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的奶奶火了!粉絲600萬,穿旗袍游世界,希望中國老人活得漂亮

吳桐 杜昕兒

2020年08月14日09:12  來源:上觀新聞
 
原標題:乘風破浪的奶奶火了!粉絲600萬,穿旗袍游世界,希望中國老人活得漂亮

摘要:“我相信未來一定會涌現一批老年頭部博主。這裡面是巨大的機會。”

60歲那年,高建華決定不再染頭發了。

她166cm的個子,皮膚白皙,染一頭黑發,再穿雙高跟鞋,路人都說她大約40歲。但不染頭發就會有人問,70了吧?

女人都怕老,一開始高建華也面對不了滿頭白發的自己。糾結了兩年,她有一天突然想通:白了就白了吧,我就是我!她大大方方加入北京的“白發群”。群裡全是白發老太太,今天你的頭發白了,明天她的白了,染來染去,到最后都慢慢學會了和白發和平共處。

不久前,66歲的高建華成了ChinaJoy上年紀最大的showgirl,穿著高中生制服,大跳二次元宅舞。如果是30歲的女星穿成這樣,也許會被批評“裝嫩”。但面對一位說出“年齡只是一個數字”金句的奶奶,年輕人都很買賬。一頭蓬鬆的扎著紅色蝴蝶結的白發,成了全場焦點,不少女孩問:奶奶你的頭發是真的假的?太美了!

高建華在ChinaJoy大跳宅舞 賴鑫琳 攝

在年輕人那裡,“奶奶灰”的發色早已成為時尚。而去年,高建華加入的“時尚奶奶團”,也靠著白發紅唇、窈窕身姿和不老心態,在網絡橫空出世,粉絲超600萬,抖音賬號播放總量超10億。在她們背后,是一代中國老人對美好生活需求的升級,是互聯網對“銀發流量”的追逐。

平均年齡65,意外成團

作為一個“50后”,高建華的名字,是一個時代的烙印。她在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長大,父親是轉業軍人。14歲加入宣傳隊,唱歌、演話劇,是宣傳隊“一枝花”。相聲演員姜昆,比她大幾歲,當時在隔壁團宣傳隊。

在北大荒,高建華早早嫁給一位北京知青,生下兒子。1988年,全家回京,她進入一個有1800位員工的國營大廠。上世紀90年代末趕上國企改革,45歲“退休”。為了供兒子上大學,她又進私企干了幾年,一天上十幾個小時班。55歲,總算閑下來,又遇孫女降生,一帶就是8年。

高建華奶奶

雖然一直忙忙碌碌,但高建華從38歲開始,每天堅持鍛煉,打太極、跳繩、踢毽子、打羽毛球、抖空竹……她都玩得有模有樣。孫女上幼兒園后,高建華加入社區舞蹈隊。年過六旬,舞跳不大動了,她轉戰老年模特隊,每天和老姐妹們一起走台步。

在北京,業余中老年模特隊有上千支,裡面不乏氣質出眾的奶奶參加商演,拍廣告。去年5月,從事廣告營銷工作的“90后”何大令在一場時裝走秀上看到T台上的白發奶奶,眼前一亮。當時她正在做蠟染旗袍的營銷創意,於是從幾支老年模特隊裡找來一群奶奶,組成了“時尚奶奶團”,平均年齡65歲。

一個月后,奶奶們穿著蠟染旗袍在北京三裡屯走秀的視頻迅速登上微博、快手、抖音三大平台熱搜榜。一天裡點贊近280萬,播放超4000萬次。“時尚奶奶團”一炮打響。

目前,何大令的公司簽了包括高建華在內的10位奶奶,並從北京搬到杭州。高建華和劉小平,也跟了來。

“50后”高建華與“90后”何大令

今年72歲的劉小平,是這群奶奶裡最早“火”起來的。2018年3月,她和老伴一起去蘇州拙政園玩。她穿著藍灰色旗袍撐著油紙傘的樣子被一位路人拍下,傳到網上,很快有了100多萬點擊,有人留言:“希望老了可以像這個奶奶一樣優雅”。

劉小平當年是工廠女工。廠裡發的勞保草帽,被她加一條飄帶,戴上就像《亂世佳人》裡的費雯麗。

如今在杭州,公司給奶奶們租的房子,有一面白牆。高建華不喜歡,就把面膜包裝紙上的花剪下來,貼到牆上,還在窗台上養起花花草草。

“不是有錢了買了幾件高檔衣服就是美。我們這代人都是從計劃經濟時代走過來的,穿舊布都能穿出美來,才叫真的美。美是自己的雙手創造出來的,美就是熱愛生活。”高建華說。

高建華沒想到,66歲了,她還會意外加入“女團”,開始了乘風破浪的新事業。“我都好多年沒上過班了,拿著國家給的退休金,但什麼貢獻都沒有,心裡挺愧疚。忽然間來了‘時尚奶奶團’,發現自己還有點用。走在街上有人會說,哎呀,我也想像阿姨這樣不染頭發,像阿姨這樣活得漂亮。起到一點小榜樣的作用,就覺得活著還有點價值。”

幕后推手多是“95”后

“時尚奶奶團”的運營團隊,除了何大令和她的合伙人胡媛是“90后”,其余全是“95后”。一幫嘰嘰喳喳的姑娘和奶奶們在一起,會有代溝嗎?

公司裡,年輕人從不稱呼高建華“奶奶”,而是叫她“姐姐”,或者“小華”。“稱呼的變化是自然而然的,因為在這裡大家的相處是平等的,不會有長輩晚輩的刻意區分。”何大令說。

雖然此前和兒子都住在北京,但帶完孫女之后,高建華和兒孫一年也見不了幾面。“其實我們老兩口就是空巢老人,一直在學習享受孤獨。”

搬到杭州后,身邊被年輕人圍繞,高建華很高興,天天追著問:怎麼用打車軟件?怎麼點外賣?怎麼玩抖音?

有空的時候她天天去辦公室,找個工位,坐到電腦前,但感覺不是在上班,像是在上“幼兒園”。“他們每天領著我們玩,照顧我吃飯,問我身體舒不舒服,我偶爾還會跟他們發個小脾氣。這是我兒子做不到的事,他們卻可以做到。小孩子創業,挺不容易,該出力就要出點力。”

公司裡的“95后”們,天天和奶奶們相處,比和親奶奶在一起的時間多。女孩們有時會跟走得比較近的奶奶們傾訴心事,無論是感情還是事業,奶奶們常常耐心給出過來人的建議,甚至會為公司的規劃、創業方向出謀劃策。

奶奶們的美,還要靠這幫深諳互聯網規則的年輕人來發現。何大令把自己比喻為“星探”:像高建華、劉小平這樣本來就挺時髦的奶奶,並不多見。更多的奶奶,乍一看很普通,實際上很有自己的風格,美而不自知。

時尚奶奶團

“時尚奶奶團”的成員,有的霸氣,有的溫柔,有的智慧。“95后”運營團隊會根據不同奶奶的個性,樹立差異化的“人設”,拍攝不同風格的視頻,上傳各大平台。

劉小平的抖音賬號叫“少女心奶奶”,裡面全是她和金婚老伴“溫柔爺爺”日常“秀恩愛”的畫面。一段244萬人點贊的視頻中,“溫柔爺爺”正拿起數字給“少女心奶奶”梳理她的白色短發。畫面一轉,穿越幾十年,還是這兩個人,還是在梳頭,只是變成了一頭烏黑的長發。花式“秀恩愛”,讓不少年輕人“又相信愛情了”。

高建華是“華奶奶”,常發一些帶情節的短視頻,為年輕人的愛情、工作、生活支招。“當年在北大荒,一把火把草點了就開始建廠。我們就是這樣長大的,老想著為國家干點事。我想做一個有趣的人,不光是看上去挺漂亮,更要做有思想的奶奶,去影響人,我的偶像是傅瑩、華春瑩這樣的才女。”

奶奶們的粉絲,一開始以年輕人為主,慢慢地,30-45歲的中年人佔據主力。一位網友評價:“這些奶奶代表的是一種永不妥協的人生態度,到了這個年紀,依然不服老,不認輸,對自己不放棄、對歲月不妥協。這種態度可以感染到任何年齡層的人。看到她們的視頻,發現原來老了也可以活成這個樣子,就不再怕老了。”

打破“中國大媽”刻板印象

去年年底,“時尚奶奶團”的奶奶們登上一艘游輪,向南太平洋進發,開始了為期53天,穿著旗袍游世界的旅程。整個游輪上有2000人,中老年人超過一半。

旗袍游世界,向南太平洋進發

雖然當“網紅”這件事,兒子和老伴都挺支持,但要離開53天,難免有點擔心,高建華還是去了。“以前都在為自己忙,為兒子忙,為孫女忙,很少有機會出國旅游,這次旅行改變了我的人生。”

穿著旗袍爬火山、玩叢林索道、開飛機、潛水,上天入海的事兒,高建華都嘗試了一回。何大令說:“這些運動,很多外國老人會玩,但中國老人很少參與,我們本不敢讓奶奶們嘗試,但她執意要參加。我們一起潛入海底,看到各種海洋生物,她全程像孩子一樣高興,唱歌,手舞足蹈,比我們還勇敢。”

除了下船玩,高建華還喜歡的是在船上上課。她每天游泳、做瑜伽、上課,雖然船上美食不斷,但她常常忙得飯也來不及吃,嚴格遵循日程表,聽教授、非遺傳承人、工藝大師講課。“我知道了珊瑚是怎麼產生的、火山為什麼會爆發、為什麼會有海浪……小時候沒有機會讀太多書,現在特別渴望學習。”

當然,高建華和“時尚奶奶團”此行還有一個目的:展示中國旗袍的美,展示中國奶奶的美。在巴布亞新幾內亞的火山腳下、在大溪地、在斐濟街頭……無論走到哪兒,她們都是一道美景。

“之前大家對‘中國大媽’有一種刻板印象,覺得這群人素質相對低下。其實中國有許多時尚、優雅的奶奶,只是沒被看到。‘時尚奶奶團’不僅在看世界,還在向世界傳播中國文化。”高建華說。

旅行中的奶奶們

“時尚奶奶團”今年4月本計劃再次穿上旗袍開啟歐洲游,但因疫情擱淺。8月6日,“旗袍游世界”啟動了中國游第一站,在烏鎮,35位奶奶一邊游玩、一邊聽課。月底,她們即將出發,奔赴內蒙古阿拉善的大沙漠。

時尚奶奶團在烏鎮

何大令發現,如今市面上面向老年人的旅游項目越來越多,但只是玩一玩、拍拍照、購購物,無法滿足老年人的需求。他們希望玩點新鮮的,也希望老有所學。“年紀大的人,最怕別人說自己老,說自己落伍。他們想要學到新知識,認識同好,擴展圈子,讓自己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爭奪“銀發流量”

互聯網給世界各地的人提供了展示、溝通的機會。長期一段時間,網絡是年輕人的領地,老年群體處於失聲狀態。但如今,越來越多網紅爺爺、網紅奶奶走入大眾視野,這也漸漸演變成一門生意。

近日走紅B站的“敏慈不老”已是89歲高齡,在孫子的幫助下,她僅靠講述自己的人生故事,就在短短3個月內吸引了30余萬年輕粉絲。年輕時抗日逃難、逃婚上學、拒絕裹腳,老來上老年大學、學習拼音和電腦﹔當奶奶將傳奇人生娓娓道來,網友不禁感嘆她是“活的歷史教科書”。

B站“敏慈不老”,彈幕裡“奶奶好”刷屏

來自山東的“阿木爺爺”63歲,憑自己的木匠工藝“圈粉”無數。魯班凳、將軍桌、搖椅,還有孩子玩的竹蜻蜓……通過如實呈現一個木匠的日常,爺爺不僅在國內吸引大量觀眾,在海外也獲得了上百萬的訂閱。

在中國農村,還涌現了一批老年“李子柒”,比如抖音上的“秦巴奶奶”“大博奶奶”。這些老年美食博主是鄉村的代言人,他們拾柴火、用土灶,說地方話、做地方菜,堪稱最接地氣的美食博主。

“秦巴奶奶”和“阿木爺爺”

和“時尚奶奶團”一樣的都市奶奶也不少,“隻穿高跟鞋的汪奶奶”和“銀發閨蜜團”就是。這些奶奶們大多銀發飄飄、身材苗條,在街頭拍攝“時尚大片”,上傳到社交平台。她們身穿旗袍、禮服,在鏡頭前走台步、載歌載舞。

“隻穿高跟鞋的汪奶奶”

網紅爺爺、網紅奶奶們的視頻,一類由兒孫拍攝、剪輯,另一類按照寫好的劇本,由專門的團隊制作。粉絲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他們可以接商業廣告、參加線下活動。以前,何大令的團隊簽約了不同年齡的“達人”,如今隻專注老年群體。

做出決定前,何大令曾在去年夏天和團隊花了兩個月時間調研。他們看到中國社科院公布的數據,中國目前60歲及以上老年人已達2.49億,據預測,10年后,這個數字將達到3.71億。這一代老年人中,有不少是1977年高考恢復后的第一批大學生,無論是文化程度,還是消費水平,都比上一輩人高。許多老人的人生態度也發生從“為子女而活”到“活出自我”的轉變。他們樂於擁抱互聯網,一份報告顯示,中國移動互聯網50歲以上的用戶已超過5000萬,每日活躍在網上的時間大幅上升,尤其青睞短視頻。

奶奶們身著扎染旗袍,成為旅途中的風景

帶著“年輕人社區”標簽的B站,也在“后浪”視頻刷屏后,推出過面向老年群體的宣傳片《喜相逢》,把一批銀發博主推到台前。B站還發布了一則“銀發族”招聘啟事,邀請熱愛互聯網的50后、60后入職,“精致奶奶”“帥氣爺爺”優先考慮。各大短視頻平台也紛紛進入賽道,爭奪“銀發流量”。在他們看來,許多老年人有錢、有閑、愛分享,不可忽視。

目前,“時尚奶奶團”接到的廣告包括服飾、食品、營養品、醫療用品等。除了為簽約的每一位奶奶注冊賬號、制作內容,何大令還計劃在今年年底舉辦“中國時尚奶奶大賽”。“不是隻有高高瘦瘦的奶奶才可以參加,矮矮胖胖的也可以。我們希望能發現不同奶奶獨特的美。當然還有才藝考核,太極、舞劍、唱歌、跳舞都有。”何大令希望從中吸納更多奶奶加入“時尚奶奶團”。

“目前網絡上已充斥年輕的網紅博主,市場飽和、同質化嚴重。而老年美妝博主、時尚博主、健身達人、意見領袖非常少。我相信未來一定會涌現一批老年頭部博主。這裡面是巨大的機會。”何大令說。

高建華已經挺久沒回北京,沒見到老伴了。她每天都在忙著拍視頻,磨煉“演技”。目前她個人賬號的粉絲已有20萬,這個數字每天都在上漲。“我今年66歲,等我76歲,還不能混到一千萬粉絲?奶奶很自信。”(圖片來源:被訪者提供)

(責編:嚴遠、軒召強)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