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这位90后小伙,在愚园路上开了这样一间展览馆
作为一条网红马路,愚园路有着许多的打卡点,在愚园路上的区工人文化宫一楼,就藏着一间与众不同的“军品展览馆”,里面的展品来自一位长宁的90后职工,他将自己个人收藏的军品拿出来,在文化宫内开设了这间展馆,免费供市民参观。
步入展厅,记者便被眼前的一幕所震撼,破旧的文献资料、精致的纪念徽章、款式各异的军服......一件件军事类展品被分门别类地陈列在展厅内,每个展品和版块都配有相应的图文介绍,完全不像是一个人就能打理出来的展厅。展厅负责人姚远向记者介绍,展厅按照主题分为三个区域,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制式军服、中国共产党早期文献资料以及抗美援朝相关军品。
“这些志愿军写给家里的书信都是珍贵的原件”
“这个是百姓为志愿军出征时敲打的腰鼓”
“这张是1950年庆祝上海解放一周年的报纸原件”
......
展厅内,姚远指着这些军品侃侃而谈,每件军品的来历和故事都如数家珍。姚远告诉记者,自己是一名地铁公司的员工,虽然没有参过军,但是从小就喜欢和军事相关的物件,初中时期就特别着迷于各种军事徽章上的元素符号,而自己一步步地成为一名资深军迷和他小时候的经历有关。孩童时期的姚远家附近有一个部队,经常能看到身着帅气军装的军人,耳濡目染下解放军叔叔也成了他崇拜的偶像。
“有一次,我在部队附近一家茶叶店看见一位军人在买茶叶,当时看见他身上别着的徽章特别好看,便鼓起勇气上前问他能不能送给我,没想到他真的送了我一个。”姚远说,“现在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觉得自己挺幼稚的,因为每一个军人只有一个徽章,而当时他给我的徽章正好是他一位退役战友留下的,正是这份机缘巧合,让我走上了收藏军品的道路。”
在获得了人生中第一件藏品之后,姚远便一发不可收拾,慢慢地迷恋上了各种军事知识,后来订阅了许多军事书刊杂志,并加入军事题材的网络论坛,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自己的知识和收藏的军品越来越多。“虽然很多杂志、网站已经停刊或者关闭了,但是这些经历对我的学习和收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姚远表示,在他的学习和收藏的过程中,逐渐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些人亦师亦友,给予了他很多指引和帮助,让他逐渐从一名军迷“小白”成长为圈子里小有名气的“行家”。
因为自己的这份爱好,姚远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很多朋友在参观完他的展厅之后,还纷纷将自己家里收藏的军品捐赠给姚远用于展览。“展厅里有很多市民捐赠的藏品,这些捐赠者有军人后代,也有退伍的军人。”姚远告诉记者,“比如我们现在的‘镇馆之宝’,是一件周总理穿过的同款飞行服,展厅里的这件同款就是由一位叫孙明顺的军人后代捐赠而来,他的外公冯培祥在80多年前保存了这套飞行服。”
谈及为何要办这个展厅,姚远表示,收藏军品只是个人爱好,而在这过程中学到的军史知识,感悟到的中国军人顽强奋斗的精神才是最富贵的财富。“我希望通过展览让更多的普通人了解中国军人的精神。”为了帮助他实现这个愿望,区工人文化宫将一楼的一间一百多平米的空间腾出来作为展厅使用。
“将藏品从家里搬进工人文化宫的展厅之后,我的这项爱好便得到了升华,这里不仅为有军旅情怀的人提供了一个交流空间,对于红色教育来说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姚远说道,“为了契合愚园路红色文化双拥一条街的建设,我们后续还将在区工人文化宫的支持下,在展厅内增设一些互动体验功能,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向人们宣扬拥军爱国的精神。”
(来源:上海长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