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城市 上海实践丨观念“破墙”联合“团购” “三委联办”探索物业联合招标新路径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今年是人民城市理念提出5周年。5年来,上海围绕这一命题,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打造人民城市的“上海窗口”。
即日起,人民网上海频道推出“人民城市 上海实践”走进街镇系列报道,深度发掘上海深入探索超大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新路鲜活案例,展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生动图景。
物业服务企业作为住宅小区业主聘请的“管家”,是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单位“三委联办”顺畅运作中的重要一角,对小区治理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虹口区凉城新村街道面对辖区内小区物业服务普遍“小、廉、低”的天然劣势,在凉六居民区率先探索党建引领“三委联办”“联合物业招标”的新路径,打破物业管理的物理空间,促进小区物业服务步入“居民满意、品质提升、质价相符”的良性运转轨道。
凉城新村街道是售后公房占比较高、商品房占比较低的老式居住型社区,辖区内小区物业服务普遍呈现区域面积小、物业收费廉、企业星级低的状况,共有住宅小区58个,其中小区面积低于3万平方米的就有32个,占到了总量的55%,而3至5万平方米的小区有10个,体量小、底子薄决定了单一小区市场行业吸引力较弱,导致物业服务企业呈“散”状态势,小区治理陷入物业管理成本高、服务能级低的恶性循环。
深入调研,把脉小区治理症结
为从根本上打通小区治理中的物业管理瓶颈,补强“三委联办”中的关键弱环,凉城新村街道党工委坚持党建引领,探索破解物业管理瓶颈的新路径。以凉六居民区为例,由三个袖珍小区组合而成,采取联合“团购”的方式选聘物业服务企业,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这在全市住宅小区中尚属首次突破。
调研发现,凉六居民区由三个相对独立的小小区组成,三个小小区情况各有不同,星苑小区属售后公房,凉城苑、怡城苑为商品房,分别建造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体量各不相同,最小的仅1万平方米,最大的也才7万多平方米,物业费分别为1.2元、1元、0.8元。这些年小区的各项设施大多出现了破损老旧的问题,在物业费多年不变的情况下,维修难度日渐突出,居民投诉现象也逐步增多,物业与业主难以就服务和价格达成共识,物业也苦于入不敷出有了撤场意向。
党建引领,凝聚最大民意共识
面对这样的难题,街道指导居民区党总支,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核心作用,在民主协商过程中想办法、定方案,有效运用“三会”平台的议事功能,联合组织3个业委会,以保障居民利益为出发点,参与物业竞聘决策,召开党员、居民代表会议,充分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逐步形成以区房管局和街道城建中心为政策支持指导联合体,居委会、业委会商定物业服务标准,各业委会充分讨论,最终作出民主决策的“一体二委三结合”工作机制。
召开业主大会讨论选聘物业方案
做到全过程人民民主,成立了小区物业招标工作组,在不同范围牵头召开十余次会议,指导三个小区结合各自实际,分别拟定小区服务标准、收费标准,依法依规推进征询流程,在前期准备、业主大会、表决开票、企业入围、现场宣讲等各项环节,确保公开、公平、公正,引导民意最大公约数,最终表决通过了“物业联合招标”。
入围物业企业现场展示
“物业联合招标”涉及多个小区业主的意愿统一、民意表决,一方面要加深广大业主对这项创新举措的认识,理解市场规律下“物业联合招标”的优势,另一方面招标方案要兼顾好多个小区的不同利益,最大程度增大规模化效益,降低相互间的不利影响,这些都需要充分发动居民自治,开展民主协商落实。
问题导向,创新物业招标模式
面对“先提升服务还是先提升收费”的两难困境,街道在物业服务质价相符的市场规律下另辟蹊径选择“物业联合招标”,观念上主动“破墙”,从物业招标体量上求突破,引入联合“团购”物业模式,做大小区物业标的“蛋糕”,建立完善的调价机制,吸引更多品牌企业参与投标,提高物业服务质量,赋能业主优选物业企业,享受更高标准小区物业服务。
物业到岗
凉六三个小小区通过市招投标平台,成功引进了全市排名前列的品牌物业服务企业,帮助小区有了提升服务管理品质的“底气”。
物业联合招标不仅清退了广受居民诟病的原物业服务企业,还为街道辖区原先较为臃肿的物业服务企业总量“瘦身”,通过口碑相传、民意引导,改善广大业主对物业服务企业的认知,不断在辖区内拓展品牌物业服务企业的版图,持续压缩劣质物业服务企业的区域。
新物业入驻以来,凉六居民区的管理得到显著提升,小区面貌焕然一新,物业实行了强化日常巡逻、打造景观花坛、优化停车管理、启用门禁系统等一系列新举措,尤其对于小区居民广泛关注的停车问题,重新梳理校对了小区车辆名单,统一发放停车证,确保严格控制外来车辆入内,同时积极参与小区公益活动,密切了物业与业主之间的联系。党建引领下,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三委”力量发挥更充分,通过专业力量的叠加、资源的支撑,小区物业管理逐步迈上正轨。(凉城新村街道供图)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