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梦想盒子”,让梦想开花

人民网记者 董志雯 实习生 孙佳雯
2025年07月23日14:37 |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小字号

7月16日下午,暑气正盛。年逾九旬的复旦老教授陈爷爷,缓缓推开了“梦想盒子”的门。来这里聊聊、歇脚已成为他和老友的习惯。

在上海市杨浦区国顺路与政修路的交界处,这栋老建筑正吐纳着新的呼吸。它就是名为“梦想盒子”社创中心的街角驿站,同时也是复旦国际创新人文社区党群服务站。

位于街角的“梦想盒子”。人民网记者 董志雯摄

此前,这一区域曾是一家川菜馆,给周边带来油烟、噪音等问题,令不少居民“头疼不已”。面对群众的呼声,五角场街道坚持问题导向,广泛征求各方意见,最终决定对这一空间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如今,这个街角被更新为“梦想盒子”,将过往的喧嚣净化为温馨的生活日常。

“杨浦的土壤让年轻人敢于尝试新的事物,让我们的想法开了花。”主理人薛阳说,当初她读书时所尝试做的公益项目,从最初的一个小花园发展到三个,再从 “梦想小院” 成长为 “梦想盒子”。这一创业项目正是杨浦校区社区融合的最佳见证。“当我把想法告诉居委书记,他振臂一呼,邻里齐力协助,最终让这个‘梦想盒子’成为链接各方资源的超级连接器。”

谈到“梦想盒子”,五角场街道党工委书记秦恒很有感触,“它为有梦想的年轻人、社区达人提供了平台,通过交流互动、融合共建,将“五区”(商区、园区、校区、社区、营区)的资源充分联动起来,助力社区建设,激发更多创新火花。”

与国顺路400弄小区一墙之隔,与国年路102弄隔路相望,与复旦南校区几步之遥,“梦想盒子”成为社区、街区和校区融合的枢纽。这个两层的建筑里,藏着七个“小盒子”。每个“小盒子”有不同的功能,它们都见证着社区的活力。

“梦想盒子”的七个分区。人民网记者 董志雯摄

一层名为“烟火人间”,处处洋溢着触手可及的温度。“能量盒”里,咖啡机氤氲的热气中,或许能遇见志同道合的邻居;“创客盒”的架子上,哪吒脚踏风火轮的3D打印模型与手绘的贺卡、便利贴并存,人们能在这里找到展示巧思的窗口。

“创客盒”中摆放的哪吒3D打印模型 孙佳雯摄

此外,还有绿意环绕的“氧气盒”、自由共享的“百变盒”和支持自媒体创作的“星光盒”,这些各具特色的空间彼此呼应,共同编织成社区最鲜活的“烟火图鉴”。

桌椅可自由组合的“百变盒”。孙佳雯摄

走上台阶,通往更静谧的所在——“精神原野”。“墨水盒”为学生提供了自习的场所,“话匣盒”则是多元思想碰撞的角落,讨论声很轻,但回声很长。

供学生自习的“墨水盒”。孙佳雯摄

谈及未来,薛阳充满希望。“我想打造一个连接、共创、成长的社区共享空间,通过多功能场景融合,激发居民参与、促进邻里互动、支持小微创新,成为装载社区梦想的‘容器’。”

当每个普通人都能在公共空间里找到自己的影子,当微小的梦想都能在共享平台上获得生长的养分,当不同年龄、职业、文化背景的人们愿意为同一个空间驻足,城市便有了温暖的心跳。

手作咖啡和居民自制的编织物。孙佳雯摄

“梦想盒子”并不华丽,但它足够温暖;它不宏大,却充满可能。所谓城市的幸福密码,从来都藏在无数个“梦想盒子”般的细微处,藏在人们推门而入时脸上的笑意中,藏在每个“小确幸”正在成真的路上。

(责编:沐一帆、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