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長橋街道:家門口的文明實踐,是一本社區版的“教科書”

2020年10月14日15:11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人民網上海10月14日電 (記者 曹玲娟)呼吁文明養寵、歌唱“光盤”童謠……10月13日正值中國少先隊建隊71周年紀念日,由徐匯區長橋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徐匯區長橋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上海紫竹園中學共同主辦的“清和育人傳薪火,文明實踐匯未來”暨長橋街道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展示在長橋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主會場)及上海市紫竹園中學(分會場)舉辦。

“文明養寵,文明實踐。我們要共同守護家園,讓我們的城市更加文明、更加衛生、更加和諧……”活動當天,一則“文明養寵”的倡議書讓社區、學校、孩子之間形成互動,宣傳文明養寵。來自徐教院附中的學子帶來採訪視頻,他們拿起話筒,穿梭在校園與社區之間,為文明養寵“支招”,呼吁社區居民共同爭做有責任的“鏟屎官”。

現場,學生代表成立了“清和育人”新時代文明實踐小小志願服務隊,他們將主動參與社區文明創建,成為社區治理的小主人。在長橋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積極牽頭下,轄區3家寵物機構也積極響應,成立了長橋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文明養寵志願服務隊,他們將為社區流浪貓狗帶來日常清潔、短暫寄養和日后領養提供暖心服務。

聽!長三幼兒園的小朋友們歌唱著童謠《“光盤行動”我最行》,將勤儉美德根植心中。徐匯實驗小學二年級學生杜暄桐,通過在家庭、在學校、在社區的探尋、體驗,了解了黨的革命歷程,帶來精彩的“四史”Talk。上海市紫竹園中學學生傅羽芝以“少年說”——《文明實踐IN長橋》,講述著他們與小橋、與社區之間的志願故事。

在長橋,若你對美術充滿興趣,將有機會走進上海市紫竹園中學的校園,與當代美育課程來一場精彩的邂逅。在此次活動中,以美術教育特色的上海市紫竹園中學宣布將向社區開放教室,並配備專業老師和學生志願者,為社區居民提供美育課程,讓普通居民也能享受充滿回憶的校園文化,社校雙方簽定了共建協議。

長橋有三十多所學校,涵蓋中小幼職教,其中知名學府林立,堪稱是一本近在眼前的“教科書”。2017年,長橋街道提出“清和育人”品牌項目,並衍生了包括“清和領讀者”“清和說”等一系列德育文化項目。2018年成立的“長橋街道社區教育校際聯盟”,更是把轄區內的各所學校鏈接起來,更好地開展社校聯動,融通共育,有效實現了教育資源與民生服務、校園文化與社區文化的良好融合。

如今,區域內的多所學校已借助“清和育人”項目這座橋梁,將各自優質的教育資源貢獻出來匯聚到社區公共課堂中,讓社區教育為地區建設與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社區同樣是莘莘學子社會實踐的大課堂。上海市上海中學的學生歷時13年開展“牽手新上海人”志願項目﹔上海市紫竹園中學的學生志願者加入“益+藝”志願者服務團隊,用自己的藝術特長服務社會﹔上海市西南模范中學的學生志願者投身社區各項志願服務,愛心助老、美化家園﹔上海市工業技術學校的學生志願者利用專業所學為社區居民洗眼鏡、拍証件照﹔上海市材料工程學校的學子義務為社區居民家中檢測室內空氣質量﹔上海市聾啞青年技術學校的學生志願者無聲志願,用心奉獻……在此次活動中,長橋街道向這六所學校授予了“長橋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點”,通過社校聯動,讓文明常態化,志願日常化。

活動中,長橋街道還為社區內各行業長期活躍在志願服務領域的文明實踐者頒發“身邊的文明實踐”校外講師團榮譽聘書。他們中有一等戰功退役軍人、有感人至深的“中國好人”、有堅持為民所想的區人大代表、有社區志願項目負責人。作為身邊講師,他們將用自己對文明實踐的熱忱為社區學子成長賦能。

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為契機,著力開展社區未成年人德育教育。長橋街道黨工委書記曲文倩表示,社校聯動項目整合社區資源,有效實現了教育資源與民生服務、校園文化與社區文化的良好融合。未來,長橋街道將以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為契機,深化“清和育人”品牌內涵,讓家門口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真正為社區學子打開的一本社區版的“教科書”。

(責編:嚴遠、軒召強)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