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面積達到了8.8萬多畝,品質也有較大提升。”今天,蘇州陽澄湖大閘蟹開捕節在蘇州市陽澄湖生態休閑旅游度假區舉行。記者獲悉,今年陽澄湖大閘蟹的產量預計在10260噸左右,價格因投入成本等因素小幅上漲。
今年品質超預期
陽澄湖大閘蟹是蘇州一張響亮的美食名片,而相城區則是陽澄湖大閘蟹的主要產地之一,是名副其實的中國陽澄湖大閘蟹之鄉。
“今年陽澄湖大閘蟹的產量大於往年,原因在於加入了高標准養殖池塘的面積,湖區加高標准養殖面積共達到了8.8萬多畝。另外水質好轉對大閘蟹的生長環境十分有利,所以說今年的規格跟品質都比往年會略有提高。”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協會新聞發言人姚水生告訴記者。
作為文化悠久、生態宜居的江南水鄉,獨擁三分之二陽澄湖水面的相城區素有“中國清水大閘蟹之鄉”的美譽,出產的陽澄湖大閘蟹揚名海內外。
姚水生說到,“價格會隨著市場變化。今年由於規格跟品質提高,養殖成本提升,最終導致價格可能會小幅度上 漲。”
蟹皇府品牌創始人徐皓也告訴記者,“品質是提升了。通過前幾日的試捕也可以發現,今年公蟹品質整體有很大提升,但是裡邊的肉質緊實程度和蟹黃還需要大概7~10天的生長時間,另外母蟹大概晚成熟15~20天。”
那品質提升如何體現?徐皓告訴記者,水質改善了之后,“青背白肚金爪黃毛”的特點就更為突出明顯,還有像肉質的鮮美,還有蟹黃的香氣更濃郁。
“蟹鄉”好蟹有新身份証
此次開幕式的舉辦,寓意著2020年的陽澄湖大閘蟹正式開捕。上午隨著“一聲令下”,漁船揚帆出發,橫穿湖面,浪花激揚,第一簍大閘蟹成功開捕。返程收網回來,隻見一隻隻肥美壯碩的大閘蟹在觀蟹池中張牙舞爪。
當天,陽澄湖大閘蟹的防偽專用標識也全新亮相,其中陽澄湖湖區為紅色,陽澄湖沿湖高標准改造池塘為綠色。
“兩種蟹扣代表兩種不同的養殖區域。”姚水生介紹,不管是湖區圍網養殖還是高標准改造池塘養殖,大閘蟹的品質是一樣的。池塘養殖也是用的陽澄湖的湖水,飼養的流程、投喂的飼料和圍網裡養殖的螃蟹都是一樣的,沒有區別。
今年國內外受疫情影響,大閘蟹銷售市場是否有起伏?徐皓告訴記者,“我們銷售都是靠多年積累的老客戶,他們對我們的品質跟口碑非常信任。所以我們發現今年訂單相比往年還有增長,尤其在電商發力的情況下,像有機場的一二線城市,晚上發第二天早上就能到,然后遠一點的多大概半天時間,也就是全國絕大部分城市48小時內都能到達。”
開幕式上,陽澄湖大閘蟹農產品地理標志也正式發布。今年四月,“陽澄湖大閘蟹” 獲得國家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地理標志頒証。
此次“陽澄湖大閘蟹”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劃定的地域保護范圍為:陽澄湖沿岸相城區的太平街道、陽澄湖鎮、陽澄湖生態休閑旅游度假區﹔常熟市的沙家浜鎮﹔昆山市的巴城鎮﹔蘇州工業園區的唯亭街道,共計4個市(區)6 個鎮(街道)及陽澄湖湖區,保護范圍總面積為516.04平方公裡,生產面積為18408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