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觀念認為嬰幼兒“肉肉的”是健康的象征,經常聽到不少家屬向醫生抱怨:我這孩子太瘦了。事實真的是家長認為的那樣嗎?2015年在對中國兒童身高體重的相關研究發現,72%的媽媽低估了自己孩子的體重。所以,這個“瘦”還真需要家長來同我們一起辨一辨。
一、辨胖瘦
在兒童營養評價中,年齡別體重和體質指數(BMI)是兩個重要的評價指標,常用於營養不良及超重、肥胖的篩查。以下表格為嬰幼兒體重對照表,家長們先自己查查孩子現在處在哪個位置,稍后帶領大家一起進入胖瘦辯論局。
表1嬰幼兒童體重對照表(男)
表2嬰幼兒童體重對照表(女)
以上表格對過了嗎?接下來就教大家簡易的計算方法,開始孩子的胖瘦鑒定局。
(1)低體重(<均數SD):
輕度:均數-2SDs≦年齡別體重<均數SD﹔
中度:均數-3SD≦年齡別體重<均數-2SD﹔
重度:年齡別體重<均數-3SD。
(2)超重和肥胖:
身(長)高別體重>均數+2SD的兒童,則要進行體質指數(BMI)值的計算。計算體重指數的公式為:BMI=體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即 kg/m2,計算結果數值在以下哪個劃分區呢?
正常:15≦BMI指數<18
超重:18≦BMI指數<20﹔
輕度肥胖:20≦BMI指數<22﹔
中度肥胖:22≦BMI指數<25﹔
重度肥胖:BMI指數≧25。
你的孩子是胖還是瘦呢?(注:不宜將體重與身高分割,應當結合起來看。)
二、明原因
1.遺傳因素
家族的遺傳因素,是兒童成長體重中比較大的影響因素。雙親均肥胖的后代發生肥胖者高達70%~80%﹔雙親之一肥胖者,后代肥胖發生率約為40%~50%﹔雙親正常者,后代發生肥胖者僅10%~14%。
2.營養因素
營養因素對年齡越小的兒童越有影響。如膨化食品、煎炸類食品、含糖飲料、零食等攝入過多,飲食不均衡,脂肪攝入過多,容易導致兒童肥胖。若喂養不當,飲食習慣不良如挑食、偏食、吃零食過多等易導致體重偏輕。
3.運動因素
一般情況下,養成良好運動習慣的小朋友體重指數較正常,不愛動的小朋友則比較容易出現體重偏高。
4.疾病因素
兒童在患有某些疾病時,體重會將常出現下降或者增長。通常,急性感染使體重減輕,長期慢性病則影響身高和體重的增長。
三、知危害
由於學齡前兒童營養狀況直接影響到兒童生長,營養狀況較差的兒童將會直接導致兒童生長緩慢,極有可能出現身高較矮、體重較輕等現象。而體重過重,則容易出現肝功能指標的增高,超聲檢查可見不同程度的脂肪肝,進一步發展易致高血壓、肝功能損害等問題﹔此外,肥胖男童易致性發育不良或女性化,女童肥胖易致性早熟﹔嚴重肥胖者容易氣促、缺氧、繼發心臟擴大及心力衰竭﹔會產生自卑、膽小、溝通障礙等心理問題。
四、如何做
1.合理喂養
糾正不良飲食習慣。肥胖兒童避免暴飲暴食、高糖、油膩飲食,避免吃夜宵、不吃早餐、進食過快等不良習慣。瘦小兒童糾正挑食、偏食、愛吃零食等不良習慣,膳食宜均衡,葷素搭配,種類齊全。
2.運動療法
肥胖兒童應當制定良好的運動鍛煉計劃表,堅持有效的運動,如晨跑、散步、做操、跳繩等,每天堅持至少運動30分鐘。飯后不宜立即著凳、躺沙發等,可適當參加家務或飯后散步。
3.積極治療
嚴重肥胖以及低體重患兒應當及時就診,接受相關治療。
本文由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沈健進行科學性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