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市政府新聞發布會,市公安局副局長陳臻介紹了今年以來上海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有關情況及下一步工作重點,市公安局交警總隊總隊長邢培毅出席發布會,共同回答記者提問。
對行人交通違法行為
取消“累進式執法”模式
記者從現場獲悉,自2017年起,上海公安部門對行人交通違法行為實行“累進式執法”(即第一次教育、第二次警告、第三次及以上處罰),三年來,教育、查處了一大批行人交通違法行為。為進一步規范行人交通行為,自7月13日起,將取消行人交通違法“累進式執法”模式,對行人闖紅燈、亂穿馬路等交通違法行為,依據現行交通法律法規予以處罰。
隨著餐飲、娛樂場所陸續開業,酒駕醉駕違法犯罪有所“抬頭”。今年3月以來,全市公安部門查處酒駕醉駕6108起,同比上升21.9%。現在已進入酒駕醉駕易發多發的夏季,公安部門將進一步加大依法整治力度。同時,繼續深化道路交通違法“清零除患”專項工作,對“違法大戶”開展清零和催告,督促其尊法守法。
按照公安部部署,上海公安部門已全面落實“非現場交通違法異地處理”政策,即駕駛人對交通違法無異議的,無論哪裡上牌或哪裡發生的交通違法,都可以在本市違法審理“窗口”處理。
同時,本市將於近期,進一步放寬“輕型多用途貨車”(俗稱“皮卡”)的注冊登記條件,屆時,“輕型多用途貨車” 不僅可以沿用原小貨車額度申請注冊、登記上牌,也可參照當前“滬C”小客車的管理模式進行登記上牌(車輛性質隻限於“非營運”)。
受三方面因素影響
下半年早晚高峰或更擁堵
受疫情影響,今年一季度市民出行普遍減少,日均車流約為常態的40%。但隨著社會生產生活逐步恢復常態,全市道路交通流量也恢復到正常水平,加之道路修整、佔路施工,以及汛期來臨、雨水增多,早晚高峰道路可能更加擁堵。據分析,市政工程的大范圍施工、大型貨運車交通安全問題、非機動車和行人交通守法意識三方面的問題將成為影響本市下半年交通安全暢通的因素。
今年以來,已有446個佔路施工項目被批准實施,目前正在施工建設210個,施工裡程約196公裡,主要包括北橫通道新建工程、天目立交改建、濟陽路快速化改建,以及軌道交通等重大市政工程。
下半年,道路積水點改善、老舊管網改造、道路大修等項目以及近100公裡的架空線入地與合杆整治工程都將開工,道路資源更加緊張。這些項目遍布全市16個區,有120個項目在中心城區,市區79條地面主干道20%的日間通行能力將受影響。
今年以來,雖然大貨車亡人事故同比下降了46.2%,但隨著大貨車流量恢復常態,4月份以來相關事故數環比已呈上升趨勢。超載、不按規定讓行、未與前車保持安全距離等交通違法行為較為突出,極易引發交通事故。
今年以來,本市發生涉及非機動車、行人的亡人道路交通事故,分別佔到亡人事故總數的67%和18%,這些事故中大多都存在非機動車亂騎行、行人亂穿行的問題,管理任務依然艱巨。
“智慧交通”功能升級
非現場交通執法佔比達45%
上海公安部門在全市推開交通屬地化管理,部分交警警力下沉派出所成為一線綜合執法民警,派出所民警也參與交通管理,“藍帽子也管白帽子的事”。
據統計,今年以來,全市早晚高峰時段崗位數增加了10%,交通類“110” 警情同比下降了26.3%,民警到場時間平均縮短20%,警情處置時間平均縮短35%,廣大市民可以明顯感受到街面上管交通的民警多了,交通事故接處警更快了。
與此同時,上海公安交警部門全面推進上海城運系統道路交通管理子系統(IDPS系統)建設,著力構建“路網可計算、人車可測量”的精細化、智慧化交通管理新模式。
該系統兼顧動態和靜態交通管理,建成后,不僅能實時掌握路網的動態交通流,更好地分配路權、誘導交通,還引入了“虛擬停車場”的概念,實時掌握全市每個區域的停車狀況,並通過智慧停車、共享停車,盤活全市停車資源,緩解“停車難”問題。
同時,加快智能交通信號燈管理系統、新型行人過街提示系統等“智慧交通”項目的規模擴容、功能升級,進一步規范電子警察執法管理,目前交通非現場執法佔比已達到45%。
為有效預防車輛轉彎交通事故,為5600余輛渣土車安裝了具有實時報警功能的右轉彎監測系統,積極探索應用非機動車RFID非現場執法手段,已覆蓋外環以內各重點路口,提升對快遞、外賣等非機動車管理效能。
今年以來,上海公安部門定期開展交通違法整治全市統一行動,持續加大對易致堵、易致禍、易致亂交通違法行為的嚴查嚴管力度,全市各類道路交通事故數、死亡人數、受傷人數同比分別下降27.6%、54.7%、13.2%。
2017年以來 累進式執法
第一次教育
第二次警告
第三次及以上處罰
2020年7月13日起取消累進式執法
依據現行交通法律法規予以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