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彩临港人|为新片区“小岛”筑起一条跨海生命线
——记小洋山门诊部医务团队
小洋山岛位于杭州湾喇叭口的外缘,四周海域辽阔,风景秀丽。随着洋山一、二、三、四期港口运营发展,小洋山岛上的企业职工人数迅速增长。
岛上的车多了、人多了,医疗服务的缺口愈发明显起来。最令人担心的还是那些事故所引发的急救需求——经测算,一辆救护车从距离最近的惠南镇或芦潮港出发到小洋山岛接上重伤人员,再驱车到距离最近的三甲医院,需要两次横跨东海大桥,最短用时也要一个半小时——对于伤者而言,等待救护车的一分一秒都十分难捱。
自2005年一期码头开港,洋山港发展的速度很快。历时19年的发展,48家单位入驻港区的小洋山岛,近万名职工或常驻岛上、或每日从32.5公里长的东海大桥上往返;平均每天还有两万辆集装箱卡车进出。岛上餐饮、住宿都没问题,唯独就医看病太不方便,尤其是突发疾病和交通事故,紧急救护跟不上。
4天建起门诊部,有一种速度叫临港速度
虽然多方呼吁在岛上设置医疗机构,但小洋山岛十分特殊,医疗设点阻碍重重,小洋山岛的特殊性令医疗设点之路“不好走”:虽然洋山港由上海市投资建设,但小洋山岛的属地管理权归浙江省所有。按规定,在小洋山岛建立医疗服务站,必须经浙江省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再加上场所、医务人员编制等问题需要协商,因此,无论是企业或是地方政府都难以“单枪匹马”地解决这一问题。
在小洋山门诊部项目开展之前,临港院区副院长邓志锋带领团队赴小洋山岛对接职工就医问题和医疗需求,实地查看现场条件并制定实施方案。8月6日,带领医疗管理骨干组成15人筹建管理团队,再赴小洋山岛与驻岛企业研究确定具体建设要求。
8月7日——门诊部建设第一天,上海第六人民医院临港院区副院长邓志锋带领临床、护理、医技、管理30余人的现场实施专班,在驻岛企业盛东公司大力支持下,在灰尘漫天的施工现场,制定“边谋划、边部署、边实施”的工作思路,有条不紊、快速高效地展开筹建工作。结合前期设置方案,明确各诊疗区域场地改造装修要求,确定抢救室、检验科、药房、放射科布局改建要求。
8月8日,上海六院召开专题研讨小洋山门诊部工作进展与筹建要求。医院即刻启动医疗物资紧急采购、调配工作,完成671件设施设备的调配;完成所有计算机设备的调配与程序安装调试。
屋漏偏逢连夜雨,受超强台风“利奇马”影响,9日中午-10日将出现明显降雨和大风,东海大桥封闭,全岛人员撤离。“我记得8月8日下午,邓院长部署即刻启动物资紧急转运,超强台风也没能挡不住我们的脚步,保障整体筹建顺利进行,确保不延误按时开展诊疗业务。”市六东院门急诊部副主任李少杰回忆到。就这样,截至台风来之前一晚的23时,团队顺利完成医疗物资提前转运。此后,邓院长亲自带领团队选派医、技、护骨干力量组成医疗团队,确保6名医务人员全年无休驻守小洋山岛。
在众人拾柴的努力下,沪浙携手合作,相关部门、企业、医疗单位齐心协力,以立查立改、务求实效为要求,上海市六医院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上海市卫健委、申康中心指导意见,40余名职工夜以继日地投入到紧张繁忙的筹建工作中,即便其间遇超强台风利奇马小洋山封岛这样的“小插曲”,也仅用时四天,最后于2019年8月12日,在岛上建成一所500余平方米、环境优美、设备设施齐全的三甲医院门诊部,实现“岛上有医”。自此,一条跨海生命线从陆地延伸到洋山港。
从患者的笑容看到小洋山门诊部的意义
“由于岛上许多职工从事生产作业工作,因处理创伤来就医的情况就比较多;此外,一些常见病、多发病也是门诊部主要处理的疾病种类,比如高血压、关节劳损等。”李少杰介绍,外伤患者在现场紧急处理后,被转运至市六医院临港院区进一步治疗。
目前,小洋山门诊部共备有400多种药品,其中四分之一为急救药。“遇到没有备药的情况时,患者可以先前往门诊部预约,第二天就可取药。”李少杰表示,根据患者数据的不断调整,小洋山门诊部也会适时调整药品结构,以满足患者需求。
往返80公里、1.5小时——这曾是1万多名小洋山岛职工的求医成本。盛东公司保洁工张秀红,门诊部开业后的第一名患者。那天是开业的第二天,她在工作中不慎扭伤腰部,导致行动困难。她被送到门诊部之后,及时地得到了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医生、护士对她千叮咛万嘱咐回家后如何养伤,对此,她极为感激再三道谢,翘起大拇指称赞道:六院医生了不起。看见阿姨脸上笑容时,才真正体现了小洋山门诊部的意义所在。
家住小洋山岛沈家湾码头的患者老孙,小腿外伤后肿痛两个半月,因活动受限要家人扶着才能走路活动,为了尽快治好病,他赶路来到40公里以外的临港六院骨科诊治。经检查诊断,老孙的左小腿外伤伴异物残留与局部感染,骨科医生建议其住院治疗,但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住院费用较高,老孙还是决定往返医院进行换药治疗。
当天返回沈家湾的路上,老孙得知市六医院在小洋山开设门诊部的消息,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来到门诊部看诊。经值班李医生诊疗,因外伤感染处炎症明显,予以切开引流取出异物,补液抗炎消肿等对症治疗。当天上午完成输液后,李医生再次叮嘱他伤口注意事项,临行前,老孙激动的对李医生说,“市六医院的专家到小洋山,我们当地老百姓看病方便、放心多了”。
现在每天过来换药,老孙从沈家湾码头骑电瓶车15分钟就能赶到,上午清创换药、输液后,中午就能回到家。经过连续三天治疗,现在老孙的腿部伤口红肿消退明显,疼痛也基本消失,现在他能自己走路离开诊室。“以往我到临港六院去看病,光是往返车费、过路费、油钱就要花费200多块钱,还要请假花费一整天的时间,这样治疗一个星期我就节省了1000多。现在我早上过来中午就能回家吃饭了”,老孙感慨万分。
在小洋山岛工作的杨先生,因胸闷、胸痛由工友送至小洋山门诊部,小洋山门诊部当班急诊医生立即予以心电监护、吸氧,完成初步检查后,考虑心梗建议迅速转送至临港院区手术治疗,为急性胸痛患者与病魔抢时间、救生命的场景又一次上演。经过与患者商量同意后,协助联系120洋山急救分中心将患者转至我院临港院区急诊。最终,杨先生救治的“门球时间”控制在60分钟以内,临港院区医疗团队再一次跑赢死神,最大程度保护了心脏功能,术后转入CCU进行监护生命体征稳定,没有出现心衰、心律失常等并发症,顺利康复出院。
事实上,小洋山岛上的门诊部不仅解决了1万多名职工的就医难,小洋山岛和嵊泗、大洋山等周边岛屿居民、过往货运船员也都能因此受惠。
就医服务不断改善,医疗内涵持续得到提升
自建成以来,小洋山门诊部接诊患者累计1.3万余人次,开具药品处方1.2万余张,开展各类检查与治疗0.4万人次,举办各类大型义诊近10次,累计受益驻岛职工0.3万余职工,充分发挥“门诊部-临港六院-徐汇六院”的急救联动协调优势,为近百名驻岛急救患者提供紧急医疗保障。
“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为更好服务驻岛企业与员工,服务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上海市六医院领导团队一行又一次登上小洋山,对小洋山门诊部的运行情况开展深入调研,通过实地查看,与驻岛企业单位代表座谈,从一线职工的“七嘴八舌”中“捕捉”改进和完善小洋山门诊部医疗服务的有效举措,医院相关部门立即调查研究,提出提升医疗服务能级的工作方案,推进小洋山门诊部建设从“有”向“优”。
大型机械司机、船员长期驻岛,易引发各类职业病、腰肌劳损、听力损伤、前列腺疾病等,市六医院在小洋山门诊部开设驻岛专家专病门诊,涵盖骨科、内分泌科、耳鼻咽喉科、针推伤科等十余个科室,每周轮流坐诊,通过洋山党建联建平台做好出诊信息预约与宣传。
一方面上岛义诊安排“季度巡诊”,结合市六医院的医疗优势学科,为驻岛职工提供常见病慢性病与疑难复杂疾病的健康咨询。另一方面安排健康科普宣教“周周讲、送上门”,针对长期驻岛常见职业疾病、感染防治、健康管理等,每季度科普宣教覆盖驻岛企事业单位,服务全岛健康。
为加强医患交互性,医院还上线了六院洋山公众号,建立小洋山门诊部微信公众号“洋山医心”,功能涵盖就诊安排、信息查询、门诊介绍等业务服务,包括普通门诊、专病门诊、义诊科普、地址导航、药品目录等10项服务内容。扩大公众号的宣传影响力,通过海报、单页、驻岛单位党建联建平台等形式,做好专家信息、药品信息等服务信息宣传,推广常见职业病健康科普知识,打造医患沟通的线上渠道。
此外,医院还不断提升健康管理、急救联动服务,充分调研驻岛单位与职工的体检需求,争取为洋山驻岛单位提供更多的、更加优质的健康体检服务,为驻岛职工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针对健康体检后的报告解读,安排专家上岛提供现场讲解。加强小洋山门诊部与医院之间的急诊急救联动,提升突发疾病、紧急外伤的救治能力,加强小洋山门诊部急救模拟演练,切实为驻岛抢救患者争取“黄金时间”,为洋山港北侧五期开发提供有力保障。
小洋山门诊部只是千万件民生事中的一件。“下一步,六院将继续重点关注洋山港职工就医诉求,持续提升小洋山门诊部医疗服务能力,为驻岛职工谋取更多健康福利,为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高质量创新发展,筑起生命健康的绿色屏障,为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贡献六院人的智慧和力量。”李少杰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