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葉菜建議春節前五天購買防“年漲”
離春節已經不到一個月,不少馬大嫂已經開始蠢蠢欲動購置年貨,包括購買“年菜”。但購買“年菜”,馬大嫂們遇到的一個最棘手問題是“年漲”,菜商、菜飯往往因為過年,會在年前漲價,這種“年漲”早已有之,年年有之。如何購買“年菜”較好地保質保鮮,又盡量避免“年漲呢?記者近日走訪部分批發市場、菜市場,請教菜商、行業老法師以及有經驗的馬大嫂,匯總他們的賣菜買菜經驗,供市民參考。
行業老法師指點:
買年菜需選合適時間
春節端上餐桌的做菜原料,按保鮮方式區分主要有三大類,即干貨、凍品和鮮品三大類,干貨主要指木耳、筍干等﹔凍品包括冷凍肉類、家禽、海鮮等﹔鮮品有新鮮蔬菜、冷鮮魚、冷鮮蝦、冷鮮家禽(雞、鴨、鴿子等)、蛋,還有活的魚蝦蟹等。
“干貨、凍品便於儲存,因此年前一般不大會漲價,即便漲價,幅度不會大。”有著30多年銷售經驗的老法師,目前在中國漁業協會水產商貿分會工作的丁先生,以及長期在上海農產品批發市場工作的顧先生等指點道,鮮品名堂就多了,關鍵是鮮品有保鮮期,菜商、菜販因為知道其保鮮期短,會選擇年前恰當時機漲價。漲早賣不出去,漲晚了賺錢少,因此,市民買“年菜”,需要選擇合適的時間,盡量做到不漲少漲、新鮮、性價比高。
第1波:
提前3周買冷鮮海鮮、家禽
冷鮮(僅放冰塊保鮮)海鮮包括帶魚、黃魚、鯧魚、條蝦等,冷鮮家禽指的是雞、鴨、鴿子等,蛋品是指雞蛋、鴨蛋、咸蛋、皮蛋等。
原因:一、未清洗的東黃海帶魚、黃魚、鯧魚,以及冷鮮家禽等短期冷凍不影響其鮮嫩程度和口感。目前市場銷售的家禽非活禽,本身就是冷鮮品﹔二、用上述原料做的菜肴大都是干煎、紅燒、煲湯等,非清蒸,短期冷凍不影響所做的口感﹔三、蛋品冷藏保質期在一個月左右﹔四、預計春節前兩周后開始“年漲”,春節前一周價格上漲30-50%。
建議:春節前三周左右購買,東黃海海鮮、冷鮮家禽冷凍,蛋品冷藏。
第2波:
提前二周買鮮筍、鮮菌菇
鮮筍包括冬筍、竹筍,鮮菌菇指的是香菇、蘑菇、雞腿菇等,部分非綠葉蔬菜是指胡蘿卜、白蘿卜、大白菜、牛心菜等。
原因:一、上述蔬菜保鮮期相對較長,如果保存方式得當,若在過年前兩天烹調,不影響其鮮美﹔二、菜商、菜販一般提前一周至10天漲價。
建議:一、提前二周購買﹔二、購買未斬頭的鮮筍用紙包裹后放入米缸裡,大約可以保鮮兩周左右,但盡量在年三十、初一消費掉,否則容易壞﹔三、新鮮菌菇裝保鮮袋冷藏,臨近春節加工成半成品﹔四、蘿卜、大白菜、牛心菜等裝保鮮袋后冷藏。
第3波:
綠葉菜提前五天購買
綠葉菜指的是草頭、茼蒿、菠菜、青菜、芹菜、空心菜、米莧等蔬菜。
原因:考慮到平時要消費以及保鮮時間較短等因素,攤主一般會在春節前三五天開始漲價。綠葉菜是市民日常消費類菜肴,消費量大,吃法以清炒為主,不適合久藏、過早購買。
建議:春節前五天購買,購買后冷藏,這時漲幅大概在10%左右,一周內(最好年三十、初一)消費掉,初二或初三之后適當補充。
第4波:
活魚、活蝦等盡量少消費
原因:活魚、活蝦、活蟹主要吃其鮮活,吃法大都是清蒸、水煮等,菜商、菜販往往利用其消費特點和市民消費心裡,從小年夜開始大幅調價,大年夜、初一和初二漲幅將達100%。
建議:春節期間消費數量適當控制,非清蒸、水煮,如做魚湯、魚片、油爆等,可以適當提前三五天購買,這樣雖然會略微“年漲”,但漲幅不會太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