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打造校园内外的党史课堂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今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在浦东,有着丰富的校园红色历史、红色地标、爱国人士、校歌校训等蕴含育人价值的红色教育资源。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方式,基于各学段年龄特点打造“红色课堂”,用好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红色阵地,将党史学习融入师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浦东教育系统积极开展“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在这片改革热土上代代传承。
十大“校园红色资源”感染人
为迎接和庆祝建党百年,浦东教育公众微信号从4月28日起开设“浦东新区教育系统红色资源巡展”栏目,全方位展示10所浦东学校的红色历史、红色地标、革命烈士、爱国人士、校训校歌等蕴含育人价值的红色资源。通过“线上巡展”和“线下参观”相结合的方式,展示好、传承好这些红色教育资源,讲述好红色基因深情流淌的浦东校园故事,用浦东教育系统自身的事、身边的事教育人、感染人。
在六师附小,有一位数学老师,她的名字叫陆伟峰。她的外公陆忠义是一位革命英雄。陆忠义长期从事地下工作,他心系民族存亡,为革命不怕牺牲,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他的任务,在收集情报、护送经过上海的革命同志等工作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白色恐怖”的阴霾笼罩之下,陆忠义为保守党的秘密,辗转数地,几次死里逃生。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凭借着对建设新中国的热情,始终奋战在工业生产第一线。
追寻着历史的足迹,运用红色文化资源涵养初心与使命,使之历久弥新。六师附小学生来到陆忠义爷爷女儿陆伟娣的家,聆听关于陆爷爷的故事。在探寻了陆爷爷的故事之后,六师附小五(4)班的储杰昊说,浦东有许许多多像陆爷爷一样的革命志士,是他们当年的奋不顾身,换来了我们如今幸福的生活。
三林中学人文底蕴深厚,百年校训“勤敬诚肃”成为师生品格修养的目标,“敬仰先哲、追求卓越、自立立人、和谐发展”的“仰高”精神激励了莘莘学子。学校教师管易文是20名“觉悟社”成员之一,从事党的地下情报工作。学校培养出诸如著名中医大家秦伯未,东南医学院(安徽医科大学前身)创始人之一的汤蠡舟,物理学家赵富鑫,联合国副秘书长陈健,抗日烈士顾振、王三川等一大批杰出校友。
在三林中学的校史上,有这样一位特殊的革命志士:袁殊,又名袁学易。袁殊1911年生于湖北,幼年随母亲移居上海。八岁时到浦东中学小学部读书,后又转入三林高等小学校就读。他是电视剧《伪装者》中明楼的原型,也是电视剧《记忆之城》中朱今墨的原型和《隐形守护者》中肖途的原型。袁殊是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化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文化战线和情报战线上功勋卓著,在历史上极具传奇色彩。
1921年11月19日,距离中共“一大”结束不到4个月,时任中央总书记的陈独秀,来到上海一所中学,发表了一场题为“我们怎样改造思想”的演讲。这所学校就是浦东中学。
“一所浦东中学校,半部中国近代史。”浦东中学创建于1907年,是一所有着革命基因、红色文化的学校,百余年的历史上,诞生了无数的革命志士和英雄人物。
浦东中学在诸多领域都有大师级的校友,孕育了一批革命家,烈士校友就有40多位。如中共中央原总书记张闻天,苏皖边区政府主席、中联部常务副部长、中顾委常委李一氓,晋察冀军区副参谋长、外交部副部长曾涌泉,青年领袖、中顾委委员冯文彬,新四军第五师政治部主任、监察部常务副部长王翰,中联部部长朱良,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法治建设的创始人之一雷经天,革命家、文学家、书法家马识途等,都是浦东中学的校友。
40多位烈士校友中,有“左联”五烈士中的殷夫、胡也频,井冈元戎何挺颖,著名左翼作家、剧作家廖左明,中国共产党武装斗争的先驱陈豪人,民政部第二批抗日英烈、马背上的将军王家让,浙江省第一批著名抗日烈士、新四军淞沪游击纵队参谋长周达明,民主人士、经济学家黄竞武等。
如今,每周五下午,浦东中学和三林中学都会向区域内的学生开放,许多学生结伴而来,在这两所百年老校里学党史、立新志。浦东中学还有一支青年教师校史讲解团,向前来的学生和老师讲老校友的故事。
专业融合活学党史
前不久,浦东新区举行了“我眼中的上海之美”微视频拍摄活动,同学们走进一大会址、张闻天故居、高桥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基地,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组委会共收到微视频作品382部,经专家评审有141个优秀作品荣获一二三等奖。
这是学生们喜爱的方式:一部单反相机或手机,一个取材于校园生活的剧本,几位本色出演的学生……作为上海市唯一的“全国中小学影视教育实验区”,浦东新区的学生们以电影艺术相结合的方式学党史、感党恩,重温百年党史,传承红色基因。
上海市群星职业技术学校动漫游戏专业师生发挥专业优势,联合校企合作单位上海凯熙文化传播公司,创作献礼主题微电影——《追寻》,激发爱国心、民族情和少年志。5月13日,在群星职校电竞实训中心举行了《追寻》首映式。
这部庆祝建党百年的微电影作品以一家三代护送烈士遗物为主线,讲述了一段传承革命精神的感人故事。故事发生在一对爷孙间,爷爷想要孙子天天帮忙找出一个人的地址,但由于年代久远,天天很难完成任务。爷孙因这个事情起了争执,天天一时失手打翻了藏有烈士遗物的宝箱。爷爷讲述起宝箱中遗物的来历,任务背后的故事渐渐清晰,天天也被深深地感动。原本关系紧张的爷孙俩也渐渐变得亲近起来。最后,天天接过找寻烈士的任务,与同学们一起努力用专业所学,努力推进护送遗物的任务。
近代以来,约2000万烈士前赴后继为国捐躯,只有196万余名烈士登记在册,由于种种原因,许多烈士信息不够完整准确,还在不断地寻找中。微电影《追寻》就取材于这一历史背景。影片中的一句“当年他们为了我们牺牲,现在让我们为他们做一件事”,将“爱国心、民族情、少年志”落到了实处。
除此之外,浦东教育系统在青少年学生层面组织开展“童心向党”百堂班会展示、“光影颂党”百部微电影评选、“百画献党”绘画展、“百歌颂党”合唱活动、百个“红色故事”演讲活动等“五个一百”系列活动,在青少年心中厚植爱国爱党爱社会的情怀,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传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集团学区“组团”学习
这几天,进才中学政治教研室主任张薇薇和来自进才教育集团各成员校的20位老师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一堂“精品样板课程”——结合浦东展览馆、张闻天故居、高桥烈士陵园的“馆校合作”党史教育课程,集团内的骨干思政老师组成“智囊团”,由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专家进行现场指导、磨课,撰写了张闻天故居、高桥烈士陵园和浦东展览馆的“小初高一体化”教案。6月,由进才教育集团担纲的这个课程将结束在三个红色教育基地的现场授课和拍摄,正式“上线”。
在三个场馆上9节党史课,每一个场馆根据小初高不同的学段设计三节不同的课程:比如在张闻天故居,三节课都围绕着“理想与信念”这个主题,但小学、初中和高中课程的侧重点根据年龄特点各不相同:小学重在知道张闻天为何要“探索真理”,初中需要了解张闻天如何“发现真理”,高中就要理解为何他“坚持真理”。张薇薇介绍说,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专家提出了非常专业和有效的意见,使得三个场馆的9节课互有连接,又呈螺旋式上升,“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让我们各个学段的思政老师坐到了一起,也让我们明白,党史课不是孤立的,而是有非常清晰的共同目标,我们应该培养怎样的学生”。
“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通俗易懂,思政课再也不枯燥了。”来自上海澧溪中学预备12班的同学听完第一堂思政课后,感受到了思政魅力的触动和惊喜。
日前,上海健康医学院与周浦镇10所高中、初中、小学签约成立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育基地”,上海健康医学院和周浦学区共同打造的区域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课程菜单正式发布——这份“5+20+X”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思政课菜单”,符合学生成长规律,注重螺旋上升式的课程设计。校地双方依照注重“学段差异”,关照不同年级学生成长规律,坚持由浅入深、螺旋上升、有机统一的原则,旨在涵育学生的“道德温度”“思想深度”“政治高度”“使命厚度”和“理想恒度”,构建符合“分学段,螺旋式”原则的思政课,通过“5”个模块,讲清思政课的“道德温度、思想深度、政治高度、使命厚度和理想恒度”。“20”门核心课程基本按照大中小思政课教材的内容设定。“X”将进一步整合各种资源,以打造特色课程为目标。
打通学段,由大学参与专业指导,共同探索党史教育和育人的新途径,浦东新区于2020年6月启动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工作。目前,浦东7个教育集团、2个学区和6所职校与浦东干部学院、同济大学等9所高校马院正式结对签约,覆盖130所中小学,占全区中小学校总数的四成。双方着手从课程体系贯通、教学设计优化、全员育人、评价机制改革等方面共同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创新形式走进心间
“你身边的共产党员,有哪些精神让你难忘?”“无私奉献、兢兢业业、追求卓越、坚持不懈……”前不久,一堂特殊的少先队公开课,在上南实验小学三林校区开讲。面对高年级的小学生,上南实验小学大队辅导员王佳丽老师循循善诱,带领少先队员们走近各行各业的共产党员劳动者,通过学生家长和学校后勤工作者的现身说法,致敬三百六十行党员先锋,鼓励新一代少先队员学习传承劳动精神。
5月,浦东成立了区级红领巾巡讲团,巡讲团由32名学校大中队辅导员和多名校外辅导员组成。他们中既有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浦东新区少先队辅导员带头人工作坊主持人,也有不少刚踏上工作岗位的90后少先队辅导员,覆盖公民办中小学各学段。
“在庆祝建党100周年的特殊日子里,我们不但要把党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还要让他们听得懂、记得住,喜欢听、乐意学!”区教育局团委书记黄霖介绍,红领巾宣讲团致力于用多元方式打造鲜活的课堂,讲好党的故事,把红色种子播种到少先队员们心中,让红色基因、先锋精神代代相传。
据了解,上海市特级教师姚瑜洁、浦东新区少先队教研员王伟杰等8位资深少先队工作者将指导带教32名宣讲团成员,在未来半年里,走进三灶学校、民办平和学校、蔡路中学、周浦育才学校、新世界实验小学等浦东中小学,开讲《红色记忆传家宝》《做一个有“粮”心的人》《小岗位的小秘密》等16堂少先队公开课,并将“天眼之父”南仁东、“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等先进人物的故事,讲述给少先队员听。
在课堂里学,在学校外体验式感受,浦东新区将党史学习和学科教学、班团队活动、学生社会实践等相结合。学习党史,教学形式的探索和创新十分重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党史教育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心里。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儿童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学党史’这门功课必须修好。”浦东新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教育局局长诸惠华说,“我们用好开放课堂、共享教室,用好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红色阵地,我们要将党史学习融入日常学习生活中,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为浦东的美好明天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接班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