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將“四史”學習教育同學習“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重要論述結合起來,了解黨的光榮傳統、寶貴經驗和偉大成就,傳承紅色基因、堅定理想信念,增強推動半淞各項事業發展的責任感,真正做到以史為鑒、砥礪前行,11月24日下午,半淞園路街道在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舉行“尋根半淞,讓歷史活起來——半淞園‘四史’再現系列活動啟動儀式暨浦江的黎明晨光——半淞園路街道‘四史’學習實物史料展開幕式”。區委副書記沈山州,區委黨史辦、區社工委、半淞園路街道相關領導參加活動。活動現場更邀請了原中共南市區委書記、市文聯黨組書記李倫新,原南市區人民政府副區長陳業偉,原盧灣區委副書記、上海華夏文化創意研究中心名譽理事長蘇秉公等資深專家參與。
借物述史,紅色基因一脈承
“滬上南尋山水勝,清幽且入半淞園”,半淞園地區是上海滬南老城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具有深厚積澱的歷史街區之一,這裡曾經是民族工業肇興之地,三大產業工人匯集於此﹔這裡曾經譯本迭出,中外文明在此交匯碰撞﹔這裡曾經是華人地方自治的重要實踐地,催生近代上海市政、交通、文教、醫療等城市功能的完善……恰逢中國共產黨百年誕辰之際,半淞園路街道通過“四史”學習實物史料展、半淞歷史變遷創意作品展示、“半淞園紅色文化廣場”概念方案探討等系列活動,創新四史教育成果,用活紅色資源,打牢黨員干部的思想根基,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力量,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深入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讓初心薪火相傳,把使命勇擔在肩。
區委黨史研究室主任、區方志辦主任 張健,街道辦事處主任漆小雲,區社工委副書記韋心磊一同為“尋根半淞,讓歷史活起來——半淞‘四史’再現”系列活動舉行啟動儀式。
后續,街道將陸續推出紅色歷史人文展陳、紅色文化空間營造、紅色創意作品征集、紅色手作沙龍、紅色淞園故事訴說、紅色場景再現行走等多維度全方面的主題活動,持續推動“四史”學習入腦入心、見行見效,迎接建黨百年的到來。
逐夢前行,讓歷史“活”起來
為迎接建黨百年和開展“四史”教育,半淞園街道深入挖掘轄區紅色文化資源和深厚歷史文化底蘊,打造半淞園路街道“四史”特色教育,汲取精神和力量,凸顯街區人文特色,讓街區可閱讀,有溫度,並藉此推動市民城市認知教育,增強轄區居民榮譽感和歸屬感,提升社區凝聚力。活動現場對半淞園歷史人文挖掘的前期成果作了大致介紹。在場專家紛紛暢所欲言,提出了自己對淞園文化特色、淞園歷史文化研究成果的開放利用與打造“半淞園紅色文化廣場”的建議。
半淞園街區的文化特色如何界定?
李倫新
原中共南市區委書記、市文聯黨組書記
除卻專家嚴密考証之外,更需匯集社區人物講述“有血有肉”的淞園故事,以口耳相傳的方式,讓半淞園“四史”學習教育不僅具有深度,更具有人文厚度。
陳業偉
原南市區人民政府副區長
半淞園路街道在這個研究課題基礎上,建議成立一個街史陳列室,將半淞園擁有的深厚的歷史人文底蘊和紅色文化基因系統性展示出來,為歷史和當代社會做出的巨大貢獻,做到家喻戶曉。
蘇秉公
原盧灣區委副書記、上海華夏文化創意研究中心名譽理事長
上海近代文化的發展在很長時間內重點關注租界的發展而忽略了滬南市井生活的變遷,半淞作為滬南重要的組成部分,這裡的發展與上海乃至全國的進程密切貼合。著名攝影作品《中國娃娃》即攝於淞滬會戰時期的南市火車站,這場照片直接在全世界范圍內引起軒然大波,對抗日戰爭產生深遠影響,同樣還包括斜橋地區的保衛戰,這些都是過去半淞園歷史文化研究中忽略的,也應該是我們之后著重研究的。
半淞園歷史文化研究成果如何開發利用?
張健
區委黨史研究室主任、區方志辦主任
縱觀半淞園歷史發展脈絡,從私家花園發展成為商業性質的公園,再轉型為如今的居住型小區,半淞園轄區是隨著城區的需求與城市功能的更新而不斷發展轉型的。研究半淞園的歷史離不開新中國,特別是近代上海發展的歷史。同樣后續對半淞園歷史文化的研究也應具有大局觀,從城市整體發展格局的變化、城市功能的延展、市民生活方式的改變出入手,來整合利用半淞園的歷史文化的成果。
姜衛紅
社科院上海品牌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可以從文藝創作的角度呈現半淞的歷史價值。半淞在上海乃至全中國的歷史進程中都是值得一提的,當年毛澤東便是在這裡會見了一批有志青年,后來將他們送往國外,成為了革命的中堅力量,后來毛澤東再次重游黃浦,對舊時舊景,當作何種感想?諸如此類發生在半淞的“紅色”故事還有許多,從文藝創作的角度進行呈現,會更加生動形象,容易引起人民群眾的共鳴。
張忠
三山會館黨支部書記、館長
三山會館計劃以動漫展示的形式拉近歷史與兒童的距離,相似的理念也可套用在半淞的歷史研究中,通過創新形式呈現形式,讓兒童、老人、白領等更多的人群關注、傳承半淞歷史。
關於打造“半淞園紅色文化廣場”的意見建議?
葉謙遜
上海華夏文化創意研究中心副理事長
打造“半淞園紅色文化廣場”,探索半淞園歷史文化研究成果與開發利用,可以對標黃浦區“十四五”(2035)規劃,融入“全域旅游”國家戰略。把握“三度”,高度-彰顯紅色經典之方位價值﹔寬度-串聯半淞園資源脈絡﹔深度-尋根半淞,讓歷史活起來。“半淞園驛站”坐擁黃浦江,遙望“兩座橋”,背靠世博會,可開放式運作並探索,打造“淞園高地”(蒙馬特高地),引導各類繪畫人才創作表現半淞園的昨天、明天相會於今天的暢想作品。
韋心磊
區社工委副書記
打造“半淞園紅色廣場”,打響“半淞”文化品牌,應整合各方力量,動用各方資源。半淞園轄區不僅有豐富的紅色歷史文化資源,還有諸如世博園區等新興時代的工業代表,在打造半淞品牌時可通過動用整個轄區的單位一起來呈現,串珠成璉,讓“半淞園”這個文化品牌的內涵更豐富,更有厚度。同樣這樣的聯合打造,也賦予了品牌更加豐富多樣的形式,讓歷史可以看、可以玩,甚至是可以吃,讓文化可觸摸,“有味道”!
殷殷囑托,讓“四史”學習入腦入心
街道黨工委書記盧正對各位領導的蒞臨表示熱烈歡迎,對各位專家及社區各領域代表長期以來對半淞園發展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同時也對后續街道“四史”學習教育工作作出了部署和規劃:
一是要從文化維度對社區治理進行再思考。半淞作為以居住型為主的社區,一直以來致力於探討社區自治,注重業委會的規范管理。希望通過歷史研討活動,挖掘社區治理的歷史文化發展進程,將歷史文化放在社區治理的重要位置加以考量,使其成為社區治理走向深入的支點和杠杆。
二是要改舊建新,提升社區功能品質。半淞作為曾經的上海三大產業工人聚集地,有著得天獨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后續通過對民族工業歷史文化元素的提煉挖掘,以空間為載體,以文化為靈魂,將文化植入到社區建設空間中,帶動半淞從“功能”社區走向“文化”社區。
三是要注重區域聯動,推動整體發展。以此次歷史人文主題研討會為基礎,通過半淞歷史考察,帶動社區、社會各界力量去挖掘半淞的整個發展歷程,將之於全區,全市乃至整個長三角的的發展聯動起來。
區委副書記沈山州對半淞園路街道開展的“四史”再現系列活動予以高度肯定,同時圍繞如何開展下階段的“四史”學習教育,提了以下三點意見: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筑牢思想根基。作為黨的誕生地黨員干部,必須做到學史明志、以史為鑒,進一步認清我們所處的歷史方位和肩負的歷史使命,要以革命先輩、建設先驅、改革先鋒的光輝業績為榜樣,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堅守為民情懷、堅持克難奮進。
二是把握關鍵要領,確保學習教育見行見效。通過創新形式開展“四史”學習教育。不斷豐富載體、創新形式,增強學習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說服力,讓黨員、干部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教育、收獲感悟。通過整合資源開展“四史”學習教育。充分運用好黨建陣地和師資資源,深化紅色資源開發、加強黨群陣地建設、強化師資隊伍打造,使之成為開展四史學習教育的有力抓手,有效激發教學活力。
三是堅持以史育人,提升干事創業激情。學習“四史”貴在知行合一、學以致用。要發揚理論聯系實際這一黨的優良傳統,切實把學習教育成效轉化為推動社區發展的強大動力,把初心使命轉化為黨員干部勇立潮頭、奮勇搏擊的精氣神和埋頭苦干、真抓實干的內生力。
(來源:半淞園路街道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