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18家市级国有文艺院团亮出哪些新剧目、新计划?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2024年,上海18家市级国有文艺院团演出10366场,较上年度增加796场,增幅8.3%,演出收入3.67亿元,线下观众341.66万人次。1月22日,一年一度的上海市级国有文艺院团“一团一策”考核在中华艺术宫举行,院团当家人围绕创作、演出、管理三大指标体系总结2024年,亮出2025年最新计划。
文旅商体展融合显新意
深化文旅商体展融合,上海国有文艺院团动足脑筋。在获得“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等一系列奖项后,上海原创杂技剧《战上海》2025年进行文旅驻演版再创作,计划5月落地。《战上海》驻演将结合展陈、赏析、党课等,实现红色题材文艺精品与文旅产业双向赋能。
上海越剧院联合哔哩哔哩、“一台好戏”公司、大光明文化集团制作环境式越剧 《长歌行》,计划6月底与动画版《长歌行》同期亮相,同频共振,互相引流。
《战上海》将进行文旅驻演版再创作
以“SEE YOU IN SHANGHAI上海见!”驻演品牌为契机,“演艺型商业综合体”新模式横向发展商品授权和空间授权,纵向突破文商旅产业壁垒,拓展消费市场边界,实现零售、餐饮、酒店、展览深度融合。2025年起,《繁花》《爱情神话》《英雄联盟》《超沉浸制造局》等大IP有望撬动静安张园、武宁路梦立方、上海宾馆、锦江迪生等标志性商业综合体,提高演艺产品文化附加值,实现演艺行业的高效变现。
《爱情神话》将再次“闪”进张园
传统文化在文旅商体展融合中绽放新光彩:上海京剧院联手中国邮政,计划在京剧传习馆打造京剧主题快闪店;戏曲儿童剧 《大圣》将在上海淮剧团筱文艳演艺厅驻演;上海评弹团在今潮8弄、外滩源、陈云纪念馆、新场第一楼书场、松江广富林、光明之城等旅游地标及沪上点心名坊王家沙、南翔馒头店、上海老饭店等餐饮名店推出高质量定制演出,提升海内外游客旅游体验。
在申城各大地标,观众有望邂逅上海“国家队”最新表演。上海交响乐团策划与上海植物园合作举办情景式演出。上海爱乐乐团利用团部办公地百年老洋房,与国际一线知名品牌开展艺术跨界活动。上海滑稽剧团打造全新《欢迎入戏》系列沉浸式互动演出,积极探索与周边商业环境深度融合的可能性。
首演新剧目月月见
2025年,上海市级国有文艺院团继续以演出为中心环节,持续提升创演能级,观众每个月都可以看到上海原创新剧目。以竹林七贤的嵇康为主人公昆剧《思旧赋》、红色题材话剧《诺曼底公寓》、舞台剧《繁花》第三季、音乐剧《风雪山神庙》、音乐木偶剧《花儿与少年》、轻音乐剧《上海的一天》均计划在年内首演。
2月12日至14日,杨婷娜、李旭丹主演越剧《重圆记》将率先亮相。同月,以灵蛇为主人公的亲子说书场《如意记》计划首演。3月28日至30日,新古典国风歌剧《梦华录》首演。4月,《春江诗情——上海歌舞团国学诗词原创舞蹈诗歌剧场》将登陆第40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6月,儿童剧 《哇! 布老虎》讲述文化传承、友情与成长。7月,芭蕾舞剧《百合花》将亮相上海大剧院,打造浪漫、抒情的当代红色题材精品。9月,芭蕾舞剧 《十二木卡姆》将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首演,结合新疆舞蹈、民俗元素挖掘木卡姆的动人故事,10月至11月亮相新疆。9月首演的还有红色题材歌曲《战鼓》《集结号》。国庆期间,滑稽戏《七十二国房客》展现上海都市风貌。11月,传统文化题材民乐作品《诗的国度》、淮剧《满庭芳》将首演。12月,红色题材交响合唱组曲《新旅》试演。
台前好戏不断,幕后创作如火如荼。京剧小戏《你的名字》深入开掘龙华24烈士之一殷夫的事迹,扩展为大型剧目《孩儿塔》。作曲家龚天鹏以李清照《夏日绝句》为背景创作唢呐协奏曲《绝句》,刻画晚年李清照深沉爱国之情。上海交响乐团计划委约青年作曲家梁皓一创作以环保为主题的交响乐作品《树》,展现新时代 “两山”理念实践成果。京剧《千秋妇好》、昆剧《太和正音—故宫昆曲萃集》(第二季)、沪剧《第二书记》、淮剧《烽火小先生》将在2025年完成剧本初稿。话剧《赶时间的人》启动创作孵化,聚焦基层劳动者的“诗和远方”。
创演量质齐升的2024
2024年,上海市级国有文艺院团迎来创作演出双丰收。京剧《龙潭英杰》,淮剧《火种》,话剧、评弹全本《千里江山图》传承红色基因。沪剧《苏河十八湾》、交响乐《新时代》书写火热的现实生活。舞剧《李清照》、京剧《武帝刘彻》、昆剧《太和正音——故宫昆曲萃集》(第一季)、儿童剧《嗨!小石狮》弘扬传统文化。杂技剧《天山雪》获中宣部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民族歌剧《义勇军进行曲》等35部(折)市级国有文艺院团作品入选中宣部、文旅部创演片单。安平、吴双、严庆谷入选“新时代中国戏剧领军人才”,阮继凯获第十三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新人奖”。
民族歌剧《义勇军进行曲》受到大学生们欢迎。
2024年是业态创新融合的一年。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演出超700场,其中上海驻演145场,成为新时代海内外演出场次最多的红色经典。《永不消逝的电波》与杂技剧《战上海》入选“2023全国演出市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十大精品演出项目”,《时空之旅》《不眠之夜》入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优秀演出项目”。国风音乐现场《海上生民乐》完成第五轮驻演,总场次达125场。沉浸式沪剧《日出》打造文旅驻演新地标,首轮演出稳居戏曲艺术热销榜前列。上海民族乐团《零·壹|中国色》国乐与AI音乐会实现科技助力传统文化破圈。上海评弹团在抖音定期直播,3个月吸引超4000万人次观看。
各院团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通过打造“社会大美育课堂”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质,2024年下基层演出3398场,学生场演出607场。上海杂技团、上海轻音乐团、上海木偶剧团、上海歌舞团、中福会儿艺剧院远赴新疆,丰富多样的互动活动覆盖当地近20万观众。
2024年世界各地响起上海之声,上海民族乐团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委内瑞拉以海派民乐传播中华文化,上海爱乐乐团在瑞典奏响《红旗颂》。全本《牡丹亭》(精华版)赴法国波尔多、巴黎巡演。芭蕾舞剧《茶花女》亮相澳大利亚,见证上海与昆士兰州友城结好35周年。上海评弹团在日本开展组曲《东渡》巡演,“文化出海”风正帆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