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鐵18號線一期南段(航頭——御橋區段)進入多車信號試運行演練階段

2020年09月25日12:39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人民網上海9月24日電 (龔莎)近日起,上海地鐵18號線一期南段(航頭——御橋區段)正式進入多車全自動駕駛不載客試運行演練的關鍵階段,試運行共計投入6列列車同時上線,電客列車將在不載客狀態下開展各項運行測試,串聯驗証各系統單位,磨合系統接口性能,提升各專業聯動協同能力,以全面檢驗列車在線路中的運行狀態。期間,還將穿插故障模擬、應急演練等投入運營后可能遇到的各種突發情況,通過持續提升優化各系統的穩定性、可靠性、安全性,為后續開通試運營做好充足的准備。

軌道交通18號線作為上海首批開通即具備最高等級全自動駕駛模式的運營線路,具備自動喚醒、自動發車、自動折返、自動安全防護以及遠程控制等高新技術應用。列車在正線運營期間,可根據實際需求,通過中央控制中心對列車車輛實施遠程功能控制,實現全自動駕駛。全自動駕駛模式有利於進一步提高線路和車輛資源的利用率,提升列車運營安全可靠度、列車准點率及終點折返效率。目前,上海軌道交通既有線路中,10號線已於2014年8月實現了全自動駕駛模式,10號線同時也是國內第一條自動化等級達到最高級(GOA4級)的大運量全自動駕駛運行線路。

為做好全自動駕駛的試運行演練,上海地鐵制定了周密的執行方案,調試工程師24小時輪班跟車配合,每日安排2-3列列車不間斷地在正線、車輛基地進行各類數據測試和驗証工作,為最終正線試運行奠定了扎實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18號線列車的功能設計還體現了眾多人性化亮點。每節車廂均配有無線充電座,是目前上海地鐵首個擁有無線充電功能的列車。照明色溫將根據時間實時變化,中午為冷色調,晚上則為暖光色。車廂空調可根據滿載率自動調溫,進一步提升乘客的體感舒適度。

18號線是上海市城市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中的重要線路之一,由南向北經過了三個行政區,是聯系城市東南地區、東北地區與核心城區的便捷通道。工程起自浦東新區航頭站,止於寶山區長江南路站,線路長度36.85公裡,全部為地下線,設車站26座,其中換乘站10座,可與12條線實現換乘(含在建線路)。一期南段工程包含航頭站至御橋站,共8座車站,運營裡程15公裡。共設航頭站、下沙站、鶴濤路站、沈梅路站、繁榮路站、周浦站、康橋站、御橋站8座車站。

大繁至簡,高標准裝飾安裝呈現極簡工業風

基於安裝裝飾化、裝飾藝術化的理念,車站的公共區天花採用無吊頂的裝飾風格,通過大面積的裸頂、簡約的線條和大塊面的裝飾材料突出展現交通空間的身份與特色,採用彩色支吊架等實現了頂部管線在滿足使用功能的同時又體現了應有的工業秩序美感,力求現代、簡約、明快。

18號線在建設設計過程中,不僅把站名牆作為交通引導標識,也讓其承載更多的歷史感。設計者通過查資料、走訪當地,挖掘每一個地區獨特的歷史文化,從大量的信息中提取出有價值的元素,融入站名牆之中。在選材上選擇預制藝術水泥板,通過追溯歷史印跡、提煉文化內涵等形式對站名牆進行了藝術化設計,生動形象地反映車站周邊的歷史底蘊與人文特色。

傳承創新,借鑒傳統“榫卯”工藝原理應用盾構施工

借鑒中國傳統“榫卯”工藝的原理,軌道交通18號線在國內首次採用內置式榫插型管片錯縫拼裝,增強了管片的韌性以及抗裂性能,顯著提高成型隧道的質量,大幅減少了施工費用以及后期運營過程中的維保成本,降低了運營安全隱患,提升了管片拼裝速度,填補了國內軌道交通領域對應技術空白,為后續同類項目提供了有力的技術儲備和豐富的經驗積累。

18號線一期南段開通后,可在御橋站與11號線實現換乘進入軌道交通路網,方便地區市民出行。

(責編:龔莎、韓慶)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