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社会| 法治

联影牵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设立听力教育基金

产学医融合创新 携手推动听力健康行业发展

2024年08月02日16:01 |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上海8月2日电 8月1日,联影集团旗下联影微电子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在医学院设立听力教育基金,支持听力与言语康复系设立学生奖学金、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当日,该公司自主研发的行业首款医疗级助听器产品uOrigin源正式上市,全国首批100家合作网点也正式启动服务。

签约现场

签约现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耳科学研究所所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耳鼻咽喉科学系系主任吴皓表示:“我们国家听力健康行业现在面临非常重要的问题是人才匮乏,尤其是听力师队伍。交大的听力学专业培养的是未来听力学的领军人才,此次教育基金的成立将大力助推专业发展。” 据介绍,中国乃至全球听力障碍人群非常庞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21年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听力障碍人口达15亿,预期到2030年达到25亿。“其中最重要的群体是‘一小一老’。‘小’是刚生出来就听不见,每1000个新生儿里有3个听力损伤,这会影响说话,甚至可能成为聋哑儿童。‘老’年人发病率更高,60岁以上老年人听力下降的比例是75%,这其中四分之一是比较重的听力障碍,到了80岁以上,90%以上的老人听不清楚。”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谢晓凤介绍,耳鼻喉科门诊面对大量听力健康需求,其中很容易被遗忘的一个群体是中青年。这个群体听力损失问题近年来呈现爆发式增长,突发性耳聋高发。“他们面对更多社会社交包括公司、家庭等,比老年人存在更多病耻感,很多人默默在承受听力损伤带给他们的困境。”

然而,在中国,听力保护戴助听器的意识远未普及。“我国听损老人超过1.2亿,这些老人从发现听力障碍到配佩戴听器,间隔时间可长达10年,而95%的人并没有选择佩戴助听器。”联影高级副总裁俞晔珩介绍,中国助听器渗透率只有5%,对比之下,欧美发达国家助听器渗透率则达到40%。中国的助听器产业发展也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助听器90%以上市场份额由进口品牌占据,国产品牌仅占不到10%,主要分布在中低端市场,高端医疗级助听器市场100%为进口品牌。

这一方面源自公众对听力健康认知不足,许多患者和家属并不知道听力损失需要尽快干预,甚至对佩戴助听器存在病耻感。另一方面,当前行业产品和技术侧仍有一些痛点,如降噪水平有待提高、啸叫抑制仍有缺陷、康复闭环尚未成熟等。此外,专业人才缺失,提供专业听力诊断、验配与康复方面的不足,也导致了大批量“抽屉式助听器”的出现。

联影集团董事长薛敏表示:“当前,上海正通过出台实施新一轮政策举措,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创新发展。联影微电子作为首次实现从芯片、算法到整机及软件系统的源头性、全链条自主创新的国产助听器整机企业,将积极携手医院、高校以及更多合作伙伴,产学研医协同发力,打破创新孤岛,培养行业人才,共同推动产业升维发展,让更多更广泛的听障人群更早受益。”

(责编:严远、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