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鐵列車保有量邁入7000輛時代 城軌網絡和車輛規模雙居世界第一

2020年12月26日17:11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人民網上海12月26日電 (龔莎)12月25日下午,隨著三列14、15、18號線最新的全自動駕駛列車齊齊亮相上海地鐵封浜基地,標志著上海地鐵列車數正式進入了7000輛的新時代。今年底,伴隨10號線二期和18號線一期南段建成通車,上海城市軌道交通網絡運營規模和車輛保有量均雙雙位居世界第一,同時也實現了“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十三五”發展戰略目標,為“十四五”新一輪高質量發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憶往昔看今朝,既有發展速度更追求發展質量

上海地鐵自1993年開通運營至今,已走過27個年頭。回溯歷史,1992年10月,上海地鐵首列列車從德國運抵上海﹔2007年,列車保有量突破1000輛﹔至2009年底,列車保有量翻一翻,達到2000輛﹔2012年夏天,上海地鐵又迎來了第3000輛列車﹔2016年年底,第4000輛列車在9號線三期上線﹔2018年7月,上海地鐵第5000輛列車在2號線北翟路基地亮相﹔2020月5月,第6000輛列車在16號線治北基地落戶,而當年年底快速達到7000輛,即在短短半年多的時間裡就增加了1000輛地鐵列車,這在世界城軌行業尚屬首次。

從第1輛到第7000輛,不僅僅是數字上的增量,更是“質”的飛躍。據統計分析,近年來上海地鐵的新車可靠性較早期車輛高出5—6倍。以車門為例,2016年全網列車發生的車門故障總數超過951件,而2020年在全網列車數量翻倍增長的情況下車門故障總數反而下降到了478件,降幅達49.7%。同時,車輛維修故障檢出率也達到了92%,處於行業領先地位,上海地鐵不斷追求卓越,持續提升列車安全運行的可靠度和穩定性。

另外,地鐵列車從完全依賴進口的初代直流傳動列車,過渡到第二代交流傳動列車﹔從第三代的國產節能綠色環保列車,進化到擁有自主設計的第四代標准化全自動駕駛智能列車,上海地鐵列車不斷向著人性化、智能化、標准化的目標前行。

四代車和四代上海地鐵車輛人見証歷史

上世紀90年代初,上海地鐵從德國引進了16列西門子全進口列車,當時的地鐵列車採用直流電傳動,車廂客室內配置了定頻空調、日光燈照明和木質地板,列車駕駛也主要依靠司機操作,僅有簡單的ATC防護系統輔助司機保障列車安全。

1999年,上海地鐵從德國西門子引進了採用交流傳動系統的01A03型電客列車,至此上海地鐵列車開始了第二代交流電傳動時代。“交流傳動”列車不但在傳動方式上進行了升級,在列車設計及國產化程度上與第一代相比也有了較大的提升。2005年,由外方主導設計,上海地鐵進入了國產化時代。2008年,可實現自主設計,列車國產化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

從10號線全國首條實現全自動駕駛的地鐵線路開始,到如今的18號線以及即將通車的15號線和在建中的14號線,上海地鐵再次升級啟動全自動駕駛技術應用,包括自動喚醒、自動發車、列車自檢等一系列全自動無人駕駛功能,而運營質量表現均大幅優於人工駕駛列車。2016年起,上海地鐵以17號線為契機,開始了列車狀態信息智能運維系統的建設,實現列車大數據的採集功能。

上海地鐵車輛從最初整體引進,逐漸轉為消化吸收,到最后自主創新三個重要階段,而每個階段、每個時代,都有每一代車輛人夜以繼日的無私奉獻。老一輩地鐵人(第一代)陳柏年、沈關根等都是車輛的開拓者,也是引路人,他們帶領第一批車輛人攻堅克難,夯實地鐵車輛專業堅實基礎。也有懷揣工匠精神,對地鐵事業無限熱愛中生代(第二代)的李鵑偉等,他們活躍在車輛檢修一線,為提高檢修生產效率提出許多小發明、小創造,獲得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等多項榮譽。如今,新生代(第三代)的陳朝等車輛人,以及未來(第四代)新入職的90后大學生正在探索新時代下的智慧地鐵。結合上海地鐵“一網統管”,依托大數據平台,車輛智能運維新模式,搶佔軌道交通行業智慧發展新高地。他們都是普通的車輛人,在不同時代用自己的行動為城軌車輛事業綻放光芒。

截至“十三五”末,上海地鐵建成總計771公裡(含15號線)、共459座車站城軌網絡,全網逾7000節列車保有量,日客流超千萬人次,公交分擔率達66%,目前已成為位居世界第一的超大規模網絡。

(責編:龔莎、軒召強)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