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企業家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來自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外資企業、個體工商戶和港澳台資企業的7位企業家代表先后發言,就當前經濟形勢、保護市場主體等提出意見和建議。大江東工作室發現,7位發言企業家中,有一位上海阿姐:上海品海飯店總經理、上海市嘉定區南翔鎮流動黨員學堂黨委書記趙憲珍——這位個體工商戶代表,也是發言者中唯一的女性。
“要千方百計把市場主體保護好,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弘揚企業家精神,推動企業發揮更大作用實現更大發展,為經濟發展積蓄基本力量。”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闡釋了保護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的重要意義。
趙憲珍在座談會上發言。圖片來源 央視視頻
“我昨天整晚都沒有睡著!能代表全國8200多萬個體工商戶和總書記談心聲,講講我們遇到的困境、解決的困難,我非常激動。”今天下午,東妹撥通趙姐電話,剛從北京回到上海,她的心情尚未平復。
趙姐在東妹的朋友圈刷屏前一天,恰逢上海市2020年上半年經濟發展“成績單”新鮮出爐,上半年,上海市GDP在一季度同比下降6.7%基礎上,二季度實現正增長。上海經濟正逐步回暖。魔都眼下的繁華,幾乎看不出疫情的影子。其間,有41萬像趙姐一樣的中小微企、個體工商戶們撐起了上海經濟社會發展“半壁江山”。向總書記做匯報,這位乘風破浪的上海阿姐,底氣在哪裡?
暖:“總書記聽得認真還不時提問”
“我的飯店在臘月廿八就全面停業了。”趙憲珍對總書記直言不諱,“停業期間,我們嘗試做直播,將特色菜品介紹給消費者﹔飯店開業,又通過直播宣傳公勺公筷的理念,讓顧客放心進店用餐。現在飯店營業額同比增長非常快。”
趙憲珍正在進行直播帶貨活動。嘉定區南翔鎮流動黨員學堂供圖
趙憲珍說,“我講到自己如何一路奮斗,從一個賣菜女孩,到開辦第一間熟食攤,再到現在的飯店。總書記聽得很認真,不時問些問題,后面講話中還多次提及個體工商戶,談到了我們的不容易,給我定了心,鼓了勁。”
“疫情對我的生意確實有影響,過年期間我們飯店1000多桌的訂單都回掉了,說實話,我能挺過來,但很多個體戶們卻很艱難。”身為南翔流動黨員學堂黨總支書記,趙憲珍將黨務工作“副業”干成了“主業”。疫情期間,她盡可能多地了解周圍商戶經營情況。“調研發現,個體工商戶客源減少、租金壓力大、進貨渠道受阻。我提出的建議是,加大對線上銷售的宣傳、加強引導和培訓,鼓勵業主為個體戶減免租金,搭建資源共享平台等。”
“總書記問我,你的飯店做什麼菜?我說是上海本幫菜。他又問,點心是小籠包嗎,直播了沒有?我說直播了,效果很好。”趙憲珍清晰回憶起這番對話,“他還特別關心了集貿市場的婦女之家呢!”疫情期間,在各級婦聯支持下,趙憲珍在嘉定南翔集貿市場成立了“婦女之家”。“總書記問,‘婦女之家’做些什麼?我說,南翔集貿市場裡有近百位女個體工商戶,這裡是她們紓解煩悶的地方,有娘家的溫暖。”
總書記提及,我國有8200多萬個體工商戶,帶動就業人口超過2億,是數量最多的市場主體,是群眾生活最直接的服務者,當前面臨的實際困難也最多。要積極幫助個體工商戶解決租金、稅費、社保、融資等方面難題,提供更直接更有效的政策幫扶。
喜:“窩心”政策輪番釋放,為中小微企“謀福利”
上午10點接單,晚上8點出貨……4月1日,上海嘉定中廣國際創意產業園內,麥格納新能源汽車技術有限公司訂單持續滾動,生產車間內忙而不亂。而一個月前,企業剛復工時,公司財務總監陳艷輝還在為各種報表焦頭爛額。
2月8日出台的《上海市全力防控疫情支持服務企業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滬28條”)提出,中小企業承租本市國有企業經營性房產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免收2月、3月租金。沒過幾天,免租告知函果然發到陳艷輝手上。兩個月租金,一共25萬元。“這個‘小驚喜’給我們復工提供了緩沖期。”陳艷輝說。
當然,遇上國企“大”房東的是少數。在上海,90%中小企業和個體商戶承租的是民企類房屋。“滬28條”提到,“鼓勵各類非公市場經營主體為承租的中小企業減免租金”。“民企也有經營壓力,政策說‘鼓勵’,有用嗎?”很多小老板心裡打鼓。
然而,60%收入來自租金的上海鼎創匯創客空間管理有限公司卻主動“放血”,給園區商戶們實行了不同程度免租。鼎創匯創始人劉斌向東妹透露:2月份以來,公司注冊地長寧區的商務委、人社局、科委等部門,相繼推出鼓勵民企減租組合拳,包括提供資金扶持、加大財政補貼力度、優先審核流程……“很多優惠政策不僅面向我,也面向我園區裡的小企業,我先給企業免租,穩住了園區整體經營,為的也是以后的長遠效益嘛!”
鼎創匯內部 受訪者供圖
“滬28條”還從稅收優惠、金融支持等方面為中小企業紓困。“窩心”(滬語“舒心、體貼”之意)的政策出台很及時,但企業有沒有獲得感?採訪中遇到一些創業者和小老板們,大家普遍感受,稅收優惠和員工社保延遲等政策落地很快,辦理業務有疑惑,通過線上APP或線下窗口,都可以獲得快速解答和指導。
上海2月出台惠企“28條”后,又在5月舉行的上海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21次會議上審議《上海市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條例(修訂草案)》,為40萬中小企業“謀福利”。
上海市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協調辦公室(下稱“上海中小辦”)負責人表示,隨著免收租金等政策的到期,在社會需求並未恢復到以往水平的情況下,接下來中小企業的運營成本也將提高、產業鏈的補鏈、訂單和融資問題相繼浮出水面。
上海市經信委在“28條”基礎上,出台促進中小企業穩定發展的具體措施,例如,協調浦發、中國銀行安排300億元專項信貸,推出20億元“小微企業流動資金應急貸”融資服務﹔梳理1256家中小企業融資需求,對接支小再貸款政策,利率不高於4.55%。同時,推出復工復產專項保險,協調上海移動減免中小企業寬帶月租費,22家雲服務商提供35個免費雲服務產品,支持中小企業遠程辦公。
活:每天2000個小老板新店開業
動動手指、戳幾下屏幕、上傳幾張圖片,最后按下“確認”鍵——7月13日上午,上海必勝客有限公司品管經理周向華在上海“后浪”互聯網大廠——美團APP上,給10家門店分別提交一份食品經營許可証申請,全程不到10分鐘。當天下午5點,10張食品經營許可証辦理成功短信一條條涌入手機。“領証后,門店馬上可以重新開業,比預想的快了2周。”周向華說。
上海服務中小企業營商環境新舉措不斷。這次的市場監管部門和外賣APP的混搭,是上海“互聯網+放管服”的一次有效嘗試,得到人民日報的點贊。
圖為疫情期間在美團上開店的咖啡小店店主。 美團點評供圖
5月份,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提供了一組數字,很亮眼:5月,上海新設企業37539戶,同比增長19.1%﹔日均新設企業1976戶,同比增長31.6%。
一個月內新設近4萬戶中小企業,能夠產生多少消費、帶來多少稅收、提供多少就業崗位?東妹算得計窮。但根據上海市統計局第四次經濟普查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上海市中小企業共有近41萬戶,從業人員743.15萬人,營業收入總額15.31萬億元。中小企業產生了上海70%以上的發明專利,貢獻了60%以上的稅收。
中小企業能量驚人。為了讓小老板腰包盡快鼓起來,上海的“店小二”“費盡心機”。 4月1日起,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會同相關部門,在全國范圍內率先實現所有新設企業同步發放電子營業執照和電子印章。企業設立后即自動生成,無需申請,直接使用手機領取和使用,還可在網上辦理登記注冊、年報公示、涉稅事項、“五險一金”等各類業務。
在川流不息的魔都街市,每天有近2000個小老板新店開業、開門迎客,“五五購物節”連著“六六夜生活節”,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直播、生鮮電商、在線教育等生活服務類互聯網公司打破生活的邊界……
今年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放水養魚,助力市場主體紓困發展,對於今年上海的經濟發展態勢來說,“水質”決定了“魚”的生長態勢。在上海這灣活水中,不僅大魚,小魚和蝦米們依舊游得很歡。
難怪,上海阿姐趙憲珍面對總書記,信心很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