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天路驿站 温馨如家——上海援疆助力“网红公路”新藏线新增四座补给驿站

近年来,自驾穿越新藏线特种旅游持续火热,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叶城,从叶城出发挑战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而这条公路因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故被称为“天路”。
自2020年开始,很多自驾游游客从叶城出发,都会发现在105公里处有一座“新藏驿站”,为游客提供住宿、餐饮、补给,其温暖如家的环境无不让第一次走进“新藏驿站”的游客感到惊讶,像这样由上海宝山援建的“驿站”在新藏线叶城段有四座,自开春以来,位于160公里、240公里处的“驿站”相继投入运营。
新藏公路沿线旅游资源丰富,沿途可欣赏壮阔的戈壁、零星的绿洲,还有蜿蜒雄奇的喀喇昆仑山。阳春三月,新藏线上就有不少自驾游的游客穿梭在“天路”上,感受这新藏公路荒凉而极致的美。
3月27日,从乌鲁木齐出发前往新藏线赛图拉边防站的游客陈智军夫妇,因到达库地检查站天色已晚,来到了刚运营不久的第二个驿站住宿。驿站内干净舒适的环境,让陈智军夫妇忘掉了驱车的疲惫,他们在餐厅吃着晚餐。陈智军说:“我来自乌鲁木齐,父亲1949年参军来到新疆皮山县的赛图拉边防站,我们自驾游来到父亲战斗过、守护过的赛图拉,还父亲的一个遗愿。因为天气已晚,我住在了新藏驿站,这里的菜品、住宿条件都很好。”
当晚,从上海开房车自驾游穿越新藏线的张先生,也在库地检查站处的新藏驿站停留,两人在驿站点了几个特色菜,品尝后赞不绝口,能够在昆仑山深处吃上美味的菜肴,也让张先生两人感到惊喜。
他说:“我从上海出发,自驾游遍全国。此次是从西藏发车,走218、219国道而来,正好晚上看到驿站,环境很好,有免费的停车场,点了几个菜,分量都很大,味道也很好,为游客提供了很多方便。”
新藏线219国道作为叶城重点打造的特种旅游路线,得到上海援疆大力支持。第十批援疆干部进疆不到一个月,就带领相关职能部门、设计人员赴定位现场调研、召开现场会,协调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在建设过程中,援疆干部亲自感受新藏线,在沿途倾听新藏线游客的意见,不断完善新藏驿站功能布局、提供服务配套和服务能力提升。
新藏驿站的建设还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第一个驿站所在的柯克亚乡5村,当地的塔吉克族农民还把家里改造成了民宿。三年来,很多自驾游游客不仅入住民宿还体验了塔吉克民俗文化,乡村旅游与新藏驿站实现联动发展,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岗位。
据了解,四个驿站可解决当地80余名群众就业,实现就业不仅提升了当地村民的收入,也打开了与大山外世界联通的渠道。家住西合休乡热斯喀木村的阿依孜巴·巴拉提家里有5口人,父母靠放牧为生,库地检查站的新藏驿站投入使用后她就在这上班了,有了稳定工作外,还可以学习国家通用语言,与过往游客接触,了解外面的世界。
她说:“在这里上班很开心,一个月工资2000多元钱,管吃管住,有机会的话我想参加成人高考,走出大山看外面的世界。”
新藏线上,集合了众多世界级的旅游资源,行车新藏线,不亚蜀道难。库地大坂险,犹似鬼门关;麻扎大坂尖,陡升五千三;黑卡大坂旋,九十九道湾;界山大坂弯,伸手可摸天……,被称为连接新疆与西藏阿里高原的生命保障线,物资供应线。为进一步推介宣传新藏线自驾游,上海援疆叶城分指多次赴上海、广州、成都和乌鲁木齐召开推介会,积极推广叶城旅游资源,吸引更多游客赴新藏线旅游。
库地检查站的新藏驿站负责人鲁成林是一名退役军人,服役期间在219线奔波了将近20年,他说:“以前的新藏线条件很艰苦,路上基本没有能休息和补给地方,很多游客只能在路边休息。退役后,看到上海宝山援疆在这条线上建设了4个驿站,我们旅游公司承包了驿站,为自驾新藏线的游客提供方便。”
叶城县委副书记、上海援疆叶城分指指挥长潘振飞说:“自2019年以来,上海援疆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在新藏线叶城段105公里、160公里、240公里和292公里处建设了4座驿站。我们建设新藏驿站就是为了更加完善新藏线旅游基础设施,作为新藏线上的重要补给点,提供了住宿休息、零食小吃、新疆当地美食以及叶城当地的土特产品。同时我们在举行系列活动赛事时,将新藏驿站作为配套和补给的点位。随着新藏驿站建成并投入运用将极大地提升了藏线特种旅游品牌效益,也为叶城‘旅游强县’奠定了坚实基础,相信新藏线自驾游会助推叶城旅游更好更快的发展。”
目前,前三个驿站已投入运营,第四个驿站将在四月中下旬投入运营。新藏驿站极大的提升和完善新藏线叶城段的旅游基础设施、服务功能,为疆内疆外游客做好保障。今后,叶城与西藏阿里将共同把新藏线219国道打造成风景大道、爱国主义大道、民族团结大道。
(来源:上海援疆 作者:上海援疆叶城分指 鲍先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