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上海12月26日電 (唐小麗)今天,在科學技術部與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指導下,上海市嘉定區人民政府支持下,由復旦大學與智聯世界高峰論壇組委會聯合主辦的5G·AI智聯世界高峰論壇2020在上海嘉定成功舉辦。
上海現代服務業聯合會會長、原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民盟中央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委鄭惠強,科學技術部原副部長張建國,中國科協原副主席張勤,長三角區域合作辦社會發展組組長傅曉,復旦大學副校長徐雷分別致辭。
上海5G創新發展聯盟、金浦投資、上海國際汽車城(集團)有限公司簽署上海5G產業戰略合作協議,並就助力上海5G產業發展相關事項達成一致意向合作。上海5G產業戰略合作協議的簽訂,將有助於上海市構建智能軟硬件基礎和培育引領性創新型企業,進一步加強5G產業鏈協同發展,打造更加開放融合的5G產業新生態。
論壇上,國際智聯網絡系統學會正式揭牌成立。當前,隨著5G等通信基礎設施的逐步商用,國內相關自主產業正聚集,並在基建方面形成中國領跑世界的機遇。在此背景下,由中國發起了“國際智聯網絡系統學會”。
作為智聯網絡系統的前瞻性研究成果——《智聯網絡系統白皮書》正式發布,白皮書介紹 NSAI 的系統願景、架構、及所包含的關鍵技術解析,分析 NSAI 在社會現實生活與先進工業生產中的應用范例,並闡述 NSAI 在演進過程中的面臨的主要挑戰及發展前景﹔最終形成物理世界、網絡空間、和人類社會融為一體的智聯社會,即人工智能與人類智能的和諧共生體系。
上海智聯網絡系統科學中心籌建計劃也在論壇上正式啟動。未來,上海智聯網絡系統科學中心將強化智聯網絡與系統的理論與技術研發,積極搭建應用成果轉化的科學研究平台,開展自主可控核心智能科技研發與轉化,著力推進底層智能算法、智能芯片、智能終端操作系統,及智聯服務平台等關鍵核心技術的開發與轉化。與此同時,中心也將結合國內外未來智慧健康城市的應用示范與標准,在長三角及珠三角核心區域建設成果轉化基地/分中心,探索超大城市群一體化建設及運營模式,為智聯網絡系統的發展提供基於5G-6G生態的共性創新技術和產業孵化,協同推動產業引領及輻射發展。
新一代移動通信網絡(5G)和人工智能(AI)作為當前科學領域兩大研究熱點,已成為“新基建”項目的重點發展對象,為新一輪信息革命提供技術支持。5G 通信和 AI 的交叉融合發展,催生了新的基礎研究平台和創新生態應用——智聯網絡系統(Networking Systems of AI,NSAI)。本屆論壇旨在推動我國引領全球智聯網絡系統的基礎研究、關鍵技術、領域標准及成果產業化發展。
主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數字交換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原校長鄔江興(視頻錄播),中國工程院院士、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專家、IEEE Fellow、IFAC Fellow、東北大學教授柴天佑,發展中世界工程技術科學院院士、紐約科學院院士、中科華數信息科技研究院院長、濟南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北京郵電大學原副校長、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原理事長鐘義信院士(在線/視頻錄播)分別就5G和AI領域的前沿議題作了主旨演講。
除主論壇外,本屆論壇還設置了5G新基建與新經濟研討會、第二屆中歐國際人工智能與先進制造技術研討會、第二屆中加國際智能與健康城市技術研討會、半導體材料與芯片技術研討會4個分論壇。來自中國、美國、德國、法國、塞爾維亞、馬來西亞、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的知名學者共同探討了人工智能、先進制造、智能制造以及半導體產業發展等前瞻話題,共同推動全球智能化發展。本屆論壇共計400余人參加了現場論壇。論壇採取“雲直播雲參會”的形式,吸引了線上線下約20萬人次相關代表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