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余米寬武威路在兩區交接處為何窄成“一線天”

2020年11月16日16:14  來源:上觀新聞
 

“東西走向的武威路是連接嘉定區南翔鎮和普陀區桃浦鎮的重要通道,可兩區交界處卻患上了‘腸梗阻’”。嘉定區南翔鎮新華悅都小區居民范先生近日向解放日報聞熱線反映,從嘉定區近眾仁路口的武威路往東進入普陀區,原本寬近40米的雙向4車道竟一下收窄為寬不足2米、長度近90米的“羊腸小道”。范先生說,許多“斷頭路”都在想方設法打通,這裡卻人為砌牆影響通行,令人費解。

“一線天”潛藏安全隱患

11月10日,記者來到現場。站在嘉定區武威路眾仁路口朝西望,隻見武威路上設置了雙向4條機動車道、2條非機動車道。道路兩側居民樓聳立,小河碧波蕩漾,水清岸綠。而在路口往東看,所見卻是一堵南北長達20多米的水泥圍牆,中間僅留寬度1.5米左右的“孔道”通往普陀區方向。“孔道”長不到100米,南北兩側砌有2米多高的圍牆,形似“一線天”。

記者由西往東走進“孔道”。由於至多隻能並行兩輛電動自行車,而快遞小哥的車載箱往往超寬、超大,車流、人流時不時被卡牢。“孔道”兩側水泥牆上,殘留不少剮蹭的凹痕。而“孔道”內一旦駛入殘障人士專用車或黃魚車,對面人、車就必須有一方退讓,否則會發生沖突。

記者走出“孔道”后,看到“孔道”南北兩側依然豎有高牆,同樣暗埋安全隱患:一方面,欲入“孔道”,尤其是急於趕路的快遞、外賣電動車主往往並非筆直魚貫有序進入“孔道”,而是從“孔道”外兩側斜插進入﹔另一方面,將要離開“孔道”的行人、車主由於存在視線盲區,很難注意到突然斜插出來的車輛,雙方極易發生碰擦。

附近居民劉小姐是一位自駕族,她說普陀區分明近在咫尺,可是駕車東行,隻得從眾仁路往南,繞道金昌西路,再北上金迎路,最后才能再次回到武威路上,起碼要兜上兩三公裡。

砌牆竟為“長效”整治亂停車

記者發現,“孔道”東端豎起的南北高牆牆根處停放了10多輛機動車,“免費停車場”北側有個廢棄的崗亭,崗亭邊插著“嘉定區管養—普陀區管養”的區界標志。根據標志箭頭指向,記者看到普陀區內的武威路寬度雖不及嘉定區,但也在30米左右,平整的柏油路面上,快、慢車道標志清晰,兩側人行道上綠樹成蔭。

橫貫兩區的武威路為何存在“腸梗阻”?記者首先聯系了普陀區建設管理委員會和桃浦鎮,雙方均表示,狹窄通道並不在該區境內,圍牆也非其所建。

嘉定區交通委和南翔鎮隨后向記者發來書面回復稱,根據建設用地批准書,上述狹窄通道連同圍牆等4523平方米區域屬於道路建設用地,全部位於嘉定區境內。2017年6月有市民反映,武威路(眾仁路—普陀區界)嘉定區南翔鎮和普陀區桃浦鎮交界處物流車輛亂停放,環境臟亂差。南翔鎮規劃建設辦和鎮紅翔村村委會經實地踏勘,由紅翔村牽頭對上述區域進行環境綜合整治,當年7月完成整治。為實現長效整治,且因當時武威路尚未建成,以及道路交通安全因素,村裡便在南翔鎮地界范圍內砌筑臨時圍牆,對機動車限行的同時,預留了2米通道,以供行人和非機動車通行。

切除“腸梗阻”指日可待

嘉定區表示,武威路是嘉定區與普陀區之間規劃的區區對接道路,道路等級為城市次干路。普陀段現已貫通﹔嘉定段(古猗園南路—眾仁路)已建成,剩余的眾仁路至普陀區界115.74米“孔道”段尚未建成,屬新建道路。

2019年1月,考慮到周邊居民出行安全,南翔鎮在“孔道”內增設路燈﹔4月,在東西兩側粘貼提醒告知牌,並協調屬地村委定期清理通道內及周邊環境。目前,該段的新建工程已由嘉定區市政所立項,由上海國際汽車城(集團)有限公司代建,具體負責工程建設實施。經代建單位反饋,目前正在辦理施工招標和工程規劃許可証,預計今年12月底開工,2021年6月完成。

嘉定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官方網站政府信息公開顯示,新建的武威路紅線寬度35米,同步實施路燈、標志標線、行道樹等附屬工程。

“一尺未通,萬丈閑置”,好在持續數年的武威路“腸梗阻”切除已指日可待。

(責編:陳晨、韓慶)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