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桨板热"成户外运动新时尚 背后安全隐患多

申城“桨板热”安全隐患多
夏日酷热难耐,不少市民将目光投向了“水”,各类水上运动成为市民夏日休闲首选项。在社交媒体平台,“桨板”无疑是夏日户外运动新时尚,一块充气板一柄桨,清晨或傍晚直接在公共水域开划,“清凉”“新手友好”等关键词吸引了一大批水上运动“小白”加入其中。
记者发现,比起公园等有专业设备租赁点和人员看管的游玩场所,一些“野生”水域更受桨板爱好者的青睐,如杨浦区新江湾城公园外的河道水域、松江区广富林公园附近水域等,不少人自带桨板前往,在社交媒体上也有不少“上海桨板免费下水点”分享帖。
一项具有一定专业性的运动成为市民夏日消暑新宠,其背后是否有安全隐患?记者前往实地调查。
非官方租赁缺乏规范
目前,上海开展桨板运动的水域主要有两种:一种以公园水域为主,通常设有官方租赁点,如新江湾城公园和长风公园都有桨板和皮划艇租赁点,只能选择租赁公园官方桨板,不能自带桨板下水;另一种则是“野生”河道,通常由桨板爱好者探索后作为固定线路分享在社交媒体上,可自带桨板,自由划行。
以新江湾城公园为例,公园内有一家名为“指向轻艇会”的俱乐部,码头竖立着“请勿私自下水,违者后果自负”的警示牌以及应对落水、中暑、极端天气的应急预案告示,公园水域附近也有工作人员持续巡逻。工作人员告知,没有桨板基础者要报名参加相应课程,由教练带领学习动作,在公园内水域划行;有相应基础的人,可直接租板划行。
周末的新江湾城公园热闹非凡,站在码头往水域眺望,两侧水面上同一时间有20多块桨板,板上人的划行姿势各异,有人救生装备穿戴齐全,也有人一杆划桨赤膊上阵,这让人心生疑惑:这项运动没有防护规范吗?事实并非如此。原来,附近还有两三家非官方的桨板租赁店铺,生意极为红火,周末的桨板租赁甚至需要提前两天才能约上。这些店铺相较于公园内的官方机构价格便宜,同时没有任何安全方面的审核。
记者随机找到其中一家桨板租赁店,租赁全程没有签订任何协议,微信付款后就拿到了桨板。店铺人员协助记者穿好救生衣,将安全绳两头分别系在桨板和救生衣上,并叮嘱道:“千万不能脱下救生衣。”当记者询问是否能站立时,对方表示,“自己尝试站立有很大概率落水”,并推荐新手以坐姿划完全程。随后将桨板放入水中,示意记者可以开始划行。相较之下,市民更青睐这类非官方租赁的原因可见一斑。但倘若发生意外,可以想象后续的维权并非易事。
记者从店铺后面的一处“野生”下水点入水,尝试后发现,作为初学者,所有的动作技巧,比如控制前进后退、桨的入水角度和发力方式等,都需要自己在划行过程中慢慢摸索。换句话说,这项运动本身具有一定门槛,如果没有通过课程系统学习桨板技巧,租赁桨板也不会得到详细的指导。在附近观察一阵就能发现,无法控制方向撞上岸边草丛、切换姿势不慎落水、多条桨板相撞等,在这片水域都时常发生。
在网友的分享帖中,不乏不穿救生衣、不系安全绳站在桨板上的照片。实测发现,要拍出这种看似“美观”的照片,隐患重重。一位桨板运动爱好者告诉记者:“入门桨板,落水是第一课。”但如果不规范穿戴救生设备,这项运动的危险性无疑会增加。
在悠方购物中心东侧水域,记者便目睹了一场落水事故。两名儿童同时坐在一块桨板上嬉戏打闹,扑通一声,坐在前面的儿童落入水中,然而两人毫不在意,一个在板上,一个在水中,继续打闹。在这片水域,拖家带口、携宠出游的市民不在少数,仅记者停留的1个小时就有不下5人落水,落水后上板并非易事,流动的河水、湿滑的充气板,在记者的视线范围内,有人尝试了七八次都没有成功上板。
这引出了另一个问题:落水了,怎么办?根据租赁处工作人员的描述,依靠身上的安全绳,落水后和桨板也不会分离,能够通过臂力攀上桨板回到水上。但当天记者也看到有市民划桨板,根本没系安全绳。运动风险在这些防护疏漏处陡然增大。
热门“野生”线路险象环生
新江湾城公园附近的环线无疑是上海最热门的一条桨板线路,位置在市区、环线方便停靠、河水流速慢等优点吸引了不少初学者。
这条环线途经悠方购物中心东侧、安徒生童话乐园、观鸟岛基地、新江湾城公园,全程约4.5公里,其中悠方购物中心东侧是桨板爱好者推荐较多的下水点,周末下午5时左右,岸边就有不少市民开始为桨板充气。从这里下水,需要从殷行路上的经二河桥两侧沿着被踩秃的小土坡走下去,由于岸边都是草丛和土地,很多人选择在岸上的水泥地充气并穿好装备,随后抱着桨板沿着土坡慢慢走向岸边。在环线上,除了新江湾城公园码头之外的下水点都是“野生”的,划行过程中能看到不少从高处路面到河岸被踩出的小路以及被破坏的铁栅栏。
全程4.5公里的划行中,记者注意到,几乎每隔一段距离就能看到“水深危险,请勿靠近”的警示牌。但在公园水域,这一指示牌变成了“水深危险,注意安全”,用语的区别或许有所提示,新江湾城公园内的水域,在有教练教学及工作人员巡逻的情况下,市民游客可以下水游玩,而在其余“野生”水域,管理部门不建议下水。
实际上,河道内热闹极了,周末时桨板拥堵,同时还有野泳的大爷和坐在岸边垂钓的人,稍不留神就会“撞车”。“喂喂喂”,划到观鸟岛附近,有一位垂钓者大喊让记者避开钓钩和鱼线,但因为记者操作并不熟练,桨板还是直直朝着垂钓的鱼线冲去,垂钓者只能迅速拉起钓竿错开桨板。记者刚从此处“脱险”,前方就出现一个游泳的大爷,大爷看到桨板迅速往旁边避让,而记者担心会误伤游泳者,只能高举划桨任由桨板漂流,不一会儿就撞进了岸边水草丛,可谓是“板在囧途”。
划完环线全程需近两小时,过程中需要穿过大大小小数个桥洞,有的桥洞高度较矮,跪姿划行通过时桥与头顶没有多少距离,划桨也难以施展开,有的桥洞两侧的小洞是“死路”,划到尽头是生锈的铁丝网,只能尝试调头折返。而划行途中有不少河道交叉口,不熟悉路线也容易迷路。而且下午5时30分后开划,至后半程时已经完全天黑,除了新江湾城公园管辖水域外,其余水路缺乏照明设施,辨别方向和识别障碍物都较为困难。
水上运动逐渐普及是好事,它不仅能强身健体,也为夏日生活增添欢乐。但桨板这类本身有门槛且有一定危险性的项目,参与者一定要将“安全”放在心上,做好防护措施。同时,即使在“野生”水域,相关部门也应监督和巡查,及时劝阻水上不安全行为,为市民参与夏日水上运动筑起安全防线。
(来源:解放日报 见习记者 师梦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