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服务老年人,浦东新区探索推进智慧陪诊助医服务
年近八旬的何阿伯身患多种疾病,经常需要前往医院治疗、配药。然而,看似简单的就医,对于没有子女且老伴同样体弱多病的他来说,却是一件不小的难事。“一个人去医院,就怕路上出点什么状况,很不安心。”
浦东新区老年人口多,就医服务一直是老年群体的核心刚需,但一些老人面临自身行动能力有限、医疗资源紧张、子女工作忙碌等多重困难。为此,新区民政局统筹多方资源,打造“浦老惠”智慧陪诊平台,在全市率先实现智慧陪诊助医服务落地,助力解决老人“看病难”的问题。自今年6月上线截至11月底,“浦老惠”智慧陪诊平台已服务老人813人次。
服务范围覆盖全市各家医院
今年上半年,新区民政部门开展了以“社区养老热力词”为主题的专项调研,覆盖全区36个街镇2480名老年人,了解到“陪诊师”位居十大热力词首位,涉及帮助预约挂号、排队领药、提供心理健康指导和康复训练等服务需求。
调研发现,老年人尤其是独居高龄老年人的陪诊服务需求空间较大,排名前三的服务需求分别为“挂号”“协助就诊”“缴费”。而当前现有的陪诊服务专业程度不高、收费标准不一,并且缺乏有效监管。
为积极应对和满足陪诊助医这项需求,新区民政部门统筹多方力量,推出了浦东新区智慧陪诊助医服务,依托“浦老惠”线上服务平台以及线下服务机构共同开展,针对60岁以上、不同年龄段、不同情况的老年人,以市场化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形式提供服务。
护仁(上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下属的安老护颐(上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是线下服务机构之一。公司负责人张燕告诉记者,公司目前有全职和兼职的医护陪诊师近400人,还配备了专业的非急救转运车辆。“我们的陪诊师持有相应的护士资格证,掌握医学常识和急救常识,能够在陪诊过程中确保老人的安全。”
据她介绍,需要陪诊服务的老人,可以通过“浦老惠”微信小程序、“随申办”浦东旗舰店或者热线电话,提前一天预约,陪诊助医的服务范围覆盖全上海的各家医院。“老人可以选择在医院与陪诊师碰头,也可以选择在家碰头,由陪诊师陪同前往医院,或者选择搭乘转运车辆前往医院。”
“这点亲儿子都做不到”
今年77岁的何阿伯,家住在周家渡街道。由于他患有眩晕症且腰椎不好,还曾因为肿瘤开过刀,因此需要经常去不同的医院就诊、配药。然而,何阿伯没有子女,老伴身体也不好,因此出门看病成了大难题。
“有时候只能麻烦弟弟,但弟弟年纪也大了。”何阿伯告诉记者,“如果自己一个人去,要戴上腰套、拐杖,还要担心路上会不会出意外。之前有一次,一个人去医院的路上就突然头晕、呕吐。”
得知浦东新区有智慧陪诊助医服务后,何阿伯已经多次使用。“陪诊师会按照约定好的时间来小区跟我碰头,然后一起坐车过去。有了陪诊师,路上我就放心了,在医院也能省不少心,他会陪着我去找各个科室、做检查,帮我排队、缴费、拿药,最后再送我到家。”
家住金杨新村街道的马阿姨也体验了陪诊。由于患有梅尼埃病,她很容易出现眩晕的状况,此前去看病都要儿子陪同。“儿子平时工作也忙,每次去看病要他请假,很不方便。”她说,“所幸有了陪诊服务,不用麻烦他了,而且说实话,陪诊师比他还要细心、耐心,女性陪诊师甚至还会扶着我去洗手间,这点亲儿子都做不到。”
加快养老服务数字化转型
金桥镇、老港镇、花木街道、北蔡镇、康桥镇和潍坊新村街道是新区首批试点智慧陪诊助医服务的街镇。张燕告诉记者,从近半年的情况来看,使用服务的老人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或许随着这项服务知晓度的提升,其他区域的老人使用率也会有所提升。”她说。
新区民政局表示,将通过宣传科普、分享案例、实际体验等方式,增加老人及家属对陪诊助医服务的知晓度、认可度和信任度。此外,接下来还将利用长护险站点、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微日托空间等资源,新增6个线下点位,涉及北蔡镇和高桥镇。
为了有效监管陪诊助医服务,保障服务水平,新区民政局还设立了陪诊助医服务准入准出机制,实现陪诊师经资质审核后持证上岗以及设置服务结束后第三方测评满意度制度,确保得分高的优先派单、得分低的少派单甚至不派单,形成良性竞争氛围。
据悉,新区民政部门还联合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新金桥养老和护仁养老等具有专业资质的社会服务力量,按照市级陪诊师培养目标及培训方案,从综合素养、专业知识、服务规范等方面提出细化要求,培养适应行业新趋势、养老新模式的陪诊师,推动陪诊服务专业化、规范化,目前已储备持证陪诊师超500名。
智慧陪诊助医服务不仅打通了居家老人与医疗机构的通道,同时也是新区建设智慧养老应用场景的一次拓展。新区民政局表示,打造智慧陪诊助医服务体系,既是提高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有益探索,也是加快养老服务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内容,期待未来该项服务能够在全区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不断完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努力让更多老年人有幸福美满的晚年。
(来源:浦东发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