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9.1升至9.5,《國家寶藏》主創揭秘這檔高分綜藝幕后“重重矛盾”

2021年01月15日22:14  來源:上觀新聞
 

把仿佛模糊了的歷史關聯重新連接上,尋找那個“我們為什麼是今天的我們”的答案。

一段前世的傳奇故事,一群今生的守護者,一件國寶級文物串聯起中華源遠流長的歷史——正在央視和多個網絡平台播出的《國家寶藏》第三季,再次成了收視與口碑雙贏的現象級綜藝節目。

有人說它“熱”——迄今已上過25次微博熱搜,全平台熱搜逾40次,各類微信大號與之相關的“10萬+”爆文超過了80篇,B站彈幕刷出超40萬條。

有人說它“好”——豆瓣評分從2017年第一季的9.1分、2018年第二季的9.2分,居然再度上升至9.5分,連續三周國內綜藝榜第一﹔在B站更是拿下了9.9的高分。

不少觀眾都有這樣的思維慣性:一檔綜藝節目進入第三季,品質勢必下跌。況且去年以來的疫情陰霾,為節目制作帶來巨大挑戰。

節目播出,不少觀眾期期不落:“用通俗的故事講述著家國情懷,讓一件件文物激發起當代年輕人的歷史責任。”

日前,《國家寶藏》總導演於蕾攜主創團隊接受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採訪時,揭秘節目制作背后的“重重矛盾”:觀眾的激情,源自主創團隊幕后一次次設計,一遍遍糾結,一道道修改。

《國家寶藏》專家顧問團、環境史學青年學者單嗣平說:“通過一個高水平節目,激發起觀眾對那些並沒有被教科書、媒體聚焦的人物、故事、文學作品和文物的興趣,讓更多國人從傳統文化中獲得滋養。”

是意外,又不是意外

去年12月13日播出的節目中,攝影師趙震帶來了一張震撼全場的照片:兵馬俑的唇角,印著一個淡淡的指紋印。

“那是兩千兩百年前,制作兵馬俑工匠的指紋。”趙震哽咽講述拍攝感受:“那一刻時間已經消失了。就在這同一個位置上,他剛剛離去,而我,就踩在了他還有溫度的腳印上。”

這一段讓觀眾陳培明看得“氣血上涌”“鼻頭發酸”:“歷史會留下一個普通人存在的痕跡,即使平凡如我們,也應該認真對待每一件事。”

這樣的“今生視角”,竟是主創團隊“絕境中撿到的寶”。《國家寶藏》碑林、秦陵分集導演王晅怡告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秦陵的今生故事維度非常多,但大家太熟悉了。主創原本設計了“由外向內”的新視角:“有調研提到,外國人一想到中國文物,首先就是兵馬俑,兵馬俑是全國所有文物出境展出最多的。我們覺得講國際影響力挺好,而且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還比如兵馬俑的彩繪項目是國際合作,近20年來,秦陵跟世界各國開展了很多文物保護的合作項目,有一種全人類在共同守護世界文化遺產的廣博的視野。”

然而受疫情影響,“國際視角”無法實現。總導演帶領導演組緊急開討論會,最終“撿”回一個在調研時曾讓大家眼前一亮、外拍中多次有感觸的視角——兵馬俑文物攝影師。

方向確定,過程依然一波三折。節目組先聯系的是在秦陵干了30多年的退休老攝影師張天柱,他在節目外拍、資料提供方面給予節目組很多支持,卻因多種原因無法參加,導演組聯系了“接班攝影師”趙震。

這並不是王晅怡第一次知道趙震。幾個月前他在一本書裡看到了趙震畫的兵馬俑插畫,雖然覺得可愛,但《國家寶藏》第一季《洛神賦圖》就用了漫畫視角,“不想重復,就沒有繼續深挖。”

“第一次跟趙老師通電話,他說‘拍攝兵馬俑就是在拍攝人像’就很打動我。”王晅怡記得,另一個打動導演組的點在於趙震是個“俑二代”——他父親也在秦陵工作。

初上央視舞台,趙震非常緊張。旁觀的王晅怡也急了:“趙老師一直在背稿子,而且是咬文嚼字式地背,一句話裡要不要說‘的’,該說‘我’還是‘我們’,他都非常在意。”

他讓趙震摘了話筒,兩人站在台上“聊聊”。趙震坦言,自己其實想退縮,可愛人跟他說,“有什麼好怕的,你身后有800個爺支撐你呢!”一聽這話,王晅怡就想到趙震貓在兵馬俑裡的工作照,自己的眼淚倒先下來了。趙震一看這情景,跟王晅怡敞開心扉聊——兩人就站在台上,一邊聊天一邊流淚。

聊完后,王晅怡跑到導播間找於蕾,申請放棄自己原來的本子,“換個方式講趙震”。於蕾聽完立即支持,“就按這樣去講!”

最后觀眾看到的節目,王晅怡甚至連完整的稿子都沒有給趙震,隻寫了幾個要點。“趙震太好了,舞台上完全是他自己的表達,他的情感非常充沛。誰說歷史是冰冷的?隻要心中帶著敬畏,眼前的一切都會成為人生的滋養,都是有溫度的。”

這樣的結果看似“美麗的意外”,其實是必然。節目中兵馬俑上的指紋堪稱“神來一筆”,其實是導演組“問”出來的:“我們之前做功課查到古代很多工匠要在隱蔽的部分留下物勒工名,也有紀錄片提到兵馬俑的身體會留下人捏過的痕跡,就問趙震有沒有拍到過這樣‘隱秘的角落’。趙震受到啟發,講出了這個指紋的故事。”

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一個個看似偶然的細節,背后都是主創團隊的艱辛付出。《國家寶藏》執行總導演周宇辰告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這一季節目呈現的都是歷史文化遺址,都是著名景點,為了保護文物和拍攝效果,隻能下午17點30分閉館之后拍攝,熬到深夜23點:“但這樣更有溫度與情感。”

要一樣,又要不一樣

“走進碑林第一感覺,就是不太敢說話,因為覺得自己特別無知,特別想讀書、想練字。”這次做節目前的調研,導演組裡很多年輕人是第一次進碑林,有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去之前已經做了三、四個月的案頭准備,從書籍論文看到網絡消息。基礎知識有了,但實地去還是帶著很多問號。”王晅怡說。

走出碑林,一股焦慮又襲來:怎麼才能把這些黑黝黝的石碑上承載的先人智慧傳遞出來,把中華文脈的傳承具象化而不是口號化?

這樣“熟悉又陌生”的感覺,是很多觀眾走進博物館、面對文物時的共同體驗。觀眾周鵬程不止一次去過秦始皇帝陵博物館和碑林:“通過節目,我想了解的是歷史與‘我’之間的關聯。”

要解決這樣的“矛盾”,《國家寶藏》的創作原則之一就是每期都要講出“一樣又不一樣”的國寶故事,“‘一樣’是要符合觀眾對這些博物館的第一期待,‘不一樣’是要挖掘文物背后的內涵。”

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各類新聞報道、紀錄片乃至電影、文學作品汗牛充棟,於蕾在創作之初就和整個主創團隊達成理念共識:第三季以歷史文化遺產地為對象,最重要的變化之一就是要把整個遺產地所承載的內涵傳遞出來,而不再僅僅是單個文物的前世今生意義。“比如秦陵所承載,應是大一統開端的氣象。”

“如果說兵馬俑、銅車馬代表的干戈伐戮是秦始皇時代的A面,那青銅仙鶴及馴鶴師則是那個時代文化娛樂生活的B面,這讓我們能更充分地了解當時的社會情況。”周鵬程沒有想到,節目竟然選擇了普通游客不太會注意到的“青銅仙鶴”作為這一期的收尾。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長李崗說:“秦始皇帝陵建造的整體思想是‘事死如事生’。”節目選擇三件文物,更完整地還原了當時的生活情態。

“我們選擇青銅仙鶴作為最后一件文物,因為它新穎輕巧,用仙鶴這個‘舉重若輕’的視角,一方面展示整個陵園由外到內的結構布局、秦帝國的組織機構以及制度建立,另一方面則試圖層層剖析讓觀眾看到更全面的秦始皇內心世界。”王晅怡說,通過這樣的一種講述方式,希望給觀眾帶來更多想象的空間,“這也正是歷史的魅力所在。”

“青銅仙鶴”不光帶出了“秦始皇和派荊軻刺殺他的燕太子曾是好基友”“秦代已有馴鶴技能”等知識點,還提出了人生拷問:要做主宰鶴命運的馴鶴師,還是不被束縛的鶴?“這樣的選擇原來不止當下的人有,歷史上帝王將相也有。至於答案是什麼,也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周鵬程說,這正是優質節目帶給他的“歷史照進現實”。

“節目做了三季,我越發覺得那些大家喜歡的今生故事並不止是我們構思多麼精巧、導演手法多麼高超。”《國家寶藏》執行總導演畢波說,“今人不過是做出了與祖先一樣的選擇、一樣的思考、一樣的堅守。我們都是中國人,不止目力所及的同胞,還有歷史長河燦若繁星的先賢。我們所做只是把這些仿佛模糊了的歷史關聯重新連接上,去尋找那個‘我們為什麼是今天的我們’的答案。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國家寶藏》第三季“最花時間”的事,在開機之前——確定博物館和國寶的選題。畢波透露:“將近半年的時間,導演組都在調研推論這個問題。”

一件國寶會不會和其他國寶不在一個維度上?文物沒有評級,會不會顯得價值不夠?選甲骨坑而不選甲骨片,是不是買櫝還珠?這些問題曾在節目組的調研中經歷了長時間的猶豫和討論:“節目最終突破了原本的選取角度,進一步從‘中華文明見証物’的角度去選擇講述主體。”

“自己跟自己Battle”幾乎貫穿整個節目制作過程。例如前兩季都曾做過的故宮,這一次又要做什麼?如果從故宮建筑入手,該選午門,還是太和殿、角樓、神武門?或者切入點更小,講講建筑上的脊獸?

這些討論,曾發生在一次又一次的比稿大會上。最終,午門“前世”明代才子楊慎的故事征服了所有人。這樣的結果,會讓不少觀眾感到“意外”,畢竟故宮還有那麼多精彩的故事。

“楊慎一生,最光榮的時刻在午門,他狀元及第從午門中門走過﹔最屈辱的時刻也在午門,他因‘大禮議’被嘉靖皇帝廷杖在午門前。”畢波說,這個見証文人士大夫浩然之氣的故事,與“今生講述”中抗日戰爭時期中軸線測繪的故事彼此呼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想用故事營造美感,就要能打動觀眾,要打動觀眾,就必須先打動自己。”周宇辰說,節目一直在努力發掘遺址背后“打動人的美感”。在去年12月20日播出的布達拉宮這一期,節目組在青藏鐵路上跟拍西藏大學原副校長張廷芳,每每提及自己的愛人次旺俊美,這位70多歲的老人總是眼神明亮,綠皮火車的車窗外劃過雪山、濕地、溪流和牦牛群:“這一刻我們被打動了,情感是能跨越宗教信仰與民族的,我們相信能與觀眾共情。”

(作者:簡工博 鐘菡 題圖來源:《國家寶藏》節目組)

(責編:嚴遠、韓慶)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