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高校人工智能研究商業轉化要融入產業鏈

2020年07月28日11:14  
 

“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究一定要考慮應用前景,怎麼能夠形成集成性的技術,需要多方聯合起來,僅靠單打獨斗解決某個難點問題是不夠的。”西安交通大學教授薛建儒在7月26日舉行的機器智能前沿專題論壇上指出,目前高校的人工智能技術研究面臨新的挑戰。

高校的基礎研究如何落地和產業化一直廣受關注,薛建儒表示,技術的發展需要多方努力,並有相應的環境和生態。“圍繞技術成果的轉化,必須要有這樣一個意識,不能停留在理論性研究。從一篇論文出來到最后的產品還有很多環節,需要很多人參與,所以我們必須要有這樣一個意識。”

隨著自主智能與群體智能、人機共融與智能交互、智能感知與認知決策等各種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完善,AI將與產業、生活家居、工業應用更加深度結合,變得更加智能化,加速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

復旦大學校長許寧生提出了ABC大腦計劃,甘中學等進一步提出人機物三元群智智能,目的就是要解決在新的人類社會、物理空間和信息空間這一三元空間中,人類智能體、機器智能體與虛擬智能體之間建立高效交互、可控行為與群智涌現的自主機器智能理論與技術體系。

上海聯影智能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聯席CEO周翔表示,從產業角度看,機器智能或人工智能落地像一個洋蔥一樣。洋蔥的最中間是算法,外層還包括對商業和場景的理解等各種因素,僅有算力、算法和數據並不能使人工智能成功, “我們在醫療領域碰到很多問題,有了設備、技術,發現商業化又是一層,怎麼樣理解商業場景?還有非商業因素,包括政府的管制、數據的私有性。我們現在出一個產品,訓練數據都必須有可歸屬性。我到藥監局去審理,他們不僅要看你的測試數據,也看要你這個模型怎麼訓出來的,在哪個醫院拿的數據,是否有合同等。”

因此,從理論成果到技術,到產品再到應用,路線非常長,每一次跨越都存在巨大挑戰。

北京郵電大學人工智能學院教授何召鋒提出了他的建議:“一旦學術界有新的技術、新的產品,在產業化之前就先把場景找好。比如我可能在學校裡面搞一個技術,正好有個上市公司可能需要,如果合作了,就把這個技術直接賣掉﹔當然也可以跟企業成立一個公司,商業化的過程交到一個公司裡面去,但是學校的教授不一定非要控制這個公司,這樣可能更有利於我們的成果轉化。”

“大家術業有專攻,不要逼著技術的人去做市場的東西。另外,現在我們國家也非常多的新動向,無論是新型研發機構,新的應用場景,還是新的機制體制也好,包括技術經理人,我覺得都會有助於科技成果轉化。”領中資本管理合伙人、上海市國際股權投資基金協會秘書長黃岩指出。

(責編:嚴遠、韓慶)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