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寧區一老小區住戶改建方案涉及費用問題引關注,公用管道改建費是否要樓上住戶分攤

2020年07月29日09:29  來源:上觀新聞
 

“公共管道常年堵塞,我當了兩年幫忙開門的‘保安’。”薛先生是長寧區華陽路219號104室業主,浴室裡有一根下水管道總管,檢修口就開在他家這段管道。兩年多來,管道因老化生鏽經常堵塞,影響排水。無論何時,薛先生都要負責為物業維修人員開門,十分苦惱。由於小區維修基金匱乏,薛先生希望樓上人家能共同出資更新管道及線路,但鄰居意見不一。為此,他向“解放熱線·夏令行動”尋求幫助。

污水管道堵塞成了心病

薛先生所在的華陽路219號樓被金陽小區包圍,房齡超過30年,是老式公房小區,與金陽小區分屬不同物業公司管理。

薛先生在寶山工作,老房子對外出租。今年房子沒租出去,但他每個月都會被物業叫來“開門”。今年7月初一個晚上,水管又堵了,薛先生特地從寶山趕來為物業開門。物業人員打開管道檢修口,掏出塑料袋、毛發等雜物,污水洒了浴室一地,臭味扑鼻。“真是吃不消!小修小補不能徹底解決問題。”兩年來,管道堵塞成了薛先生的心病。

7月23日晚,記者來到薛先生家中查看,104室36平方米,房型呈狹長形,一進門是方正的廚房,再走一步就能看到浴室。浴室頂部有塊區域裸露著鋼筋混凝土,兩根較細的管道從中穿出,對應的是樓上的水斗下水道和淋浴下水道。薛先生指了指廚房水斗上方,那是一根直徑約15厘米的鏽跡斑斑彎曲管道。薛先生說,樓上浴室裡的兩根較細管道在廚房這裡合並成一根管道,拐入牆體后又在浴室露出來,檢修口位於浴室這部分管道。

公用管道改建費誰承擔

“管道不堪重負,每月都要疏通一次,租客都嫌麻煩,不願再租。”薛先生請來管道維修師傅找原因,發現鑄鐵管道內部生鏽,管道口徑十分狹小。地下污水管道也長期堵塞,“隻有改變管道材質和走向,才能徹底解決問題”。

此次改建方案不能涉及到鄰居的居住范圍,便捷的走線方案就是從廚房位置出發,通向樓門口,接入另一處污水總管。103室早先就因地下排污管道堵塞問題,自行辟出這樣一個管道線路。

對這處改建,管道維修人員報價3200元,施工周期約3天。薛先生認為,他不是這根管道的受益者,由他承擔改建所有費用不公平,費用該由二至七樓居民共同承擔。204室住戶飽受管道堵塞導致的污水滿溢困擾,願意承擔1600元,薛先生本人願意承擔1000元,那還剩600元要其他樓層住戶承擔。不料,三至七樓居民認為,他們在使用中沒遇到堵塞情況,可以正常生活。管道改建對一樓、二樓是“剛需”,但對以上住戶來說並不是,不願承擔這筆費用。

無奈,薛先生隻能求助華三居委會干部,希望協調樓上住戶分攤改建費用。

居委會協助征詢住戶意見

7月23日晚,記者找到華三居委會黨總支書記周杰,在聽完219號樓的情況后,周杰稱,正常的物業職責是保修、保安、保潔和保綠,但老小區物業費僅0.188元/平方米左右,隻能維持基本人工成本。物業隻負責保修,如水管堵塞,會收取一定費用幫忙修。219號樓104室的污水管道,住戶需自己解決經費問題。

至於經費是否該由整棟樓居民承擔,周書記表示,可以協助薛先生做征詢工作,如制作民意調查表,附上管道照片和施工方案、報價明細,統計費用承擔意向。當天晚上,周書記已開始向各層樓居民詢問初步意見。

華陽路街道不少小區進入“老齡化”,近期正在推進精品小區建設工程,計劃在改善房屋本體面貌和功能的基礎上,提升老舊小區環境和管理水平。但記者了解到,精品小區工程不涉及入戶裝修,管道老化問題未納入改造范圍。

(責編:陳晨、韓慶)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