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美麗更精細更智慧,第三屆進博會倒計時3天,上海准備好了

2020年11月01日08:24  來源:上觀新聞
 

臉上笑容洋溢,左手拿著四葉草,右手擺出“請”的姿勢……建虹路下匝道口,可愛的熊貓進寶綠雕給許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保留去年立面部分的基礎上,簇擁著進寶的地面花卉採用了一品紅、大花海棠等名貴花卉,整體色彩更加豐富、艷麗。

微笑的進寶是上海整座城市好客的象征。第三屆進博會即將開幕,從基礎建設到城市環境,從交通出行到餐飲住宿,上海的各個環節均已准備就緒,靜候四海賓客。

更美麗

無論是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南廣場,還是場館外的道路、高架、廣場、商圈,綠化總是最容易令人矚目的景觀。

今年上海重點圍繞人民廣場、外灘、陸家嘴、國家會展中心周邊等核心區域提升綠化品質,涉及靜安寺區域、徐家匯區域等8個市級重點區域,延安路、淮海路等13條重點道路以及一江一河沿線、申字形高架。

進博會期間,上海將布置花壇花境18萬平方米、組合花箱5.1萬組、燈杆花球2422隻。屆時,全市主題綠化景點將達到73個,高架沿口擺花將達到16萬箱,單季用花量預計達到1300萬盆,另外還有近30萬盆儲備花卉隨時准備上陣。

上海還精心打造了一批城市綠雕、花壇花境和口袋公園。其中,國家會展中心南廣場打造了“海納百川,共享未來”主題景點,目前施工順利,種植土、噴灌、雲山台階墊磚、梯田花海圍擋等土方工程都已完成,正在栽植角堇、向日葵等植物,並鋪設河流狀的藍色可再生玻璃。國家會展中心周邊1平方公裡內還布置了近8000平方米的花壇和921套組合花箱。

在延安西路西側,虹井路到外環一段,約三、四百米長的綠地中布置了一組名為《城市奏響曲》的大型綠色雕塑。綠色的植物化作翻卷的海浪,托起帆船。該處綠地的養護負責人孫冬說,前兩屆進博會舉辦時,這一區域的綠化養護還隻能人工澆灌,今年都裝上了自動化噴淋,不僅節省人工成本,景觀效果也能保持更久。

除了花草樹木,夜晚的璀璨燈光也將為即將召開的進博會增光添彩。目前,浦江兩岸近千棟重要樓宇建筑、55公裡公共空間景觀照明改建提升工作已基本完成。進博會前夕將形成以陸家嘴、外灘、北外灘為中心,黃浦南外灘區域、浦東筒倉及世博源區域、楊浦漁人碼頭區域、寶山吳淞口區域、徐匯濱江區域等多點開花的景觀照明布局。

更精細

今年進博會,上海交通保障工作在前兩屆“精准、有序、可控”“提升出行體驗”的基礎之上再升級。著眼細節,於細微之處用力,保証便捷、順暢。

進博會核心站點之一——軌交2號線徐涇東站,今年動了一個小手術。在站點原5號口和6號口通道內,兩個機房向外突出,不僅影響客流疏散,還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經過改造,該通道寬度從原先的4.2米提升到6.9米。拓寬后,整個車站站廳西段區域的客流通行能力提高了40%。

一項新設備近日也在該站悄然現身。它們安裝在3號口、4號口、5號口站廳的通道頂部,看著像是普通攝像頭,實際上有著兩項隱藏功能:實時測溫、識別未戴口罩的乘客。

去年的先進經驗也得到了保留。進博會期間每日9時至11時,部分列車將在2號線虹橋火車站清客,參展人員分流至17號線諸光路站,以減少乘客到站后排隊入館的時間﹔在第二屆展館東側P8“即停即走”停車場的基礎上,新增P15龍聯路地塊,作為即停即走停車場,提高車位利用率,均衡各登陸口客流。

精細化的管理背后,離不開信息化手段的支撐。上屆進博會期間,場館周邊某區域出租車疏散較慢,這一點引起了相關部門的注意。位於虹橋世界中心的進博會交通保障現場指揮部仔細查看交通指揮系統監控大屏,找到“症結”所在:一處紅綠燈設置與其附近的展館出入口距離較近,影響了通行的順暢度。了解情況后,交警在現場指揮更為靈活,車流疏導更快了。

智慧的交通指揮系統,實現了對公交、地鐵、出租汽車、停車場的全覆蓋,不僅能掌握實時交通流量數據,還能借助電子大屏監控,快速發現問題並加以處理。“首屆進博會時,用純人工制作交通簡報和日報。現在,借助信息化手段,將數據需求模版事先設計好,當天即時自動生成報告,大大節省了時間與人力,路況反饋更為及時高效。”上海城市綜合交通規劃研究所副所長朱洪說。

更智慧

上海青浦某路段,堆放著一小堆垃圾,被上方的探頭捕捉到后,從發現到處置完畢,隻花了不到一刻鐘。這是日前發生在“四葉草”附近的一幕,全程被記錄在附近一間指揮大廳的大屏之上。

這塊大屏是上海“一網統管”城市運行管理系統的“進博會板塊”,在上一屆進博會期間投用,可用於監測與展會相關的各項數據,並通過算法自查問題。記者在大屏上看到,“四葉草”和周邊地區通過技術處理實現了立體化呈現,兩條軌道交通線路和重要道路都用不同色彩標注,各項數據實時滾動。除了場館實時客流、道路擁堵裡程、共享單車數量,還包括軌道交通客流量的趨勢預判,垃圾堆放、積水管理、亂穿馬路等等。

“和去年相比,今年的‘進博會板塊’保障內容更多,但處置效率綜合提升了至少30%。”上海市住建委網格化升級工作專班負責人王明強表示,這是因為“進博會板塊”比以前更聰明了。比如,在青浦區投運的大客(車)流預警系統,監測和分析天橋客流和實時車流,一旦超出設定預值,便會通過自動派單的方式通知一線巡查人員,進行管控。通過線下巡查與線上巡查的結合,處置效率也大幅提升,問題從簡單、一般再到疑難,處置時間一般不超過10分鐘、30分鐘和1個小時。

“四葉草”內,各種智能系統也已經過反復調試,為進博會順利舉辦保駕護航。

14時44分,市場監管服務保障現場指揮中心(國家會展中心)內響起刺耳警報,值班員點擊電腦屏幕上跳出的紅色提醒字條,中央商業區一台自動扶梯的視頻映入眼帘:數秒前,扶梯上有一名“行人”(試驗用假人)向后翻倒。遠程採取緊急制動后,不到一分鐘,在附近巡邏的工作人員便趕到現場處置。

這是升級后的市場監管服務保障現場指揮中心(國家會展中心)的新功能:行人一旦從自動扶梯上跌落,便會被加裝了圖像識別技術的監控探頭捕捉到。國家會展中心419台套電梯及自動扶梯稍有“風吹草動”,都盡在掌握。

已經在上海試點成熟的智慧電梯終端,則將借助進博會舞台,向全球展示上海城市保障的智慧與經驗。目前,國家會展中心419台展館電梯已安裝智慧模塊,與上海市智慧電梯平台連接,一旦發生停電、困人等故障,將自動生成應急救援工單,將電梯困人信息通知到故障電梯的維保單位,並同步告知上一次負責維保該電梯的人員,要求他們立即趕往現場。

(責編:龔莎、軒召強)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