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社会| 法治

丈夫感染新冠 妻子6步“神操作”阻断家庭传播

2022年05月13日09:36 | 来源:新民晚报
小字号

原标题:上海夫妻抗疫日记:丈夫志愿服务感染新冠 妻子6步“神操作”阻断病毒家庭传播

图说:康复出舱前,小杨收获了一颗小爱心 来源/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小刘,大名刘扬,是上海市应急管理局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这两个月来,她的同事们为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方舱医院安全运行日夜忙碌。身处封控小区的她和丈夫小杨则在疫情暴发之初就来到社区报到,成为抗疫志愿者。帮助老人登记二维码、“喊楼”通知居民做核酸、发放抗原、搬运物资……哪里都有夫妻俩忙碌的身影。

她没想到的是,小杨做志愿者的过程中“中招”,住进的正是同事们守护的“四叶草”。康复出院前,小杨的手上多了一颗胖乎乎的“爱心”,这是河南洛阳援沪医生用记号笔做的出院标志。这颗“爱心”,也让视频那头的小刘心头一暖,“就像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中女主角在男主手上画上一朵小红花一样,鼓励他、温暖他。”

图说:小刘和小杨在疫情暴发之初就报名成为社区抗疫志愿者

在迎接小杨回家的同时,小刘也想给自己送上一朵小红花——作为一名分子病毒学硕士研究生,她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确保家中同住人、同楼栋没有发生再次传播,阻断了传播链条。在小杨出方舱后第十天,全家经单管复检再次呈阴性后,小杨重新去做社区志愿者了。小刘把自己“教科书级”的家庭版防疫指南写了下来,分享给有需要的人。

小刘说,小杨抗原自检呈阳性后,做的第一件事就让小杨单独隔离,其余家庭成员正确佩戴KN95口罩。她叮嘱家人,佩戴前需要用肥皂或者消毒洗手液清洗手部后才能使用,确保口罩不会被污染使用。戴上后夹紧鼻夹,做一下呼吸试验,看看气密性是否良好,口罩累计使用4小时左右更换。

第二步,家庭内部设置“污染区”“缓冲区”“清洁区”,做到三区隔离。小杨所在房间封闭是“污染区”,他所使用过的物品未消毒前也都作为污染物,产生的垃圾装好扎紧作医用废弃物处理。家里唯一的卫生间只能共用,也是“污染区”,及时配置消毒水消毒并错时使用。厨房、餐厅、客厅是“缓冲区”,作为接触最密切的“密接”,小刘单独在客厅打地铺。其他房间是“清洁区”,家中老人、孩子封闭在“清洁区”,可以不佩戴口罩。全家分餐而食,视频“云吃饭”,小杨使用过的碗筷由小刘单独清洗并消毒。小刘仔细查阅《新冠诊疗方案第九版》,确认“冠状病毒对紫外和热敏感,75%酒精、含氯消毒剂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所以她使用“84”消毒液按比例稀释后拖地,75%酒精喷洒物体表面并用75%酒精湿巾擦拭门把手等重点部位。她也将所有衣物都用洗衣机清洗一遍,并在阳光下晾晒。她叮嘱全家,必须高度重视手部清洁,触碰物体后及时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

第三步,安抚家人,调整心态,等待转运。通过召开家庭视频会议,告知家人接下来可能会历经的阶段和需做的准备,安抚好老人和孩子不必过分担心。按单人单份准备好隔离携带的必需品。

第四步,小刘在同楼栋微信群作了预警提示,提醒邻居紧闭好通气窗、用保鲜袋装水后封闭下水道出口,做好个人防护,请居委进行楼道消杀。

第五步,她将家中情况报告居委,通知单位。“很感激邻居们,我们并没有因为‘阳性’而受到歧视,而是得到了更多的守望相助。”小刘说,封控期间街道所发物资都是邻居帮忙消杀后拿到门口,志愿者小伙伴拿来了消毒药剂,居委书记拿来了KN95口罩和连花清瘟颗粒。

第六步,保证全家人吃好、睡好、心情放松,确保全家免疫力不下降。幸运的是,经疾控核酸单管复核,其他同住人都为阴性。在小杨转运后,他所住过的房间仍然继续封闭,等待残留的病毒随时间自然失去活性。在此期间,继续严格做到足不出户,不使用空调,每日进行抗原自我监测和健康管理,保持正常的生活作息。

小刘说,历经一月,小家恢复了正常,而上海也一样在不断恢复中。“守好每个家庭,就能守住每个楼栋、守卫每个小区,点点微光终汇聚守护上海之炬。”小刘相信,有了这点点微光,疫情终将过去,美好终将如约而至。

新民晚报记者 陆梓华

(责编:严远、轩召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