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公益之申”復賽階段展開 投票通道開啟

2020年08月11日14:53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人民網上海8月11日電 (記者 曹玲娟)上海這座城市,有怎樣的公益溫度?在上海市民政局的支持下,由上海公益新媒體中心聯合滬上多家主流媒體和高等院校發起的“公益之申”評選,自2017年開全國之先河舉辦首屆以來,至今已是第四屆。

2020年度“公益之申”繼續以主流媒體的視角,對上海公益機構、活動、項目、事件進行一次年度的梳理和宣傳。7月7日,第四屆“公益之申”評選完成了對近300家參評機構及個人的初評。7月18日、19日,入圍的近120家機構及個人在上海公益新媒體中心進行了復賽TED演講,這也標志著復賽階段正式啟動。

主辦方介紹,通過此次復賽現場演講,涌現出了許多有溫度、有深度、有態度的機構及個人,向社會公眾傳遞了上海公益的力量。8月中旬,百名媒體評審團以及社會公眾將通過“公益之申”的官方微信公眾號為這些機構及個人進行投票與點贊。

具體來看,2020年伊始,一個個普通的社會組織、人民群眾積極投身新冠疫情防控戰役中,無數動人的公益項目與事跡涌現:有堅守一線、支援武漢的醫務工作者﹔有打造特殊“互動雲端”的場館﹔有關注社區防疫的機構與組織。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城市內涵,從不同角度集中體現了全民抗疫的決心、信心和力量,溫暖而美好,彰顯了“公益之城”的擔當與溫度。

在上海,有著許許多多投身公益、熱愛公益的個人:有大力弘揚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非遺傳承人﹔有從事愛心志願工作二十多年的從藝人員﹔有為提升上海市民對城市歷史建筑的認知和保護意識而開辟紀念館的企業家。因為這種無私的大愛,不僅讓更多人受益,也使得一個人一生的價值得以體現。

每一個人,每個群體都渴望被看見,對殘障人士而言,這份渴望更加明顯。在這座城市,有許許多多為殘障人士提供平等生活機會、享有品質生活的社會組織和愛心企業。有讓聽力障礙人士做服務員的咖啡廳,幫助他們適應社會、融入社會﹔有讓殘疾人實現自我藝術夢想的藝術團,豐富殘疾人的文化生活。

一個城市之所以吸引人,關鍵在於它的凝聚力,而群眾則是一座城市的凝聚力的源泉。不管是新上海人還是外來務工人員,都被上海這座“公益之城”所包容、所接納。他們中有將慈善之義融於教育事業的幼兒園園長﹔有傳承文化用一技之長造就生活的文化公益人,他們在這裡獲得了歸屬感、認同感。

據悉,第十屆公益伙伴月將在9月拉開帷幕。“公益之申”年度評選頒獎盛典也將成為公益伙伴月的收官之戰,屆時將公布本年度“十佳公益機構”“十佳公益項目”“十佳公益故事”“十佳公益伙伴企業”“十佳校園公益”“十佳公益基地”的歸屬。

(責編:嚴遠、軒召強)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