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以來,閔行區僑辦、僑聯及歐美同學會組織區內英語教學名師,赴遵義開展英語教學支教活動,六年之間結出碩果。
為進一步將閔行區對口支援工作落到實處,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從2020年起,區僑聯支教團隊決定赴雲南保山、香格裡拉地區開展對口支援支教工作。8月2日至16日,區僑聯赴滇支教團以名師引領、專家輻射、青年教師成長的方式,對香格裡拉、保山初、高中的160多名英語骨干教師進行集中培訓,使學員在深入的交流中更新教育理念,激活教育智慧,增進教育技能,將教育扶貧落到實處。通過支教活動,各方對黨的民族政策、扶貧政策、工作方針也有了更全面的認識和理解,滬滇情誼不斷加深……
區僑聯赴滇支教團隊4位專家導師簡介:
陸振權:上海市七寶中學教育集團核心學校、北京外國語大學附屬上海田園高級中學校長。
施國華:上海市英語特級教師,閔行區一到四屆高中英語骨干教師培養基地主持人。
柴本勝:中學英語高級教師,文來中學國際融合課程部主任,“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金寅儀:閔行中學高中英語一級教師, 獲“上海市優秀班主任”稱號。
赴滇支教大事記:滬滇攜手 期盼教育騰飛
8月2日,經過8個多小時的長途飛行和轉機,區僑聯赴滇支教團隊來到海拔3200多米的雲南省香格裡拉市,沒有太多的適應,第二天一早,上海市閔行區僑聯赴香格裡拉市開展支教活動開班儀式就在香格裡拉市第一中學舉行。
在為期6天的支教活動中,閔行區的4位專家導師與香格裡拉市60多位中學英語教師就中學英語教學方法和先進經驗進行了探討與分享。支教專家組聚焦於當地英語教學現狀和實際教學需求,以校長業務能力提升講座、教學觀摩實踐課、中學英語教師專業能力提升講座、教材處理與教學設計研討等豐富多彩的形式和課程設置,著力提升香格裡拉市的英語教師專業能力素養和課堂教學水平。
其中,特級教師施國華一堂主題為《核心素養背景下傳統英語教師角色的轉變》的講座,讓當地老師們意識到核心素養背景下教師不僅僅要育分,更要完成育人的使命,教師隻有完成自身角色的定位和轉變,才可以實現學生核心素養的塑造。
英語特級教師施國華告訴記者:“我們就是要提高當地老師的一種觀念,就是要設計有效的學生活動的課程,這樣就可以大規模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所以這就是我們兩地差別,我們上海比較注重的就是設計學生活動的能力,每一堂課,我們要有學生的活動,學生是主體﹔香格裡拉往往都是老師自己從頭講到底的比較多,所以我們想改變這樣的狀況,其實語言學習真正的有效性應該是學生、學習的人要在做事的過程當中學會語言。”
柴本勝老師的專題講座《初中英語教學目標的撰寫與實踐》和《單元整體教學逆向設計思路》,通過生動形象的PPT,讓老師們掌握簡單而快捷的初中英語語法教學方法,台下聆聽的老師紛紛高舉手機拍攝課件,眼神中充滿著求知欲。
每天培訓結束后,各個學習小組的成員們積極總結思考並分享學習心得。8月8日上午,閔行區融媒體中心通過“今日閔行”APP對支教活動進行了現場直播,更廣泛地提升了此次活動的影響力。
香格裡拉市第三中學副校長李曉河表示:“在本次培訓活動中,我們聆聽了上海市閔行區各位專家的講座,領略了各位名師的風採,我們同時也看到了我們與先進發達地區英語教育的差距,也讓我們明白了我們的使命和我們未來發展的方向,我想我們一定會以本次培訓為起點,把我們在培訓活動中的收獲運用到我們后期的教學中去,為我們香格裡拉英語教育盡一份心,助一份力。”
香格裡拉市第二中學二級教師和舒婷表示:“通過和上海專家團隊的思維碰撞,我們平時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也得到了解決,比方說在語法教學當中,我們要更注重學生的觀察產出,還要感謝上海市閔行區專家團隊為我們提供的一些優質教學資源,這也為我們以后的教學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結束了為期6天在香格裡拉的支教活動,8月9日區僑聯赴滇支教團隊輾轉近6個小時,遭遇飛機航班取消的波折,轉機到達保山市開展第二階段為期6天的支教活動。舟車勞頓、連續作戰絲毫沒有影響專家團隊支教的熱情和提升對口幫扶地區英語教學的決心。
8月10日上午,閔行區僑聯赴保山支教活動開班儀式在保山市第一中學舉行。名師引領,團隊互助,精准幫扶,切實提升當地100多名英語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依然是保山支教活動的宗旨和目標。
閔行區田園高級中學陸振權校長為保山全市的中學校長開展了以《教育為了人更幸福》為主題的校長講座。田園高級中學如今已發展成為上海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創建學校,秉持了“美育引領,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堅持“教育為了人更幸福”的辦學價值取向,創造了催人奮進的育人環境。
金寅儀老師的主題講座,從什麼是教師專業發展、為什麼要走專業發展道路和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內涵及途徑四方面進行了闡述,一線城市先進的教學理念,深入淺出的交流讓參訓人員獲益匪淺。
保山市第六中學的董老師表示:“在這次的培訓當中,我覺得閔行老師給我們提供了很多教學設計的思路以及經驗的分享,對我收獲非常的大,在這些經驗當中,我覺得對我印象最深刻的一點就是老師教給我們如何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我覺得這一塊在我們的教學工作當中可能是最缺乏的,對於我自己的教學來說,在平時的英語教學中,孩子學英語可能都是屬於被動式填壓式的,所以我覺得通過老師給我們提供的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和方法,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參訓老師也和我一樣,收獲一定是很大的。”
赴滇支教小感動:一波三折克服坎坷 驚心動魄后收獲真摯情誼
然而,許多事情都難以完美地貼合計劃,難以如想象中的一帆風順。區僑聯支教團在赴滇臨行前,團隊元老、特級教師施國華卻遇到了燃眉之急,他的愛人突發疾病,需要立即手術,好在在區級有關部門的關心下,各方協力幫助施老師解決了家庭后方的難題,使他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前方支教。
施國華老師告訴記者:“在我們出發的三天前,正好我愛人突發急性闌尾炎,在區委統戰部、區僑辦、僑聯的關懷下,馬上到了醫院動手術,她的情況比較嚴重,我的成行就非常艱難,因為他們把后勤工作做好了,幫我把愛人安排好,讓我出來支教沒有了后顧之憂,我就安心地出來了。”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更何況是在香格裡拉3200米海拔的高原……對於初入高原地區的支教團隊來說,身體上的不適和文化習俗上的差異無疑都是巨大的挑戰,大家都受到了或重或輕的高原反應影響。期間,金寅儀老師突發嚴重的高原反應,但他在醫院吸氧的同時還極力要求回學校給參訓教師進行授課,支教團隊及時調整了計劃,大家互相補台,齊心協力使支教活動持續進行。金老師在短暫入院治療后,提前離開香格裡拉,飛往下一個支教點:海拔1700米的保山。
區僑聯赴滇支教團教師金寅儀告訴記者:“這次我們來雲南支教的第一站是香格裡拉,但是在香格裡拉就突發了一些意外的情況,由於我自己高原反應,所以引發了肺水腫,當時我去醫院就醫,醫生也說是比較嚴重的,得知身體狀況不佳的情況,在香格裡拉當地的這一些老師包括我們來帶隊的領導,就及時地把我送到醫院進行救治,然后因為醫生說要快速地脫離高原環境,所以領導立馬啟動了預案,讓我來提前來到了保山,我們的下一個支教點。”
雖然接下來參訓教師們無緣傾聽學習金老師的課程,但是金老師精心為他們准備了一堂別開生面的視頻培訓,也將很多優質資源分享給參訓老師們。更令人感動的是,在之后的培訓課間休息時間,各個學員小組專門為金老師精心錄制了祝福視頻。通過心靈的互動,大家更加感受到了閔行區僑聯和香格裡拉市教育體育事業之間,除了教育扶貧之外,更多的是愛和關懷。
香格裡拉市第三中學副校長李曉河告訴記者:“在培訓活動中,我們的金老師出現了嚴重的高原反應,以致於無法繼續后期的培訓,我們全體學員也非常地擔心他,我們每個組的學員都錄了一段視頻,向我們的金老師表示感謝,一是表示牽挂,二是對金老師的敬業精神表示致敬,通過這件事情,我們感受到了彼此的關切和厚愛,讓我們的友誼天長地久。”
在經過了飛機航班取消,重新制定航程這最后一個波折后,支教團隊成功在保山會師。在香格裡拉出現身體不適的金老師,經過幾天的調理,已經完全康復。由他帶來主題為《因為專業,所以卓越》的英語教師專業化發展講座,也印証了赴滇扶貧、民族團結、大愛無疆的精神。
金寅儀老師告訴記者:“我一到保山以后,接到了我們保山當地老師和領導的高度關心和重視,然后陪著我兩天去醫院挂水,經過兩天在醫院的治療之后,我身體恢復的情況還是比較好的,我也為這份情誼感到非常感動,在保山的支教活動當中,我一定認真地把它去做好,並且我會保留好這份情意,以后還會再來的。”
區僑聯赴滇支教團隊成員們表示:“我們相互支持把支教工作做好,因為我們做這個事情已經七年了,我們這麼一路走來,看到當地老師提高了,他們非常喜歡我們的課,我們自己也有種成就感,同時我們也從他們身上學到了一種敬業和專業的精神,還有對孩子學生的大愛,所以我們想我們也應該做這個事情,我們在這裡培訓,也是傳遞一種大愛無疆的精神。”
(來源:今日閔行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