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各地所长,创杨浦之新!他们满载而归

为进一步跨区域整合资源、协同机制共育创新型人才,2023年杨浦区启动“新锐·扬帆”计划,联手长三角创新活力涌动的兄弟城市开展干部挂职跟岗学习。
首批选派12名干部分赴安徽省合肥、滁州、黄山三地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跟岗学习,取各地所长、创杨浦之新,以联学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杨浦与三地的情感联结、产业协作与创新交流,共建更高水平的区域发展共同体。
学习借鉴“合肥模式”,汲取杨浦发展动能
来自区科委的田适雨和区科创集团的高越前往合肥高新区跟岗学习,对合肥依托场景创新和创投基金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模式印象深刻。他们发现,围绕小微科创企业发展需求最迫切的缺市场和缺资金诉求,合肥市专门成立了全国首个场景创新促进中心,合肥三大国资平台公司则建立起“基金丛林”。高越直言,“合肥创投”的管理机制和发展经验值得杨浦国资投资平台认真地研究和思考。
“合肥通过推动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做到了‘有链强链、缺链补链、上下延链’。”来自区市场监管局的徐俊和区发改委的臧馨分赴合肥高新区和经开区的经济发展局跟岗学习。徐俊了解到,合肥高新区建设“链通高新”平台,推进产业链上下游对接、加大区内资源循环。而臧馨通过走访重大产业项目及平台发现,合肥经开区先进制造业走出了一条“龙头企业—重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其模式和经验都值得杨浦产业发展学习借鉴。

来自区公租公司的张微和杨浦滨江的孙琦分赴合肥经开区海恒集团和建设发展局跟岗学习,从合肥市的城市治理中得到启发。张微通过调研中德合作园等挖掘合肥园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经验。孙琦发现,合肥经开区南区聚焦“创新、服务、智造”,北区则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港、产、城、乡”融合发展。她认为,在杨浦滨江南段城市更新及中北段规划定位时可以参考合肥明确的上位规划和产业战略定位、日趋成熟的科创生态圈等发展思路。

从“滁州经验”中“取真经”,抢抓杨浦发展机遇
滁州市主动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机遇,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积累了不少“滁州经验”。来自区市场局的沈超、区财政局的宋挺崖和区国资公司的朴英杰三位年轻的杨浦干部也在跟岗过程中取到了“真经”。
沈超在走访调研市市场局登记注册局时,了解到滁州市市场局在持续打造“亭满意”营商环境上不断突破,全面推开“证照并销”改革,推出全国首个《证照并销服务规范》地方标准。沈超表示,回去后将进一步践行“店小二”服务理念,迭代升级悦“young”小站服务菜单,延伸服务触角,扩大政策红利辐射范围,把惠企服务送到企业“家门口”。

宋挺崖在重点研究滁州市财政局(国资委)惠企政策资金“免申即享”模式时,发现该模式有着源头上打通财政与企业数据壁垒、精准匹配企业需求、财政资金“无感化”兑付等优点。他表示,在服务企业优化营商环境上,充分运用好技术化手段,既要在宏观层面出台政策支持,也要在微观层面聚焦企业便利度和获得感。
朴英杰在走访学习中发现滁州以产业链上龙头企业党组织为牵引,将不同隶属关系的产业链行业协会、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党组织全部纳入产业链党委。滁州市定期梳理紧缺人才需求,分链举办“千企百校·智汇滁州”人才招聘专场,逐步形成“人才跟着产业走、人才围绕产业转”的良性循环。朴英杰表示,一定会借鉴好滁州的好经验、好做法,结合杨浦特色,推动杨浦12个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工作,做好产业链配套服务,为杨浦打造“1+2+3+4”创新型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出贡献。

小中见大看黄山,解锁杨浦发展密码
此次赴黄山市跟岗学习的干部,聚焦黄山干部在工作中展现出来的“大智慧”“大格局”“大动能”,解开了黄山市发展和治理的密码。
来自四平路街道的丁天顺赴黄山市委政法委跟岗学习。他说,在政法基层治理工作中,黄山干部坚持传承优秀历史文化,涌现出了“作退一步想”“歙事井然”“解忧杂货铺”等一批优秀基层治理工作经验。其中,“作退一步想”工作法被评为全国优秀枫桥式工作经验。黄山干部善于以“法治化”加持“徽文化”,书写了“德耀黄山”的“大智慧”。

赴黄山市文旅局学习的区文化馆馆长董炜在参加区县活动交流中,切身感受到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对黄山人精神品格的塑造和影响。董炜表示,黄山文旅工作态度求真务实、敢于创新,值得学习和借鉴。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等活动,充分展示近年来全国传统工艺传承发展成果,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非遗力量,同时也书写着黄山文旅的“大格局”。

在黄山市商务局跟岗学习期间,区商贸集团朱骏豪发现黄山市充分利用老字号这一优势资源,通过政府支持驱动老字号企业内生动力,指导老字号进行产品升级和跨品类延伸并进行数字化转型,帮助老字号企业创新发展,与黄山市作为全国重要旅游目的地的城市定位有机结合,扩大老字号企业对游客的吸引力,助推黄山市整体经济发展,书写黄山发展的“大动能”。
赴三地跟岗学习的干部们纷纷表示,三个月虽短,但收获颇丰,跟岗学习助其开阔了视野、打开了格局、提升了感悟,也增强了紧迫感、使命感。作为上海杨浦的干部,要坚持常学常思,努力使合肥、滁州、黄山的先进理念、优秀经验在杨浦实现异地嫁接、落地开花,为写好杨浦“人民城市新实践、创新发展再出发、重振杨浦 ‘一股劲’”这三篇大文章,为深化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来源:上海杨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