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要闻

"五个一工程"评选 "上海原创上海出品"奖杯口碑双赢

2022年12月21日09:16 | 来源:解放网
小字号

第十六届“五个一工程”奖揭晓 扎根现实回应时代传递上海文化神韵

“上海原创上海出品”奖杯口碑双赢

■本届“五个一工程”评选表彰中,电视剧《功勋》、图书类“足迹”系列摘得特别奖,电影《奇迹·笨小孩》《攀登者》,电视剧《人世间》《超越》,杂技剧《战上海》,广播剧《黑色沃土》,歌曲《一起向未来》,图书《千里江山图》在六个门类均有斩获,上海市委宣传部再获组织工作奖

■本报记者 施晨露

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表彰决定,对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组织工作先进单位和优秀作品进行表彰。本届“五个一工程”主要评选表彰2019年6月1日至2022年5月31日首次播映、上演、出版的优秀作品,获奖的97部作品充分反映了近三年来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的丰硕成果。

上海原创、上海出品交出亮眼答卷。电视剧《功勋》、图书类“足迹”系列摘得特别奖,电影《奇迹·笨小孩》《攀登者》,电视剧《人世间》《超越》,杂技剧《战上海》,广播剧《黑色沃土》,歌曲《一起向未来》,图书《千里江山图》在六个门类均有斩获,上海市委宣传部再获组织工作奖。

什么样的作品能够赢得人民喜爱、市场肯定?“五个一工程”奖获奖作品再次证明,扎根现实、回应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能够取得奖杯与口碑的双赢。正如长篇小说《千里江山图》所表达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文艺作品只有扎根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才能进行无愧于时代的艺术创造,才能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

“激动、亲切,期待已久。”上半年,图书《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习近平上海足迹》在朵云书院旗舰店举行新书首发式。编写组深入挖掘习近平同志在上海工作的点点滴滴,以报告文学的写法,从党的建设、上海定位、新发展理念、城市精神和百姓生活五个角度切入,结构脉络清晰简洁,内容厚重扎实。上海人民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温泽远感慨,编辑这本新书的过程,也是出版人提高思想境界、担当意识和编辑能力的过程。

重大题材电视剧《功勋》以首批八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为人物原型,首轮播出豆瓣评分高达9.1分,成为主旋律题材“叫好又叫座”的又一标杆。《功勋》创作团队在查阅史料、实地采风、走访原型的扎实基础上,以真实为依托,通过故事与细节的“润物细无声”,既展现人物在所处领域的卓越建树,令其功勋事迹广为人知,又以平实视角和生活化的书写,将他们为人子女、父母、夫妻的普通人一面呈现给观众。这部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统筹协调拍摄、上海广播电视台等单位联合出品的电视剧汇集国内一流主创阵容,充分彰显了“上海出品”的思想境界与组织能力。

“百年来风云际会的大时代,涌现了多少人,多少思潮,多少惊心动魄的故事。从这样一个角度切入写作,从这样伟大的历史事件切入写作,从这些风华绝代的人物切入写作,是身为写作者的幸运。”长篇小说《千里江山图》是上海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孙甘露调动多年文学积累和经验、潜心创作的创新之作。作品带领读者进入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打捞出隐秘而伟大的历史事件,表现了以陈千里等为代表的一批党的地下工作者面对白色恐怖和生死考验,在危机四伏的隐蔽战线上与敌人展开的生死较量。

评论界认为,孙甘露用小说家的视角和笔法,复刻了一幅幅充满烟火气的生活场景,同时最大可能地还原了中国近现代城市与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的联系,在当代原创文学作品中第一次将“千里江山”的宏阔背景和“万家灯火”的微观视角融入主题创作。

《千里江山图》出版后,在读者特别是青年群体中引起强烈反响,由阅读延伸发酵的关于“忠诚、信仰、牺牲”的讨论迅速在微博、B站、豆瓣、小红书等成为热门话题,呈现了新时代文艺精品凝聚青春力量的效应。

这种特质同样体现在电影《奇迹·笨小孩》《攀登者》,电视剧《人世间》《超越》等获奖作品中。 下转 5版(上接第1版)无论是改编自茅奖作品、折射中国社会数十年变迁的《人世间》,还是聚焦冬奥重点项目短道速滑的现代题材《超越》,无论是叩问生命意义、治愈人心的《奇迹·笨小孩》,还是表现两代中国登山英雄以英勇和无畏挑战“不可能”的《攀登者》,都在荧屏、银幕上留下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故事和中国人的奋斗足迹,登山、冰雪运动等稀见题材更显“上海出品”的创新力。

杂技剧《战上海》中,上海杂技团演员们以独特的杂技语汇开启红色记忆之门,重回上海解放那段惊心动魄又充满感人细节的历史,与众不同的红色主题杂技剧探索了中国杂技剧的新领域。

奖项之后,“上海原创”“上海出品”正在积蓄更多力量。以长篇小说《千里江山图》为例,在融合出版、影视改编、多媒体产品开发、版权“走出去”等领域都有新突破。上海文艺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毕胜表示,将以《千里江山图》的策划、创作、编辑、出版为样本,进一步探索文艺主题传播的创新形态,打造一流主题出版物和重大现实题材文学作品跨界破圈,形成更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标志性IP,进一步传递上海文化的神韵与气度。原创精神、全国视野、创新意识,将助力“上海原创”“上海出品”再攀高峰。

(责编:严远、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