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透支利率“鬆綁” 銀行間不會打無底線“價格戰”

2021年01月15日23:02  來源:經濟參考報
 

  近日,央行發文明確,自2021年1月1日起,信用卡透支利率由發卡機構與持卡人自主協商確定,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上限和下限管理。業內指出,這一政策的實施,是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背景下,順應金融市場發展的必然選擇。預計信用卡透支利率尤其是優質客戶的利率將會下行,但預計定價不會短期內大幅調整,銀行間也不會打無底線的“價格戰”。

  分析認為,信用卡透支利息可以靈活定價后,有利於信用卡業務在信用消費領域,在與其他互聯網信用消費產品的競爭中佔得有利位置。不過,發卡銀行也需持續提升自身業務實力和產品市場競爭力。

  順應市場

  信用卡透支利率取消上下限

  近日,央行下發關於推進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通知,決定自2021年1月1日起,信用卡透支利率由發卡機構與持卡人自主協商確定,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上限和下限管理(即上限為日利率萬分之五、下限為日利率萬分之五的0.7倍)。

  業內指出,一般來說,信用卡免息期最長約50天,超過免息期,不全額還款便會產生透支利息。透支利息是銀行信用卡重要收入來源之一。

  信用卡產業相關規則由央行統一制訂管理。2016年以前,信用卡透支利率為0.05%/日。2016年4月,央行發布《關於信用卡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於2017年1月1日起實施,其中最重要的一個變化是發卡銀行可以在信用卡透支利率0.05%/日的標准上打七折執行,即0.035%/日,以年化計算,則從18.25%降至12.78%。

  央行彼時曾表示“暫時對信用卡利率設置上限和下限管理,待時機成熟再全面實施市場定價”“下一階段,人民銀行將結合信用卡市場發展情況和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穩步推進信用卡利率市場化進程”。信用卡資深專家董崢表示,這一政策的實施,成為中國信用卡產業發展三十多年來對規則進行的首次重大變革,一定程度上為信用卡業務實現了鬆綁,同時也為信用卡的個性化經營奠定了基礎。

  光大証券研究所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表示,近年來,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逐步推進,目前貸款利率已全部市場化,定價參照LPR進行加減點。2020年《商業銀行法》修改建議稿中,將“商業銀行應當按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貸款利率上下限確定利率”表述調整為“商業銀行按照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規定,可以與客戶自主協商確定存貸款利率”。由此可見,在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背景下,此次信用卡利率管理放開,是順應金融市場發展的必然選擇。

  透支利率大概率下行

  但不會“大跳水”

  分析指出,信用卡透支利率上下限放開后,整體利率尤其是優質客戶的利率將會下行,但預計定價不會短期內大幅調整,銀行間也不會打無底線的“價格戰”。

  “未來,信用卡透支利率將更加差異化,一是銀行定價差異化。不同銀行會根據信貸資源、發展目標、市場策略等採取不同的透支利率,中小銀行或將通過較低利率吸引客戶。二是客戶定價差異化。透支頻率和金額高、信用良好的客戶,將獲得更優惠的透支利率。”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說。

  王一峰指出,預計政策放開后,銀行間競爭壓力加大,信用卡透支利率難免會有下行壓力,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由於資金成本優勢、客戶獲取能力及較強的風控能力,在信用卡透支利率自主定價上相較於城農商行更有優勢。整體而言,對於信用卡這類C端業務,由於單戶授信額度有限,客戶更多考慮的是便捷性,用卡黏性較大,對利率敏感度較低,政策不足以驅動信用卡透支利率明顯下行,定價調整將是一個較慢的過程,現階段多數銀行仍在執行日息萬五而不是打折即是佐証。

  在董希淼看來,未來銀行信用卡市場競爭將更激烈,但不會出現無序競爭現象。放開上下限后,預計央行仍將通過自律機制、窗口指導等方式,引導銀行保持良好的競爭秩序。銀行也會根據自身資金成本、風險偏好等進行合理定價,不會打無底線的“價格戰”。

  董崢也認為,放開信用卡透支利率,並不意味著信用卡透支利率將出現惡性殺跌的現象。由於銀行的資金都是有成本使用,發卡銀行即便按照市場化透支利率來定價,也要顧及資金成本,制訂合理的透支利率標准,相信最終會逐漸形成行業公認的定價范圍標准。

  前景廣闊

  銀行信用卡業務重振迎契機

  專家表示,信用卡透支利率定價“鬆綁”,有利於信用卡業務在信用消費領域競爭力的提升。不過,發卡銀行也需持續提升自身業務實力和產品市場競爭力。

  “多年來,信用卡業務在與其他信用消費產品的競爭中,盡管透支利率相差不多,但信用卡卻由於在政策合規、交易場景、業務流程等諸多方面缺乏競爭優勢而處於下風,而此次通知的發布正是讓信用卡業務重新獲得市場主流地位的重要舉措。”董崢說。

  據了解,當前“花唄”“白條”“借唄”等產品的日利率大多在0.05%至0.035%。董崢表示,此次取消了信用卡透支利率的上下限,可以視為信用卡業務強力解綁,徹底放開了信用卡在透支利率上的束縛。信用卡可以靈活定價后,有利於信用卡業務在信用消費領域,在與其他互聯網信用消費產品的對手展開正面交鋒中佔得有利位置。

  不過他也指出,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場化只是信用卡業務重新回歸市場的充分條件之一,畢竟經常借助透支利率的用戶總體來說仍為少數。而信用卡業務能否就此重整旗鼓,重新奪回已失去的市場位置和空間,更多地還要取決於發卡銀行在信用卡業務經營策略上是否能夠實現與時俱進的調整。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9月末,我國信用卡應償信貸總額7.76萬億元,雖然2020年上半年疫情影響下規模小幅收縮,但下半年以來已重回增長態勢﹔當前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發卡量已超過7.6億張,但人均持卡僅0.55張。與此同時,當前我國居民消費支出與世界主要發達經濟體相比仍有差距。根據奧緯咨詢預測,中國消費信貸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19年的13萬億增長至2025年的24萬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1.4%。

  “鑒於消費金融領域具有較為廣闊的市場空間,當前商業銀行、消費金融公司、互聯網平台、小貸公司等機構廣泛參與競爭,行業競爭壓力也有所增強。中長期來看,居民消費信貸領域的市場競爭格局將從藍海走向紅海,這一過程將伴隨著居民端杠杆率的上行、風險逐步提升和定價逐步下行,最終形成風險與定價的均衡。”王一峰說。

(責編:嚴遠、韓慶)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