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频道

一个个“首单”“第一”在这里成为现实!临港新片区将制度创新红利转化为发展新动能

2021年08月20日23:29 |
小字号

最近,日邮物流(中国)有限公司海运事业总部总经理潘旭峰和同事们一直在加紧研究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的国际中转集拼政策。“在洋山港开展国际中转集拼业务,会大大节省一部分运输成本,洋山港广阔的腹地也能为我们带来更多业务。”潘旭峰说。

临港新片区揭牌两年以来,正是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和系统集成改革,让一个个首单、第一在这里成为现实。

据了解,截至目前,《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的任务90%已完成,国家、市、管委会出台各类政策190余个,形成典型创新案例60余个,制度创新红利正加速转化为发展新动能,进一步凸显在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中临港新片区的“试验田”作用。

打造开放创新的制度高地

潘旭峰和同事们希望尽早在洋山港开展的国际中转集拼业务,是衡量一个国际枢纽港建设发展的核心评价指标。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自2020年5月16日正式挂牌、成为我国唯一的特殊综合保税区以来,就一直在加快推进制度创新,积极做好产业功能培育,并全力做好配套服务支撑。其中包括会同上海海关等监管部门,研究突破国际中转集拼相关政策,提升国际枢纽港功能。

今年6月,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与上海海关、上港集团共同启动“洋山国际中转集拼服务中心”,支持上港集团在洋山口岸区内打造洋山国际中转集拼服务中心,为进口分拨与国际中转、出口集拼货物提供便利化监管运营环境,实现近、远洋航线直接在口岸分拨,减少国际中转货物物流运作时效及成本,吸引更多国际货物至洋山港进行中转集拼。

“之前我们的国际中转集拼业务主要在中国香港、新加坡开展,境内虽然也可以做,但是货物进来时要报一次进口,出去时还要报一次出口,很麻烦。不久前,洋山港争取到海关的支持政策,国际中转货物进出境时不用再报关,只用报备就可以了,这让我们很期待在洋山港开展国际中转集拼业务。”潘旭峰说。

在他看来,突破了政策后,洋山港还具有船期更丰富、腹地更大等优势,又有综合保税区的功能,进一步增加了吸引力。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特殊综合保税区处(航运处)负责人林益松介绍,临港新片区成立以来,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对标全球领先的自由贸易港(区),实施了一系列制度创新探索,先后形成21个具有代表性的制度创新案例,国内首单径予提发货、国内首单跨口岸国际中转集拼、国内首单全球大型设备集货采购货物进境免备案手续、国内首单区内物流企业从事组合装配、国内首单大批量进口汽车保税仓储展示等创新业务相继落地,为国际中转集拼业务发展和全球航运枢纽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临港新片区成立以来,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累计新增登记注册企业超过550家,合计注册资本金近400亿元。2021年上半年,洋山深水港枢纽能级不断提升,上半年实现集装箱吞吐量1115.6万标箱,同比增长20%;国际中转185.8万标箱,同比增长18.9%。

未来,临港新片区将继续发挥“临江临海大上海、海港空港自由港”的优势,打造开放创新的制度高地,完善航运服务功能设施,拓展高端航运产业链集群,推动航运金融创新,并加快培育保税研发、保税制造、保税维修等新业态,加速集聚高能级服务平台,统筹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积极打造大宗商品等功能型平台,逐步形成国际价格话语权和定价权。

制度型开放体系初步形成

包括贸易自由在内,经过两年的不断突破,以“五自由一便利”为核心的制度型开放体系已在临港新片区初步形成。

“我们围绕投资自由,推动重点领域进一步扩大开放,积极探索边境后规则;围绕贸易自由,推动新型国际贸易创新发展;围绕资金自由,加快金融领域开放创新,助力提升国际金融中心能级;围绕运输自由,强化国际航运枢纽功能;围绕人员从业自由,加快集聚各类海外人才。与此同时,围绕数据快捷联通,加快建设国际数据港。”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制度创新和风险防范处处长吴群峰说。

上海兴农华赢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农业生态科技公司,投资方来自新加坡,2020年9月在临港新片区注册成立。按照以往的投资经验,企业开立资本金专户和接收汇入资金往往需要一周左右。

但是在2020年12月,临港新片区率先试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取消人民币资本金专户,大大方便了区内外资企业。新政出台后,仅需一个基本户便可用于公司的日常结算和接收境外母公司的投资资金,提高企业账户使用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财务管理的成本。

上海兴农华赢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有幸参与新政试点,这不是简单地少开一个账户,更是一次金融开放政策便利探索,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对中国市场进行持续投资的信心。”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金融贸易处副处长赵芳介绍,通过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揭牌以来,临港新片区累计完成7708.49亿元跨境人民币收付款、90.94亿美元外币收付汇。区内银行开立跨境资金池24个,其中本外币合一跨境资金池8个。推出优质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试点,优质企业白名单已扩展至350家企业。推出一次性外债登记,区内共有20家企业办理了总额约22.76亿美元的外债登记。

与此同时,新片区不断加大金融贸易开放力度,加快推进全球优质资源要素集聚和配置。揭牌以来,新片区已累计落地金融和贸易项目共计254个,注册资本为3078.1亿元,集聚效应进一步增强。

一切围绕企业诉求

制度创新的同时,新片区还通过全面推进集中行使行政事权系统集成改革,力争成为“放管服”改革先行区。

就在今年6月29日,临港新片区在全市范围内率先推行“证照联办”改革,并设立了线下“证照联办”服务专窗,覆盖管委会涉企经营许可事项63项及“一业一证”许可事项31项,重构了市场主体行政审批业务流程,打通准入准营“最后一公里”。

市场主体仅需前往一个窗口、一次性了解营业执照及行业许可证办理所需材料和流程、一次提交一份材料,即可同步领取多部门证照,企业证照办理流程节点至少简化50%,进一步降低市场主体准入准营制度性成本。

临港新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严亦军介绍,改革实施一个多月以来,市场监管局答复相关窗口咨询200余次,有6户企业通过“证照联办”获取了营业执照以及行业许可证件。

此前,在前期推行名称申报告知承诺制的基础上,新片区还于2020年9月7日起率先实施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接轨国际商事通行规则,提升商事主体登记便利化水平。

截至目前,共有近1.1万户新设企业通过承诺制获取企业名称,新设企业使用名称申报承诺制申请比例超50%。

另外,全面推进11项市场监管涉企经营许可事项“证照分离”改革,还实现新设企业全程无纸电子化全类型覆盖。严亦军介绍,截至目前,新设内资企业全程无纸电子化登记比例超80%,2021年全程无纸电子化新设内资企业超1.2万户。

“新片区所有的制度创新内容,都是围绕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诉求来推进的。”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专职副主任赵义怀表示,“揭牌两年78项任务基本完成,说明临港一直在只争朝夕。而且我们要从国家战略高度认识新片区承担的历史使命和任务,拿出当年‘800壮士’开发浦东的状态和精气神,早日把新片区建设成为全方位扩大开放的新高地。”

(来源:浦东发布)

(责编:陈晨、韩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