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山區人民檢察院谷曉麗獲評上海市先進工作者

2020年12月23日17:50  
 

日前,上海市寶山區人民檢察院谷曉麗獲評上海市先進工作者。這位獲得過區平安英雄稱號、第九屆上海市優秀公訴人的資深檢察官曾經也是公益訴訟領域的“探路者”,在無現成經驗可循的“無人區”趟出了一條新路。

始終相信法律有溫度的谷曉麗說:“公訴是仁訴,公訴人的職業道德就是在司法中懷著一顆仁慈之心,懷著對法律的無限崇敬之意,理性司法、平和司法、公正司法,用溫度守護法度”。

從資深公訴人到公益訴訟新人

2017年,對當時38歲的谷曉麗來說是充滿挑戰的一年。2017年7月1日全國檢察機關全面推行公益訴訟,開始切實維護公眾利益。作為公益訴訟起訴人,檢察機關要扮演新的角色:追索賠償、督促執法。通過訴訟讓環境違法者賠償損失、修復環境,督促相關的行政部門解決好環境問題。就是在這一年,谷曉麗從一名資深公訴人轉變為公益訴訟新人,開始“創業”。

在2017年之前,谷曉麗已經做了12年的刑事訴訟工作,業務嫻熟,專業高效。很多轟動一時的案件裡都留下過她的足跡:2011年震驚全國的染色饅頭案、2012年的天價麻糖敲詐勒索案等等,她出色的辦案能力、獨創的辦案方式受到了不少業內人士的好評,也得到了上級檢察機關和領導的肯定。

然而,公益訴訟對谷曉麗來說卻是全新的,作為寶山區檢察院第五檢察部(主要負責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檢察工作)負責人,她不但自己要從頭開始學起,還要帶領公益訴訟團隊開啟“破冰之旅”,一邊摸著石頭過河,一邊積累總結創新。

曾有人問谷曉麗,公益訴訟管什麼?她想了想,回答:“大氣、河流、餐飲……涉及到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的都管。”谷曉麗還記得自己辦理的第一起公益訴訟案件,她要到現場查看環境受污染情況,習慣在案頭翻閱卷宗的她一時有些恍惚,“怎麼就到了田間地頭?”而她和團隊成員要面對的人事物都更為“復雜”。

不過,正因為“一片空白”所以有了更多的可能。這些年來,谷曉麗帶領團隊成員一步步為公益訴訟工作的開展“建章立制”。

他們獨創多元化線索摸排機制,建立案件線索移送和信息共享機制、走訪村居和企業挖掘線索、及時跟進食品藥品犯罪案件、聚焦新聞媒體熱點報道,拓寬線索來源﹔

他們首創公益訴訟觀察員制度,聘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有專門知識的人、媒體記者等組成公益訴訟觀察員隊伍,履行提供公益訴訟案件線索、參與公益訴訟工作、監督檢察機關開展公益訴訟等職能,借助社會力量提升公益訴訟工作質效﹔

他們樹立雙贏多贏共贏監督理念,與寶山區規劃局、土地管理局會簽《加強協作推進公益訴訟,促進法治國土建設意見》,保護耕地資源,共同推進土地管理領域的法治化﹔

他們聚焦專業化建設,制定《實訓練兵實施方案》,突出“訓、練、賽、評”,組織開展檢察建議、調查取証等業務培訓,提升隊伍核心能力。

更多的專業和刻不容緩的速度

在谷曉麗看來,公益訴訟需要更多的專業。“術業有專攻,一些環保類的專業知識,我們也是一邊做一邊學。”谷曉麗印象深刻的是去年辦理的一起野生鳥類保護案。

當時寶山區檢察院收到一封舉報信,內容是有人獵殺野生鳥類,信很短,甚至都沒寫清獵殺情況、何種鳥類,但谷曉麗卻被“戳中”了。她常說,公益訴訟需要刻不容緩的速度。當天她就根據信上的聯系方式致電舉報人,並表示當天下午就可以到現場了解情況。

谷曉麗的積極讓舉報人都有點意外。“可能因為舉報人之前向多個部門反映過問題,但沒有得到及時反饋,而且當天天很熱,有三十七八度了,她沒想到我們會那麼迅速地反應。”

當天下午,冒著高溫,谷曉麗和同事一起跟著舉報人步行一個多小時才到了有野生鳥類出沒的地區。一路上太陽暴晒,平時注意形象和防晒的谷曉麗和同事卻都沒有打傘,“因為穿著制服在工作,不希望打傘這樣的舉動給市民留下不專業的印象。”

然而可能由於天氣太熱,鳥兒也要避暑,她們苦苦守候了一個多小時,才終於看到一隻鳥飛了過去。谷曉麗和同事趕緊拍照記錄,可照片有些模糊。

這看似像黑水雞的鳥兒到底在不在野生鳥類名錄內?

若是,管理部門是哪裡?

獵殺這種鳥類觸犯什麼法律,該如何防范狩獵者,是否可做到長效監管?

谷曉麗需要從專業角度梳理一系列問題,但她還必須先給舉報人一個“答復”。習慣做足功課的谷曉麗將保護野生鳥類的相關法律知識分析給舉報人聽,也向她說明,公益訴訟並不是抓狩獵者的,而是更多起到監督作用,督促管理部門共同守護公眾利益。谷曉麗專業、敬業的態度得到了舉報人的認可。

很快,在舉報人的積極配合下,第二次現場調查取証的工作完成。谷曉麗帶領團隊分析確認鳥兒的身份后,經多方聯系終於確定主管部門,制發建議,並促使公安、主管部門、市場監管部門與當地鎮政府聯合執法。而受到鼓舞的舉報人則帶動周邊居民共同開展起志願護鳥行動。

不驚天動地卻充滿法治的溫度

去年,谷曉麗辦理了一起文物保護案件。谷曉麗回憶,當時看到那座已有300多年歷史的古橋,周邊環境臟亂、上空布滿似是蛛網的電線時,復雜的情緒涌上心頭但個人情感並不能作為辦案依據,為了確定古橋的研究價值,谷曉麗和團隊成員做足了調查功課,也與相關部門多番溝通,屢次走訪現場。最終,確定了古橋屬於文物,向主管部門與當地政府制發檢察建議書,修整古橋周邊環境,開展日常監管措施。蒙塵的古橋終得到了應有的“尊重”。

“文物保護看似與公益訴訟領域中的環境問題無關,但文物其實是看得見的鄉愁,與每一個人休戚相關,我們不能丟棄了知曉自己從哪裡來的機會。”谷曉麗感慨道。

作為一名基層檢察官,她日益發覺公益訴訟的重要性。辦案人做出的一點點努力都可能對百姓生活產生重要影響,能化解民怨,傳遞法治的溫度。

谷曉麗說“法律人永遠不能脫離煙火氣,否則就會機械枯燥地辦案,無法有溫度地執法。”

兩年多來,谷曉麗親自參與辦理公益訴訟案件48件,涉及文物保護、野生動物、農用地非法佔用等領域。隨著一樁樁案件的了結,看著一位位受益百姓露出的欣慰表情,谷曉麗堅定地相信,公益訴訟這條路上應有堅持、有速度、有守望。

2020年3月,因工作需要,谷曉麗離開了第五檢察部,擔任第一檢察部主任,回到了刑事檢察的工作崗位。但曾經公益訴訟工作的經歷讓谷曉麗打開了新的視野,她將繼續用另一種方式詮釋一名檢察官的恪盡職守,守護一方淨土,捍衛公平正義。

(來源:寶山區檢察院)

(責編:王文娟、軒召強)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