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30多米高的“扰民”水杉“瘦身”了!

2023年06月12日15:16 |
小字号

看到40余棵水杉树齐齐“瘦身”,家住广中路街道金鸿苑的汪振佩松了一口气:“今年秋天,终于不用担心落叶了!”

校园水杉给居民带来烦恼

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但对于广中路街道金属新村和金鸿苑小区60余户居民来说,大树却是他们的一块心病。

两个小区的西面是上海市体育运动学校。该校在东南围墙处栽种了40余棵水杉树,树高约30米,与金属新村和金鸿苑小区部分楼房仅一墙之隔,距离最近处不足5米。

▲红圈处为水杉种植位置

“每年秋天那两三个月,是我们最难熬的。”汪振佩一一列举水杉树给他们带来的困扰:每到秋天,大量细针似的树叶飘落至小区公共通道、居民家阳台及院子,堵塞下水道。一户居民停泊的车辆因顶窗管道被落叶堵塞,雨水反渗,修车花了六千多;落叶让居民不敢晾晒衣物。一旦针织衫、被褥被针叶粘上,清理起来是个大麻烦;水杉对采光的影响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明显。“2000年前后,金鸿苑刚刚建成时,这些树才三层楼高,如今已经比楼还高了,遮挡了不少阳光。”汪阿姨说。

该处水杉权属上海市体育运动学校,由学校负责维护。对于水杉扰民一事,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无奈:这些水杉没有合适的地点进行移栽,也不能随意砍伐,只能每年进行简单的修剪。

针对居民的投诉,区绿委办曾多次实地查看,对居民想将水杉“砍头”的诉求,根据《上海市绿化条例》规定不予支持。对于居民提出“上海其他小区有水杉修剪的前例”,区绿委办工作人员解释,根据《上海市居住区绿化调整实施办法》,对于居住区内树木生长产生采光、通风和居住安全影响的,在业委会征求业主同意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回缩修剪(即“砍头”),但影响这些居民的水杉生长于学校内,不适用该实施办法。

多方协调,积极解决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2022年11月。金属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孙艳积极利用2022年市、区“两代表一委员”第二次集中联系社区活动的机会,将居民们请到居委会,与上海市人大代表马瑜,区委政法委副书记李磊,虹口区人大代表沈明、李炎等面对面座谈。水杉扰民一事得到了与会人员的重视。

“座谈结束后,代表们一直和街道、居委沟通,想办法。马瑜代表还帮着查找相关条例,和我一谈就是一两个小时。”孙艳说。沈明代表、李炎代表分别在区十七届人大一次、三次会议上对“水杉落叶扰民”提出建议。对此,广中路街道联合区绿化市容局、市体育运动学校、金属居委等现场商谈处置措施。根据区绿容局的技术指导,在不具备移植条件的情况下,决定由街道对此处水杉采取疏枝修剪。市体育运动学校作为广中路街道区域化党建成员单位,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跨前一步、主动配合,缓解水杉落叶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

根据树木生长情况,今年5月底,街道管理办以缓解秋季落叶、提升居民楼采光为目的,统一对水杉进行了疏枝修剪。“现在走到我们这幢楼,真的比以前亮了不少。”汪阿姨站在自家一楼院子里,看着墙外“瘦了一圈”的水杉树,“修剪成这样,我们很满意了!”

▲修剪后的水杉

添绿成了“添堵”,如何破解?

当大树成为“扰民”的源头,我们应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全程参与这一事件的孙艳有很深的感触:“当居民因为条例、法规而一次次碰壁,我想,树是人种下去的,应当以人为本,提升人的生活质量,而不是相反的。”

记者在查阅相关新闻资料和与区绿委办工作人员的交流中得知,水杉“扰民”在老小区并不少见。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水杉作为一种速生树种,在小区绿化中运用较多。但也正因它生长快、秋冬落叶,在几十年后的今天给一些小区带来了采光、落叶困扰。2000年后,上海出台了《上海市新建住宅环境绿化建设导则》,对小区种植的树种、与楼房相隔距离等作了规范。目前,水杉已经很少应用在小区绿化中。

据了解,居民区水杉扰民一般有以下几种解决方式。如果扰民水杉就在小区内种植,那么由业委会牵头征求业主意见;如果种植在A小区的水杉对B小区造成影响,要么通过协调达成一致,要么由B小区出资请人修剪。如果调解失败,则可通过司法诉讼寻求解决。如果确定对水杉进行修剪,也必须按照技术规范,避免“野蛮砍头”给植物带来巨大伤害。“水杉是单轴分枝树木,即有一个直立的主轴,形态可参考甜爱路上两排水杉。如果采取回缩修剪(即‘砍头’),水杉会增加分支,大大影响它的观赏性。”区绿委办工作人员解释,“所以,对于一些居民想尽量把水杉砍短的要求,我们无法支持。”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因规划滞后给老旧小区带来综合条件落后、生活质量降低的问题,需要政府职能部门、街道、社区等各方力量集中起来,以整体规划作引领,用深入细致的居民工作、通力配合的部门协作,在“知绿爱绿”的基础上,缓解、治愈居民区这些新生“城市病”。

(来源:上海虹口)

(责编:沐一帆、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