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正編制“十四五”規劃 人口普查數據將體現其中

2020年10月29日09:24  來源:上觀新聞
 

還有不到三天,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就將迎來11月1日零時的標准時點。正式普查登記進入倒計時。

目前,全市13萬余普查員和普查指導員正在進行為期21天的入戶摸底工作,這是入戶登記前的重要環節。10年前,在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摸底階段,很多普查員曾反映“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工作開展有難度。但現在,摸底工作接近尾聲,記者從上海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了解到,隨著人口素質的提高、普查方式的改進,過去的難題都已不再棘手。“工作開展很順利,不配合的普查對象比例很低。”大多數普查員表示。

普查登記

已實現全程電子化

“六人普”時普查員主力是退休阿姨爺叔,現在已轉變成居委會裡的“小年輕”和青年志願者。

今年1月以來,已退休的陶華又回到莘庄鎮政府,協助莘庄鎮人普辦開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她是莘庄鎮人普辦裡為數不多參與過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老法師”。

人口普查戰線長、涉及面廣,“老法師”干起來是否更加得心應手?“沒有沒有,我們在工作方式上經驗多。但今年全部轉線上,具體操作還是年輕人學得快、效率高。”陶華表示,她這樣說並不是謙虛,而是技術進步已經給人口普查方式帶來深刻變化。“無論是普查前的准備、普查中的登記,還是普查后的分析,均已實現全程電子化。”

陶華還記得“六人普”時“驚心動魄”的一幕。那是正式入戶登記結束前三天,普查員們剛剛把手寫的紙質資料收齊上繳,但還差最后一步沒有完成——將紙質檔案轉化成電子檔案。“當時的辦法是掃描生成電子檔,所以我們隻能一張一張地掃過去,很慢。”陶華回憶。為了趕進度,她和同事們排了一個班,24小時不間斷地掃描,整整掃了3天,才把所負責普查區內的普查紙質檔案掃描完。

如果說前期准備工作只是小試牛刀,全程電子化給陶華帶來的震撼還在於普查登記階段的“無紙化”。陶華介紹,“六人普”時的普查員主力是各大小區的退休阿姨爺叔,現在已經轉變成居委會裡的“小年輕”和很多熱心的青年志願者。

“摸底時,有的住戶已經通過各種宣傳渠道了解到了自主申報的方式,即使隻有老年人在家,也會希望我們留下二維碼、自主填報碼和初始密碼,日后可以讓子女在小程序中‘自主填報’。這樣既可以減輕我們的工作負擔,也讓居民減輕了信息泄露的擔憂。”莘庄鎮人普辦副主任季佳成介紹。

信息保密

打通數據壁壘信息共享

人口普查的數據僅用於人口普查的目的。信息共享數據多了,調查對象就不會覺得隱私被侵犯。

“是康城二居委嗎?我是80號703的住戶,你們下午可以來摸底。”10月20日上午,一位住戶給莘庄鎮康城第二居委會打來電話,跟普查指導員楊曉波預約了一次上門摸底調查。在智能手機普及的信息時代,不少普查對象主動預約上門時間,普查員“白跑一趟”的概率大大降低。

“我們普查區內的小區,隻要有業主群,基本都提前公示了普查員的負責區域,也公布了居委會的預約電話。”季佳成表示,有的居委會有微信公眾號,也都提前發布了相關的公示和預約信息。

根據“七人普”要求,在調查階段,每位普查員和普查指導員在上崗前都會簽訂信息保密協議,保証信息安全,一旦泄密,將負法律責任。在數據傳輸階段,全國各省市的人口普查都統一使用國家平台。該平台使用了嚴密的數據加密和脫敏技術,按照國家網絡安全管理的標准進行安全管理,數據在傳輸過程中全程保密。在數據使用階段,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以及《全國人口普查條例》,人口普查的數據僅用於人口普查的目的,不作為其他任何部門機構進行獎懲的相關依據。

從高層到低層,短短半個小時內,楊曉波和同事已做完約10戶的摸底工作。“現在能這麼順利,除了技術手段進步,政府間打通數據壁壘,實現信息共享也幫了大忙。”陶華表示,她在前期參與協助工作時就體會到信息共享的好處。“我們上海市的‘實有人口管理系統’真的特別好。再加上衛健委提供的出生數據,以及民政局提供的死亡數據,這些數據一比對,幫了我們大忙。”陶華解釋,數據多了,問題就少,調查對象也就不會覺得隱私被侵犯。

境外人員

紙質方式填報配合度高

《境外人員調查表》的內容非常簡單,隻包含姓名、性別、國籍、教育背景、來華目的等問題。

下午的摸底工作剛告一段落,季佳成的工作群裡就傳來喜訊:境外人員居住比例較高的春申萬科居民區或許可以提前完成摸底工作。“境外人員的配合度很高,大多數人在普查員上門時都主動配合登記工作。”

“六人普”時,我國首次明確將居住在中國境內的境外人員作為普查對象。“將居住在本國的境外人員納入人口普查,是各國人口普查的通行做法。”上海市人普辦主任、市統計局副局長施方表示。

根據“七人普”規定,普查標准時點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居住的港澳台和外籍人員,均是本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普查對象,但不包括因出差、旅游等在中國境內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員。

在登記方式上,境外人員與內地居民有所不同,依然採用紙質方式填報,即由人口普查員入戶,按照普查表上的項目詢問普查對象,當場填報紙質版《境外人員調查表》。同時,《境外人員調查表》的內容非常簡單,隻包含姓名、性別、國籍、教育背景、來華目的等問題。市人普辦介紹,閔行、長寧、浦東等區域均有大型境外人士居住區,相關負責部門均准備了中英文雙語資料進行前期宣傳。“一些熱心的境外人士會主動提出擔任翻譯任務,幫助我們開展工作。”

(責編:陳晨、軒召強)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