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 | 快看!維吾爾民間彈撥樂器在東方衛視亮相

2020年08月25日14:57  
 

維吾爾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民間的彈拔、吹奏和打擊樂器有數十種之多。諸多民間樂器,無論是造型款式,還是制作工藝,都非常獨特。在不久前東方衛視播出的《極限挑戰寶藏行·三區三州公益季》巴楚站的節目中,藝人郭京飛在餐桌邊所彈奏的彈撥爾,就是維吾爾族民間所特有的彈撥樂器。

今天,就將大家帶來兩件維吾爾民間彈撥樂器的介紹:彈撥爾和都塔爾。

彈撥爾

彈撥爾是維吾爾族樂器中傳統的樂器之一,大致由旋軸、紙板、共鳴箱、面板、護手版、琴旋、鋼絲拔子等重要部件構成。其演奏形式靈活,演奏曲目豐富。彈撥爾是維吾爾族樂器中最長的彈撥樂器,長達1米多,琴體像半個水勺,琴體和琴頭用桑木或杏木做成,音色明淨,悅耳動聽,十分獨特。常用作獨奏樂器,在家慶宴樂中與熱瓦甫、手鼓等樂器組台,為歌舞伴奏。

彈撥爾的制作,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制作標准,每件樂器的大小、材料、制作工藝等要素完全取決於樂器制作者的個人喜好。

都塔爾

都塔爾也是新疆維吾爾族鐘情的民間彈弦樂器。琴聲清脆、悠揚。它的名字來源於波斯語“dutar”,意為兩條弦的樂器。

塔爾不但可作伴奏的樂器彈奏音樂,還可作為一件精美華麗的工藝品來展示。樂器經過主人的手工制作和裝飾,顯得簡單古朴,高貴典雅。

傳統的都塔爾呈長柄瓢形,多用桑木、杏木制作。琴背用13塊木板拼粘而成,其上蒙以銅木面板。琴杆細長,表面粘有紅木指板,琴頭平頂無飾,上肢兩個T形旋軸,琴馬木質,兩條絲旋。

來源:上海援疆  作者:巴楚分指 朱月明

(責編:董志雯、軒召強)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