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上海12月26日電 26日上午,在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以下簡稱“東方醫院”)百年院慶的慶祝大會上,“同濟東方中德醫學院”(以下簡稱“中德醫學院”)的挂牌籌建,掀起了當日活動的高潮。這是繼去年10月浦東新區人民政府與同濟大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以來,雙方進一步深化合作取得的又一新成果。上海市委常委、浦東新區區委書記翁祖亮、上海市副市長宗明出席活動並見証揭牌。
2019年10月25日,為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浦東新區人民政府與同濟大學簽署框架協議,區校雙方攜手在人工智能、醫療衛生、決策咨詢、干部交流與人才配套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建“同濟東方中德醫學院”,正是雙方達成的重大合作項目之一,項目由東方醫院負責承建。
東方醫院院長劉中民表示,始建於1920年的東方醫院,是浦江之東第一家醫院。伴隨浦東開發開放的時代契機,東方醫院在跨越式發展的征程上大踏步前行,相繼成為同濟大學附屬醫院、晉升三甲,邁入全國三級綜合醫院第一方陣,迎來百年華誕。加速浦東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東方醫院任務艱巨,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區校雙方對籌建“同濟東方中德醫學院”高度重視,多次召開會議、實地調研,統籌推進框架協議的實質性發展。今年8月20日,上海市委常委、浦東新區區委書記翁祖亮帶領相關局辦委,赴東方醫院陸家嘴院區調研,對醫院在“十四五”期間的發展規劃、硬件建設、學科發展、人才引進提出新要求﹔9月25日,區委書記翁祖亮、與同濟大學黨委書記方守恩、校長陳杰院士等領導,根據框架協議精神,確立了區校共建深化東方醫院建設的戰略合作設想,進一步推進區校雙方在醫療衛生領域的深度合作。
浦東新區與同濟大學將發揮各自優勢,密切協作,共同圍繞浦東新區醫療衛生人才需求,一方面在經費、場地以及人才引進與編制等政策方面予以支持,一方面發揮同濟大學的優質教育、醫療資源和國際化辦學優勢,積極開展醫學教育模式創新。據悉,中德醫學院將堅持醫教協同、科教興醫戰略,適應高素質、高層次醫學人才培養需求,建立醫學人才培養國際合作機制,完善醫學教育質量保障機制,推動醫學教育與國際接軌。
慶祝大會當天,“干細胞轉化資源庫”的揭牌則為區校雙方的合作共贏持續加碼。同濟大學及東方醫院將在浦東新區政府的支持下,充分發揮在干細胞方面的人才和科技資源優勢,攜手浦東新區共同建設具有國際水平的干細胞研究基地。
區校雙方未來還將在共同推進東方醫院重點學科建設等方面開展合作,加大對該院心臟醫學、急危重症、消化病學和腫瘤學等重點學科的建設投入。
未來,雙方將以此次合作為契機,進一步落實區校共建的精神,促進高校科教優勢資源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有機融合,深化浦東新區人民政府與同濟大學的政產學研合作,探索更具廣度和深度的新型合作模式,共同優化和升級區域衛生布局,拓展醫療合作的全新路徑,助力浦東新區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功能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