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上海11月13日電(葛俊俊) 11月13日,《2020中國候鳥式養老冬季棲息地適宜度指數》在上海交通大學發布。由上海交大行業研究院養老行業研究團隊研發的該指數旨在為日漸盛行的候鳥式養老提供一個具有科學依據的城市選擇手冊。
該指數用氣溫、氣壓、濕度、空氣質量、水體質量、醫療條件、交通便捷度、區域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是否文明城市、生活成本等15項指標對位於海南、廣東、福建、廣西、雲南、貴州等南方6省區的56個候選城市進行綜合評價,加權計算出每個城市的冬季養老適宜度指數。今年的結果顯示,廣州高居榜首,緊隨其后的是海口,第三位是廈門。第四到十名的分別是福州、南寧、三亞、柳州、昆明、深圳和佛山。
值得關注的是,除海南、廣東等熱門城市外,廣西、貴州、雲南一些獨具自然和人文風光魅力、生活成本較低的非主流候鳥式養老城市亦有不錯的表現。如貴州省黔南州(首府都勻)排名第14,黔東南州(首府凱裡)排名第20,黔西南州(首府興義)排名第24﹔廣西北海排名第18,防城港排名第25,崇左排名第28﹔雲南省玉溪排名第27。這些排在前30位的城市在冬季候鳥式養老城市中顯示出較強的綜合競爭力。
除此之外,部分城市雖然綜合排名相對靠后,但在氣溫和空氣質量方面有很大的優勢。如廣東的湛江和茂名1月最低日均氣溫均在13攝氏度以上,1月氣溫月較差均在8度以下﹔廣西的玉林和百色、雲南的紅河州(首府蒙自)、文山州(首府文山市)和西雙版納州(首府景洪)冬季都比較溫暖。這些規模較小的城市因社會經濟條件方面優勢不明顯,綜合排名才相對靠后,但對於健康活力老人而言,都是比較理想的越冬城市。
(注:瓊海、文昌、百色、麗江和韶關5個城市為今年新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