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感人故事,再現那段戰“疫”時光

2020年08月18日10:21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8月17日下午,“新時代滬上雷鋒故事會”走進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5個感人至深的抗擊新冠疫情一線的真實故事,從不同視角再現“市一”人請纓首戰、逆行沖鋒的醫者使命和大愛情懷,把大家的思緒又帶回到那些刻骨銘心的瞬間。

參與全國第一支抵達武漢的地方援鄂醫療隊,派出專家擔任首批醫療隊領隊、醫師組組長……有著156年厚重歷史的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曾在多次大災大難中勇挑重擔。在今年新冠疫情發生后,醫院第一時間成立疫情防控領導小組,明確提出“五零四亮”的防控目標,全員發動、全面准備。鄭軍華、劉軍兩位副院長,先后受命領隊奔赴武漢。

首先登台的是詩歌朗誦《逆風綻放》,全景展示了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全員動員、勇擔使命的場景。“第一支到達武漢的地方醫療隊,第一支在前線開講黨課的醫療隊,第一支提供遺體病理報告的醫療隊,第一支發表臨床研究經驗的醫療隊,第一支研發多項醫療科技成果的醫療隊……”“市一”專家與上海各家醫院的專家們共同創下的一個個新的“第一”,在講述者的話語裡鏗鏘有力,台下的“市一”人明白,這些是用生命和汗水換來的,是醫院邁向未來的堅實腳印。

13天不分晝夜,成功救治103歲老人。《為了延續百歲老人的生命》的故事,講述了醫院急診危重病科主任王瑞蘭教授帶領團隊創造的這個奇跡。台下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很多人的眼角都濕潤了。

一段雙人故事《100米,走了48天》深情講述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支援雷神山醫院的156人整建制醫療隊中護士隊員的動人故事。一個個心靈手巧、愛心滿滿的援鄂護士的感人故事,她們在看不到硝煙卻看得見危險的戰場,上演著聽不到炮火卻聽得見沖鋒的戰役,笑聲、抽泣聲、贊嘆聲填滿整個會場。

《我不是一個人在戰斗》講述了第一批醫療隊的男護士、急診危重病科護師張明明的感人故事。在難忘的67天裡,他和懷孕6個多月的妻子身處兩地相互鼓勵,樂觀積極,一道努力克服困難。最真實的喜怒哀樂,最平凡的不舍與牽挂,讓人既捏一把汗,更感到了向上的力量,贏得聽眾陣陣掌聲。

最后一個故事《老專家出征》的原型,是備受尊敬的市一醫院呼吸科學科帶頭人周新教授。2003年,周新教授曾參加抗擊“非典”,這次,66歲的他作為上海醫療隊員中最大年齡專家,又一次沖鋒在抗疫最前線。他經常沖在最前面給重症老年患者作氣管插管。面對老年患者,周新教授還會幫他們掖好被角,然后慢慢插管,不時地調整參數……直到結束,周教授還在病床邊足足站了半個多小時。

“抗疫,是一次出生入死的大考,更是一次白衣戰士護佑人民的生動實踐……”聽眾們紛紛感慨道。

“新時代滬上雷鋒故事會”由上海市文明辦、團市委、上海市擁軍優屬基金會、雷鋒雜志社上海工作部共同主辦。參加這次故事會的有上海警備區原副政委、雷鋒雜志社副總編程關生少將,上海市擁軍優屬基金會朱留家副理事長等主辦單位領導,第一人民醫院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及醫療隊隊員代表等300余人。(張錫銀)

(責編:唐小麗、軒召強)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