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新江南文化之"新",阐释奉贤新城之"新"?
“当城市真正成为一种‘文化容器’的时候,这个城市就能成为人类思想、文化、人才、财富和创新的中心。”8月25日上午,第一届“新江南文化与新城建设”高峰论坛在奉贤新城金海湖畔举行。当这段文字显示在会场大屏幕上时,与会听众纷纷举起手机,记录下著名城市规划理论家刘易斯·芒福德的著名论断。奉贤区举办这场论坛,正是为了溯寻新江南文化之源、梳理新江南文化之脉、塑造新江南文化品牌,用新江南文化之“新”,阐释奉贤新城之“新”,将文化软实力注入城乡发展脉络中。
江南文化融入新城建设
奉贤青村镇的“网红村”吴房村,早先是个连水泥路都没有的贫困村。村里许多平房都是用茅草盖的屋顶,产业也只有一个小工厂。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王战在主旨演讲中,专门讲述了他近日在吴房村考察时的见闻:“现在的吴房村,既有黄桃这样的本地产业,又招揽了许多生机勃勃的新企业,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开辟了上海乡村振兴的‘第二模式’。”
倚着粉墙,望着黛瓦,走在青石板上,深棕色的雕花木门有的敞开,有的半掩着,檐下的小镇居民在小方桌前谈笑风生。店铺鳞次栉比,卖方糕的特色老店散发着乡愁的味道,“一尺花园”等新兴业态也融入其中。随着王战的描述,一卷的柔美自然的“海派水乡”画卷徐徐展开。目前,吴房村已有超过130家注册企业,2021年吸引社会资本投资1085万元,核心区形成每年超20余万游客的接待能力。村内朵云闲居、陌上心宿、漫也民宿等经营场所相继开业,呈现一房难求的火爆局面。
奉贤孕育的“贤美文化”,核心是“敬奉贤人、见贤思齐”,营造了“重贤、尚贤、敬贤”的社会氛围,优化了营商环境,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支撑。“企业看中这里的环境,入驻进来,租房成本下降。年轻人跟着一起住进来,住房成本也下降了。而本地的村民则提高了收入。”在王战看来,吴房村很好地把江南文化融入了新城建设,为奉贤新城的发展提供了样板。
许多与会专家学者都持一致的观点。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张鸿雁认为,奉贤乃至上海“五个新城”建设中,都要考虑地方特色,注重“江南文化城乡美学”这个概念。“美丽产业、公园城市、江南诗意……这些都是契合‘江南文化城乡美学’的表达方式。”他说,“奉贤继续立足新海派江南文化城乡创新发展,以充分就业为核心,构建更完整的产业网链生态,就能建设好一个相对中心城区独立的‘反磁力中心’。”
厚植生态基底、重塑城乡空间
这也是上海五个新城建设“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的题中之义。记者在论坛上了解到,规划面积67.91平方公里的奉贤新城,正依托天然水系、环城林廓等自然禀赋,以“十字水街”连接古镇遗存,形成“百里运河、千年古镇、一川烟雨、万家灯火”的新江南水乡景致,致力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奉贤区委书记李政在主旨演讲中提出,塑造新江南文化,基础在于厚植生态基底,“奉贤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让杨柳依依、桃花十里,荷塘月色、蛙声一片成为新江南文化最靓丽的生态名片。”如今,奉贤正全力创建全市首个“国家生态园林城区”,并成功获评“2021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在奉贤,既有社区家门口的口袋公园,也有融入农村的乡村公园,还有功能完备的郊野公园,以及改造升级的街心公园……194座风格、功能各具特色的公园镶嵌在奉贤各处,每个镇都有一个5公顷以上的公园,“推窗见绿,出门进园”融入了奉贤人民的日常生活。
重塑城乡空间则是塑造新江南文化的关键所在。李政介绍,奉贤以“最现代”“最生态”“最便利”“最具活力”和“最具特色”为目标,规划、挖掘了一批现代时尚或古风古韵的特色项目,一批国际、国内知名的大师和团队在这里留下了精品力作。重点推进建设的“一川烟雨”项目,由奉贤新城联动周边5个古城、古镇、古街、古村共同发展,创造出“水上摩天大楼”的意象。多种功能整合植入自身及周边乡镇的水岸空间,使得新城水空间体系既有江南特色,也能发挥商业、商务等实用价值,且更利于古桥、古建筑、古村落的保留和保护。
本次首届高峰论坛的主论坛,以“传承与创新”主题,另外分设“以‘家文化’助推基层社会治理”“国际化大都市背景下的乡村振兴”“新江南文化与城市软实力”“从江南城市建设阅读江南文化意蕴”“走进奉贤探寻江南史前文明演进”五个分论坛。奉贤区委宣传部介绍,未来,高峰论坛还将陆续聚焦“融合与创造”“演绎与传播”“生产与生活”“梦想与未来”等主题定期展开。奉贤区要着力将“新江南文化与新城建设”高峰论坛打造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展示平台、推动长三角传统江南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合作平台、用江南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传播平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