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話對很多人來說並不陌生,但支撐科技的“生產力”又是什麼?最近,嚴玉麟等多位市政協委員提交的一份聯名提案指出,銀行信貸和風險投資已成為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重要模式。當前,金融科技在全球迅速發展,科技與金融進一步融合已成為必然趨勢。
參與提案的委員們調研后發現,當前已有不少企業從金融科技中受益,其中應用最為廣泛的,或許要數移動支付數字錢包等企業金融科技產品,當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已經離不開“掃碼支付”,這不僅提升了企業效率、節約了成本,同時也改善了消費者體驗。
“科學高效率的金融供給對於科技發展有‘雪中送炭,錦上添花’之效。”委員們認為,這突顯出當前在科技發展過程中,研究科技與金融融合發展意義重大。為此,提案建議,當下中國要大力發展科技銀行。
所謂科技銀行,通常是指專為高科技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的銀行機構,其優勢在於,針對科技貸款,在資信條件和客戶規模評估方面,條件並不苛刻,因而高技術企業能夠便捷地獲得科技貸款。委員們認為,這一模式的創新,使得針對科技發展的貸款資源供給更為行之有效,某種程度上,對針對科技發展的貸款供給不足進行了補充,有利於解決科技發展融資難問題。
事實上,在借鑒國外科技銀行運行機制的基礎上,我國已結合國內銀行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創設了集專業性、靈活性以及政策導向性為一體服務於科技發展的科技銀行。但在委員們看來,目前的科技銀行在規模拓展、運行機制、業務模式、創新產品等方面仍然需要繼續探索,從而使科技銀行更加富有專業性,給予科技產業發展以更專業和更廣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