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乒院智能教練既能訓練世界冠軍,還能模仿國乒勁敵

2020年07月20日08:49  來源:上觀新聞
 

夏練三伏。記者近日來到上海體育學院中國乒乓球學院的訓練館,隻見運動員們訓練熱情高漲。有趣的是,陪他們訓練的不是傳統意義的教練,而是智能教練——龐伯特多球訓練機器人。這也是全球第一台可量產的用機械臂持球拍發球的機器人。龐伯特機器人是中乒院和中科新鬆有限公司共同研發的人工智能“結晶”,中國乒乓球學院院長施之皓用慈父般的目光看著它,“這位‘龐教練”的能力比我還強!”

據悉,已有國內乒乓球俱樂部和乒乓球愛好者預訂了“龐教練”。機器人也真正走進我們的日常生活,實現人機共融。

以一對多絕不喊累

左手拿球,右手握拍,“龐教練”外形萌萌的,打球時的架勢也像模像樣。最厲害的當然是“龐教練”的大腦,作為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結合的代表,它可以自定義每一個球的旋轉類型、速度快慢及落點位置,輕鬆實現“指哪兒打哪兒”。

不管是初學的小白還是世界冠軍,多球訓練是乒乓球運動員日常訓練的重要手段。以往傳統的方法,都是由教練喂球。現在有了“龐教練”,最大的改變就是解放了教練的勞動力,且大大提高效率。“龐教練”可以一對三甚至一對四、五地進行訓練,它就像永動機,絕不會喊累。不久以后,它將走進國家隊,陪世界冠軍們訓練。

奧運冠軍丁寧的教練、中乒院副院長陳彬介紹,“機器人在陪運動員訓練時,教練可以同時兼顧幾張球台,全方位地觀察運動員的動作和步伐,給予更全面的指導,這在以前是完全做不到的。它還能模仿日本選手伊藤美誠的球路,她的球路比較怪,國乒選手模仿起來有一定難度。”

“龐教練”有一雙銳利的“大眼睛”。兩台分布式雙目視覺系統——鷹眼,具有軌跡分析和動作分析功能,能夠實時捕捉並記錄高速運動的乒乓球軌跡。一個“龐教練”對三名運動員,每人30個球一組,這是日常訓練。“龐教練”還可以進行多球極限訓練,在1分半到2分鐘裡連續快速發球,鍛煉運動員的耐力和意志品質。這些模式可以在訓練前通過平板電腦的控制面板設置。

孩子們訓練更帶勁

“龐教練”已經是龐伯特乒乓球機器人的第三代產品。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到乒乓球運動后,未來還將進一步擴展其應用范圍和市場空間,引領世界乒乓球運動的發展潮流。

萌萌的“龐教練”讓孩子們訓練起來也更帶勁。同濟第二初級中學學生趙禹博第一次看到乒乓球機器人時很好奇,覺得它很厲害。他告訴記者,從小跟著教練訓練,現在跟機器人練,最直觀的感受,是“訓練質量提高了,更投入。因為可以設置落點、旋轉、力度,所以難度也更高了”。

乒乓球是中國的國球,但現在可選擇的娛樂太多,打乒乓球的孩子越來越少,乒乓球機器人有望重新提升孩子們打球的興趣。實驗室裡,龐伯特的更多功能正在研發中。比如,借助5G和AR(增強現實)等技術,實時接收更新所有的比賽數據,實現真實的高手對壘,讓你形成沉浸式的體驗和訓練。

上海體育學院黨委副書記楊玲告訴記者,中乒院希望將乒乓球機器人研發作為學院學科建設的一個新的突破口,讓乒乓球機器人能夠帶動體育領域人工智能的全面發展。

(責編:董志雯、韓慶)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信 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掃描關注上海頻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