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虚拟老师、仿真实验、云解剖……上海这些学校的教育数字化用上了时髦的新技术

2022年10月20日09:12 | 来源:上观新闻
小字号

线上教学无法使用学校的实验室,如何开展化学实验?娄山中学化学老师张玉珍不仅把实验过程的视频分享给学生,还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没有试剂”的化学虚拟仿真实验,让学生在线进行模拟实验,带给学生学习新样态。

线上教学从教室移至“云端”,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关键是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设计虚拟老师、虚拟仿真实验、“云解剖”……为期一个月的2022上海教博会分享了不少学校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创新案例,这些学校设计的“小妙招”为线上教学带来数字化时代新体验。

【虚拟老师当助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华东政法大学附属松江实验学校的线上课堂,有位同学们喜爱的虚拟助教——“洛洛老师”。为了让线上教学更有生机,该校物理老师高世玲利用信息技术设计了这位虚拟助教。课前,“洛洛老师”会提醒同学们上课要准备的东西,反馈前一天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偶尔还会为大家展示一段舞蹈,放松心情;课上,她会提示同学们积极互动、举手发言;课后,她提醒大家及时订正作业,对于一些有知识点需要解答的同学,还会单独“辅导”。

自从有了“洛洛老师”,高世玲的物理课堂上悄然出现变化:课堂氛围更活跃,同学们喜欢和她互动,做作业也更自觉。对于虚拟助教的进一步教学使用,高世玲还有新的计划:“未来,我将尝试把‘洛洛’加入微课制作,比如:在复习课中,以她的身份展示学生以往存在的问题;在实验课中,为学生示范规范的实验操作,或再现错误操作,举一反三。”

华东政法大学附属松江实验学校副校长陈翔说,学校还打造了一系列“云活动”,每位学生都可在“云端”选择自己喜欢的“云社团”,组建云端“全员导师团”,通过语音、图片、视频等在线交流分享学习生活,创建积极向上的“云成长”空间。

【线上直播“云解剖”,收获课堂外更多体验】

《观察和解剖鲫鱼》是初二的一堂生物实验解剖课。线下教学时,学校会统一购买一定数量的鲫鱼,在生物实验室,老师讲解操作要求,学生两人一组动手解剖。当动手实践的解剖实验变成“云解剖”,如何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生物老师邱志云、钱君的线上实验课,让学生收获了不一样的体验。

“云解剖”的每个环节,都有不少特别的挑战任务。同学们脑洞大开,想出各种办法先获得实验材料,有的同学网购鲫鱼,有的同学看中家里鱼缸里的小金鱼。为了让学生在线学习时,能同样体验动手的乐趣,老师决定当天上线上解剖课时,感兴趣的学生可以一边上课,一边在电脑旁动手操作,课后在线提交一份实验记录。

线上解剖课成了一堂线上直播课。老师邀请部分同学以小主播的身份,直播各自的“云解剖”。“鱼一直在跳怎么办”“为什么找不到心脏在哪里”……面对各种问题,老师及时指导。通过直播课的观察、分析、比较或后期回放,让同学们更好掌握操作技巧。“课上有鱼,课下有余。”邱志云说,学生不仅收获了知识和技能,还动手烹饪了美味的红烧鲫鱼。借助数字化技术,通过不同的教育场景,让学习任务的设计从课堂内拓展至课堂外,还延伸至劳动教育。

【精准出题分层辅导,技术赋能教育数字化】

线上教学,师生无法面对面交流,如何用好信息技术,增加线上教学的互动性、真实性和实效性,给学生带来全新学习体验?

课上抢答,课后说题。娄山中学化学老师张玉珍巧用问卷功能、开发互动工具、设计虚拟实验等,不少“小妙招”都是基于长宁教育数字基座,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尽可能还原线下课堂。线上教学时,她经常使用网络平台内置的抢答器、答题器、计时器、分组讨论等工具,与学生充分互动。如果出现多方案的开放型题目,课前5分钟,她让学生通过抢答器、讨论区发言等方式进行方案互评,学生每次发言都会获得一个“小奖杯”。在每一部分教学内容结束时,她使用投票器功能,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度、学习兴趣、学习效果等进行反馈,从而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节奏。为了提质增效,在化学复习阶段,她还尝试探索一种新型作业方式——语音说题作业。同学们上传自己的语音说题作业后,老师收听并反馈,对优秀的语音作业进行公开展示,有时还会将说题作业与题目整理在一起,形成一份完整的语音解题集。学生普遍认为,减轻负担的同时,锻炼了表达能力。

在闵行区不少中小学,通过“闵晓数”智慧笔提供的数据,能帮助老师在课堂上随时跟进“补偿性”学习指导。线上教学后,如何助力老师更好地精准出题、分层辅导?颛桥中学借助“闵智作业”平台,精准出题组卷。每一份习题都会自动生成“出题分析”,除了试题总量、题型总量、预估完成时间等信息外,还包括题目难度分布、题型分布、能力分布以及每小题考查的能力要求、难度系数等信息。老师批阅练习卷后,平台还能清晰地分析并呈现学生答题的正确率、错误情况等,提供课堂讲解功能。“基于大数据分析,不仅能很好地指导老师编制适合本校学生学情的校本作业和检测练习,让教师更好地控制作业量,通过技术赋能,还能让老师精准把握学情,更好促进大规模因材施教与个性化学习。”颛桥中学校长李卫军说。据了解,目前针对作业数据驱动精准教学的“松慧作业”,已在华东师范大学松江实验中学等7所学校展开试点。

教育数字化转型,需要融合使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更需要勇于创新、敢于尝试的老师们用智慧影响、改变教学形式,带来科技感与便捷度,创造数字化时代的教学新体验。在业内人士看来,在技术与教育的融合中辩证看待教育的变与不变,需要坚守的教育本真不能被技术绑架,适合做出改变的要大胆尝试,期待更多技术领域和教育领域的智慧教师共同参与。

(责编:沐一帆、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