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工人在进行精细保洁 /晨报记者 郁文艳
黄浦滨江岸线、豫园、南京路步行街、外滩、人民广场……市市容环境质量监测中心介绍,今年年底全市70个区域(道路)将创建成为席地可坐区域(道路)。目前,这些区域(道路)都已经按照席地可坐进行精细化保洁。
黄浦滨江:
30名保洁确保2.3公里区域
昨天上午,环卫保洁工人张影正推着一辆手推电动式清扫车清扫黄浦滨江的道路。她告诉记者,他们每天早上5点半上岗,先用扫帚进行普扫,清扫较为明显的垃圾。7点以后,开始常规保洁,包括用抹布擦拭灯柱、广告牌、座椅等,这时候,小型机械保洁设备就会登场,“如果遇到粘在地面的口香糖等垃圾,我们会用铲刀铲掉。”说着,张影展示了腰间工具包里的“五件套”:铲刀、百洁布、抹布、喷水壶和钢丝球。
负责黄浦滨江保洁的上海欣望环境卫生服务有限公司副经理王晖介绍,公司承担着黄浦滨江十六铺段、南外滩段、世博浦西园区段总计6.3公里的环境保障任务,其中,介于世博浦西园区段三号口至七号口的2.3公里园区,具备打造“席地可坐”示范区的绝佳潜质,进行精细化保洁。
据了解,目前服务于“席地可坐”示范区的黄浦滨江班,在2.3公里示范区内,由30名作业人员分别承担道路保洁、立面保洁、飞行保洁等工作任务。
豫园:
人机联动,扫帚不“露面”
上午10点半,豫园内,多功能清扫车、机械道路冲洗车、精扫车三车联动,对道路进行保洁。
负责豫园保洁的上海欣园环境卫生服务有限公司副经理王勇华介绍,以“安仁街—方浜中路—河南南路—人民路”作为围合区域的豫园精细化示范区,道路总面积近10万平方米,清扫总面积5.8万平方米,精细化示范区保洁作业由豫园示范班承担,保洁人员36名。
“豫园是景点,客流量大,我们根据不同的客流情况、污染时段、污染点和污染源,通过定岗定员定责定流程,灵活安排工人就餐时间、在岗时间、在岗人数,为豫园精细化示范区量身定制‘一岗一流程’和‘四联+三补+五步’的作业流程。”王勇华介绍,这个作业工艺流程是长期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
据介绍,早上7点,第一遍人工清扫后,采取人工手持工具巡回捡拾,机械作业精细化维护,对示范区作业“盲点”和“死角”交替进行拾遗补缺。“白天,我们尽量在豫园区域不出现扫帚,打造环卫新形象。”王勇华表示。
黄浦区:
全区精细保洁面积达18%
除了豫园,黄浦区9个区域将创建“席地可坐保洁区域”,是全市席地可坐保洁区域最多的区,总面积为50.58万平方米,约占全区保洁面积的18.2%,包括外滩区域、南京路步行街、人民广场区域,南京西路区域即南京西路(成都北路—西藏中路),豫园区域(方浜中路一河南南路一人民路一安仁街),南滨江区域(制造局路-外马路陆家浜路),新天地一大会址区域(淮海中路-普安路-自忠路-重庆南路),日月光地区(泰康路—徐家汇路—瑞金二路),淮海中路区域即淮海中路(西藏南路—陕西南路)。
黄浦城发集团介绍,去年11月集团制定了《精细化作业管理标准》,包括细化清扫、冲洗、清运、公厕等标准规范,确保环卫工作精细化,每项工种有章可循、有标可依。9个席地可坐区域的保洁各有特点,今年年底成为最美示范区。(晨报记者 郁文艳)