封關驗收后,許多代表委員關心:能否讓其“特殊”功能盡快落地?民建上海市委建議,為強化高能級全球航運樞紐功能、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航運發展軟環境,特保區應允許部分國外資本控制的航運企業從事沿海捎帶業務,先行先試外貿集裝箱沿海運輸業務,先行構建和完善洋山陸域公共集拼平台和中轉集拼信息平台。

  “當下正是外貿需求高漲、運力急缺的時期,迫切需要通過加快創新,充分挖潛,利用集裝箱富余容積,促進國內外中轉貨物在特殊綜保區與本地貨物進行集拼,產生對縱深腹地經貿發展的帶動作用和溢出效應。”市人大代表、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戰略研究部總經理丁嵩冰表示,洋山島主要由東海大橋與大陸連接,具備最好監管條件,應當抓緊“先行先試”。

  “洋山特保區要盡快落實‘徑予放行、不設賬冊、自由流轉’的特殊政策,通過試錯找到綜合效用最高、代價最小的改革創新突破點,打通中轉集拼的路徑。”丁嵩冰說。

(責編:嚴遠、韓慶)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