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积极探索“流量”路径,合理防范“网红”风险

2022年08月24日16:41 |
小字号

当前,随着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很多地方新媒体向短视频平台延伸,成为贴近群众、服务民生的新渠道。然而相应的监管治理还不是很完善,常有基层“苦于短视频”,党员干部“陷于短视频”的现象。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产出运营不够用心,质量粗糙。有些地方短视频账号重数量,轻运营,“存量”难以有效转化为“流量”,呈现出政治化和创新化的主要矛盾。虽然制作耗费不少精力,但后续运营和内容创新上依旧有待提高,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基层的负担。譬如一些账号的背后是“第三方包办”,视频质量上没有做到严格的审核把关,费“财力”补“运营”,使官方账号变成了“市场营销号”。

二是接受鉴别不够敏锐,站位不当。有些党员干部对待良莠不齐的短视频内容没有“免疫力”,不懂得识别“伪舆情”,属于“听风就是雨”,缺乏深度思考,不够注意政治站位,容易受到“低级红”和“高级黑”的包装迷惑,成为“网络水军”,卷入“舆论风波”,无意中将党的政治主张庸俗化了。譬如某些干部会对一些短视频发表不符合党员身份的不当评价,认为在网络上就“无人识我”从而肆意评论,缺乏政治定力。

三是传播选择不够精准,转发盲目。一些干部经常连内容都没有过目就形式性地顺手“转发”,对于真正官方出品的内容却疏忽重视,只为达到“点赞指标”;或传播视频时不注重内容真实性,导致虚假信息不胫而走,制造了“二次舆情”,存在一定谣言风险;亦或偷偷以公职身份背书,依靠“猎奇”、“新颖”、“娱乐”的方式进行炒作,吸引网民以引流来私自谋利。

上述短视频使用相关的不当动机和风险行为容易造成不良影响,有损人民公仆形象和政府公信力。应当采取措施防止“短视频”沦为新形式主义,积极探索正确的“流量”路径,规制干部使用短视频的相关行为,防止政治内容不当“网红”化。

一是严格规范,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从监管治理的角度,落实《关于规范党员干部网络行为的意见》等相关文件精神,建立健全基层网络治理的监督体系,有效管控输出内容,依法管理官方短视频账号,准入管理新闻信息负责人员。在预防和纠治类似“低级红”“高级黑”等现象的具体实践中做到“两个维护”,明确规范、调适、发展三步一体创新党群“流量”工作机制。

二是净化内容,扩大基层视频媒体受众影响力。从国内舆论趋势来看,网络环境干净清朗是一个趋势,而短视频平台不该作为所谓的政绩考核平台,党员干部应结合本职工作,对视频内容做好严格把关,输出真正对群众有意义、有内涵、有帮助的信息和服务,替优秀短视频“正名”,正确弘扬正能量与强干货,积极宣传主流价值观和地方特色。同时做好官发内容的“脱敏”预处理工作,警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电子化,做到信息内容生机勃勃,话语响亮,高质量受众。

三是明晰意识,增强干部政治属性认知大局观。党员干部应懂得把握国内外信息舆情方向、大势和全局,不以公共利益为目的从事网红活动,做出“越界”之事,明确流量与热点可以为民谋利,而不可为己谋利。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走好网络群众路线,架好民政沟通桥梁,帮助推动社会民生事项向网上延伸,为百姓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政务服务。

(来源:安亭镇陆雯婷)

(责编:沐一帆、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