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好初中⑥ | 上海市彭浦第四中学:让每一朵花儿都灿烂,让每一颗星星都闪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一项重要举措,上海自2018年实施百所公办初中“强校工程”以来,各区各校着眼做强内功、抬升底部、持续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协调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初中教育”这一初衷正逐渐变成现实。学校更强了,口碑更好了,学生受益了,越来越多的“强校工程”实验校,发生着喜人的变化。小育推出“家门口的好初中”专栏,带你探寻“强校”的秘密。
这是一所一度面临“学生学能不足、教师效能低下、学校活力缺失”困境的公办初中,而如今包括绿色指标综合评价在内的各类评价数据快速上升,赢得了系统内和社会面双重好评。四年间,这里发生了什么,上海市彭浦第四中学(以下简称彭浦四中)又是如何实现华丽转身的呢?
建校于1985年的彭浦四中,本是静安区一所再普通不过的公办初中。近年来,在“上海市百所公办初中强校工程”政策引领下,在区域力量推动下,这所曾经面临对口生源流失的公办初中大步走出困境,焕发出勃勃生机。
“岗位意向书”的升降线,见证教师主人翁意识的觉醒
彭浦四中灵动的校园是师生幸福的家园
又到学期结束,施佩校长的办公桌上放着一沓“岗位意向书”。“和学生三年的风雨与共,参与了他们的成长,见证了他们的成熟。新学期里,即便任务再多、挑战再大,也希望陪着这些孩子完成初中四年的旅程……”、“听说学校紧缺英语教师,虽然我脱离一线多年,但只要学校需要,我愿意重新试试……”
作为新学年人事安排的参考依据,彭浦四中的教工在学年结束前需填写“岗位意向书”。这是一次学校和教工的双向选择,也是一次书面的沟通交流。可刚开始那几年,“愿意做班主任”的屈指可数,而“不服从安排”的选项却居高不下。
教师没有动力、没有活力,如何能培养一批活泼的孩子?为改变这种现状,学校领导层借鉴“强校工程”倡导的增值性评价,从改革教师评价入手,提出了“三比三不比”评价原则——“不比能力比努力、不比起步比进步、不比横向比纵向”。设立“跳一跳”摘得到的目标,抚慰教师的畏难情绪,树立教师的角色自信;科学利用评价工具,采用“小步子不停步”的策略,抚慰教师的结果焦虑,树立教师的专业自信。通过改进评价方式,引导教师学会科学比较,看到发展的可能与空间,并实现对自我的重新审视。
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年的“岗位意向书”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跟踪“岗位意向书”历年的数据,一升一降的两条曲线,很是耐人寻味——“班主任”工作意向的数据曲线,由负到正,直线上升,实现了从“不够用”到“选着用”的良性循环,校内班主任岗位的供求关系得到持续改善;而“不服从安排”栏目的数据曲线,却一路下降直至平稳,不仅降低了内耗,减少了抱怨,还让大家拧成了一股绳,携手并肩把学校建设好、发展好。评价杠杆的撬动,激励机制的建设,让教师们不再只是学校建设被动的参与者,而变成了学校真正的主人翁。
“教研活动选座”心态的变化,显示教师自信心的提升
活力教师“点亮”彭四校园
参加区级教研活动的时候,你会坐哪里?这曾经是彭浦四中教师心中的“两难命题”。
对于这一点,感受最深的是学校的老教师。资深教师洪老师就颇为感慨:“以前参加教研活动的时候,我尽量找角落的地方坐下,躲在人后,就怕和教研员照面,没有底气;现在可不一样了,我们学校经常被教研员表扬,教师经常在教学研讨会上交流,我感觉脸上有光了,不再刻意找后排,甚至还理直气壮坐到前排座位上。”
选座位的小事里居然也潜藏着教师的专业自信和学校荣光,而这样的自信来自“强校工程”后实施的“三定三发展”的培养模式:定需搭设平台,“蓬思微党课、青年说、思辨会、科研沙龙”等研修平台,让教师明确了发展路径,在锻炼中成长;定向重点培养,通过匹配合适的导师,确立适合的发展方向,点上突破,促进个性化发展;定策提供方案,充分发挥“强校工程”专家团队的力量、对口支援校蹲点指导的优势、“上海市第三轮课程领导力项目”的平台,采用“互动式联合教研、主题式教学研究、专题式分享交流”等方式,促成教师在教研、教学中全方位发展。
慢慢地,教师们敢于上公开课了,敢上台表达自己的主张了,敢创造敢实践了;慢慢地,教师们公开课的级别变高了、获奖变多了、涉及到的年龄层次也变丰富了。“三定三发展”让教师明确了工作定位,明白了主攻方向,学会了分析方法,改进了教学行为,对比2015年度和2021年度“上海市初中学业质量绿色指标综合评价”数据,教师的学科评价能力、教学方式指数都在明显提升,其中18年的教学方式指数和学科评价能力指数均高于市、区水平。“强校工程”实施以来,彭浦四中教师获奖人数和质量也都有较大程度提升。三年来共获国家级奖项10项、市级奖项15项,区级奖项52项,其中3位教师在全国“创新教学”大赛上斩获一等奖。此外,有8位教师参与市、区级交流展示,3次市级公开课和15次区级公开课,都获得了同行的一致好评,展示激发了教师的自信心,数据见证了彭浦四中教师队伍的蜕变与成长。
“熊孩子”逆袭后的绽放,凸显个性化教育的成效
朝气少年绽放个性风采
今年的第十五届宋庆龄奖学金获奖名单中,彭浦四中九年级(5)班曹靖宇同学榜上有名。他刚进初中时,成绩非常不理想,经常保持“触底不反弹”的状态。但是在“强校工程”育人理念的指引下,学校开展基于现状的精准教学、鼓励兴趣特长的拓展活动,让他在一次次的锻炼中发展了特长,激发了兴趣,激活了状态。他不再是“触底”的学生,而成为一名涉猎广泛、爱心满满、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曹靖宇的妈妈连连说,“没想到,真没想到!彭浦四中让曹靖宇长成了最好的自己!”
让学生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是所有彭四教师共同的心愿。而实现这个心愿,源于学校“胸有志气、思有灵气、学有才气、行有朝气”育人目标的指引,是“强校工程”后开发出精彩多姿的课程支撑,是基于学生现状实施的精准课堂教学。
学校开发的“蓬思·守正”课程群,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线,涉及“意志品质、人文艺术、科学创新、身心健康”四大课程领域,精彩多姿的课程为学生成长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助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基于学生个性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和起点的精准诊断,立足课堂进行“加减乘除”的教学策略,持续优化的教学方式,不断夯实课堂实效的精准教学,更是为学生成长提供了坚实的助力。
艺术舞台弘扬传统文化
精彩课程、精准教学回应了学生成长需求,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业水平,合格率持续提升达到100%。在学校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也能根据自己的喜好、特长、未来职业规划,在毕业后选择进入最适合的学校。“强校工程”三年多来,学生共获4项国家级奖项、32项市级奖项、130项区级奖项。对比2015年度和2021年度“上海市初中学业质量绿色指标综合评价”数据,学生的自信心指数、学习动机指数都有了比较明显的进步,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度指数、师生关系指数均在明显提升,两所小学的对口入学率也整体呈上升态势。
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彭浦四中茁壮成长,越来越多的学生享受到“强校工程”带来的优质教育。正像今年刚考入华东师大二附中的毕业生钱宏伟同学妈妈所说的:“我们当初最正确的决定就是让孩子进入家门口的彭四就读。”这代表了绝大多数彭浦四中学生和家长的心声。
在一批入学时还打着“熊孩子”烙印的学生身上,大家看到了彭浦四中这所“家门口的好学校”帮助学生实现个性成长、全面发展的生动教育实践,也显示了“强校工程”这一政策给千千万万普通家庭带来的优质教育机会。
“强校工程”让学校焕发了新生,也让教师和学生驶上了成长的快车道。正如施佩校长所言:“教育就是激励和唤醒,相信‘每一颗小星星终会闪闪发光’!”
素材由区教育局提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