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上海9月11日電 (記者 曹玲娟)2020年7月,陳薪伊藝術中心率先在疫情之后的劇場,推出了新劇全女班《奧賽羅》,反響巨大。時隔2個月,82歲的導演陳薪伊再次帶領團隊踏上征程,開排陳薪伊藝術中心成立以來的首部原創劇目——話劇交響劇詩《龍亭侯蔡倫》。
9月10日,話劇交響劇詩《龍亭侯蔡倫》在滬正式建組。據悉,這部將中外古典文學、京劇、話劇、交響樂融合創新於一爐的《龍亭侯蔡倫》,將於2020年10月22日在上海人民大舞台首演,首輪演出限量4場。
立項初始,陳薪伊導演就表示:蔡倫,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的發明者。但世人對他的認知就僅來自於歷史書上描述他造紙功績的寥寥幾筆,或是野史中對他在復雜的權力斗爭中為自保而存下的污點不齒。但試想,人類歷史的長河中,無論古今或是中外,在當今的我們所認知的豪杰、懦夫﹔偉人、小人皆來自史書記載。但歷史的真相又是如何的呢?
“在這部作品中,我隻想給大家呈現一個‘有血有肉的英雄’,在我的眼裡,他的身份首先是一個造紙的科學家,兩千年以后的今日,他的偉大發明,依然影響著人類文明的進程,這個人值得我們銘記!這樣的人文主義精神值得我們銘記!”陳薪伊說。
除導演身份之外,戲劇家陳薪伊還曾因編劇黃梅戲《徽州女人》獲得曹禺編劇獎,《龍亭侯蔡倫》是她的第六部編劇作品。她與聯合編劇孫超,以理查斯特勞斯的交響樂作品《英雄的生涯》的為劇本結構,用“英雄的伴侶”“英雄的對手”“英雄的戰場”等六個樂章比興“蔡倫英雄生涯”的六個生命歷程。19世紀的交響樂比興1世紀的中國巨人,中西交融,古今並重。
在演出中,觀眾將看到的蔡倫如何取得造紙良技,卻舍棄世俗的幸福與尊嚴﹔如何以“蔡侯紙”創造了和平功業,卻為早年參與宮斗不得安寧。在生命的最后三個月,他是否能與自己和解?紙輕如鴻毛,能輕易被揉皺、撕碎、玷污,卻又可以不斷再生。蔡倫在皇宮中身不由己,犯下錯誤,甚至命殞,他的發明、他的精神卻不斷孕育著新變革、新希望,生生不息。如紙一般脆弱,也如紙一般堅韌。這便是蔡倫。
該劇以京劇演員為中心、以《詩經》《西游記》《鳳求凰》入詞、以“以天下人盡識蔡侯紙”為情節推動力。陳導在導演闡述中寫到:“京劇的表演方式以及它的造型力量具有和交響樂共振的體裁感”。該劇的演員陣容特邀京劇名角兒關棟天、嚴慶谷、張達發、陳霖蒼、王蕾,實力新秀陳藝心、郝杰等老中青三代京劇演員出演,全劇台詞將以京劇韻白和京白形式交替呈現,以京劇身段點綴話劇表演——“全是京劇演員,卻一句也不唱!”陳薪伊導演表示,之后還計劃創作該劇的音樂會版本與錄音版本,觀眾們可以根據需求體驗不同的演出形式。
曾經創造過四項吉尼斯世界紀錄的現代折紙藝術家劉通,將作為客串演員參演上海首輪演出,飾演“講述人千百度”。蔡倫的一生與紙密不可分,此次該劇的舞美設計桑琦也是以紙為主要材料搭建舞台。建組會上,精巧的紙模從天上緩緩降落在模型舞台,仿佛將月宮托在了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