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铁13号线芳乐路-季乐路上行线顺利贯通

申通地铁集团介绍,搭载智能决策“大脑”的数智盾构已在上海轨道交通13号线季乐路站接收井成功完成接收。升级后的数智盾构的关键突破在于,首次高效、稳定地实现了隧道施工“推-拼-运”(推进、管片拼装、物料运输)三大核心作业环节的全流程自主运行。隧道全线质量优异,标志着我国盾构法隧道施工迈入以智能决策为核心驱动力的数智化新阶段。详见↓
该数智盾构由隧道股份上海隧道城建装备按智能盾构2.0标准设计制造,承担了13号线西延伸芳乐路站~季乐路站区间上行线隧道掘进任务,其成功贯通的466米隧道,是具有稳定态全面自主掘进/拼装能力的智能盾构2.0技术体系的首次完整工程应用。
本项目盾构机,具备三大特征。
一是自主驾驶,跨越经验依赖。集成掘进开挖控制、盾构姿态控制、同步注浆控制及盾尾油脂控制等多项自主控制能力;
二是自主拼装,实现毫米级精度。管片拼装机系统加载了i—SEE智能模块后升级为拼装机器人,实现自主辨识、抓取、拼装,视觉识别及末端动作控制精度均≤1毫米;
三是物料自运输,保障连续施工。无人驾驶电机车+自动单梁+自动喂片机实现井下物料自运输。
实际应用中,盾构自主施工状态下“推进、拼装、运输”各环节衔接流畅,通过AI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为盾构施工提供更科学、智能、精准的决策支持,降低了传统施工中人为因素波动对质量的影响,从而大幅提升施工质量、保障施工安全。施工中共完成389环/2334块承插式接头管片拼装,实际定位误差≤2毫米,盾构机姿态均控制在±25毫米范围内,成型隧道轴线和椭圆度满足设计要求,全线无渗漏。
智能盾构技术体系1.0/2.0是按申通地铁集团引领规划,依托上海市国资委企业能级提升计划展开的大型科研项目,为业界所瞩目。施工中先后迎来过包括长三角土木学会联盟、上海市建委科技委等多个学术机构的参观、指导,多位业内专家给予肯定并提出了进一步建议。
目前,采用普通接头管片的2号机已进入全面自主施工阶段,可望进一步提高施工速度,逐步完善技术细节,为早日全面推广智能盾构技术、提升轨道交通工程质量水平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更为将来超大超长隧道施工提供不可或缺的保障。
资料:申通地铁集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